<p>离六月三十日的家访已经一个多月了,但那天游明镜寺的情形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禁不住想用拙劣的笔记下。</p><p>那天天气晴好,艳阳高照。因家访来的比较早,对栗子园的几个学生的走访也比较顺利,当我返回再次看到来时已心动的明镜寺指示牌时,还只九点四十,我实在忍不住想去看看(我有一个毛病,看到寺庙或风光秀丽的地方,容易受到诱惑,总是想停下脚步)。虽然骑着电瓶车,心想明镜寺应该不会太远,于是,我沿着指示的方向出发了。</p> <p>水泥路有点陡峭,电瓶车还是没有辜负我,一往无前地冲了上去。几分钟后,来到了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山里的风带着山野的莫名的花草的清香,拂过我的面庞,是那么凉爽,路边有一口比较大的池水碧绿的塘(里面也许养了鱼吧),再次看到了明镜寺的指示牌,心想,应该近了。</p> <p>沿着指示的方向左拐,然后右拐,路更显陡峭,可怜的电瓶车慢了下来,罢工了,不走了!无奈,我只有下来,推着它低速前行,风也似乎没了,气喘吁吁中汗也就沿着面颊滑了下来。在一处略平缓的地方,带着手刹,小憇一会,缓口气。明镜寺啊,你在哪里呢?透过树的缝隙看过去,考田水库在脚下荡漾着碧波,茶山上似乎传来悠扬的采茶调,我心里又开朗了,已经到了这,还有理由半途而返么?到了这,明镜寺还会远么?</p> <p>上山的路,只有一条,不用担心会错了。略平缓的地方,电瓶车带着我;陡峭的地方,我推着它。累了,就休息一下,看看景;缓口气,继续!就这样,推推歇歇,走走停停,终于好不容易来到一个较平坦的地方,不过,路也似乎没有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车停在路边,平缓了一下急促的呼吸,运动运动几乎发软的双腿,风又恢复了它的轻柔,我惬意地点燃一支烟,吞吐着烟雾,步行探探路去。</p> <p>前几天刚下过雨,羊肠小道有点泥泞。西行百余米,豁然开朗,黄墙碧瓦,跃入眼帘!明镜寺,终于到了!</p> <p>狭窄的路边,青草带着露珠,如晶莹的眼扑闪着。再行百余米,苍松翠竹环绕着低矮的土屋,朱红大门的上方略显模糊的“明镜寺”三个字,似乎在诉说着寺庙的历史和沧桑,门两边贴着一副对联:修心即栽菩提树,觉悟便卧灵境台。想必是明镜寺的旧址了。</p> <p>穿过旧址前的小路,登上十余级石阶,就到了明镜寺的新址。寺门前的“坦”面积不大,坦的外面是一层层垒起的石岸,可以想见当初开基之艰难。整个明镜寺依山而建,结构紧凑。银白色的铝合金大门没有打开(其实是虚掩着),不知主人是否在里面,不敢造次。</p> <p>从明镜寺东侧的小路登上去,耳听得鸡鸣犬吠之声,给静谧的深山平添了一丝丝烟火气,讶异间,几间低矮的房子扑入眼帘,还有圈起的一片鸡舍,里面土鸡成群,还有几只鹅,划拉着翅膀,“嘎嘎嘎”地欢迎我这陌生的不速之客。哦,原来是有人在这高山养鸡!外面没看到人,穿过几间矮房,看到有一条不算窄的路,还没有硬化,大概是养鸡人拉饲料出进的路。站在路边,居然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远处,云雾缭绕,虎引洞已是云深不知处;团山的公路如玉带环绕,飞花溅玉的黄龙潭,也藏身在青翠碧绿的大山之间。对面,高山寺的红墙布瓦隐约可见,改道尚未完工的红色旅游路如苍龙在半山腰蜿蜒盘旋。考田水库,就像一块硕大无朋的碧玉,镶嵌在四围的青山之中……顿觉神清气爽,刚才的疲劳也随风而去了。</p> <p>折返,看到一位小哥哥正在圈里喂鸡。等了一会,待他喂好鸡,站在圈外,我和他小聊了几句。知道养鸡人姓王,二十多岁,西大坝那儿人,在南方漂泊打了几年工,回家乡搞高山养鸡。这儿环境好,空气清新,不担心病毒侵扰,虽出进有点不方便,但不失为一个养鸡的好去处。</p> <p>告别小王,再次来到明镜寺前,见铝合金大门间的小门是虚掩着的,贸然推门走了进去。但见,石头围砌的圆形花坛形状的中间,耸立着台状石柱,上书“明镜寺”三个红色大字,石柱四周环绕着石刻的栩栩如生的苍龙(没留意数,不知是否是八条龙),底座上刻着“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个字,基座白色石头上刻有莲花花纹,整个造型宛若一朵大莲花,洁白庄严。从下面望上去,一进三重的形式,整个布局像四合院似的。沿着右边的洁净的石阶一步一步登上,真有步步高升的惊喜。</p> <p>上到最高层,地上晒着好多灵芝,虽过头都不大,倒也鲜艳可人。这宝贝不错,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多孔菌植物。它含有丰富的多肽类物质,还含有灵芝多糖,同时富含维生素族,可以补益肝肾,扶正固本,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对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的疗效。</p> <p class="ql-block">最高层东侧是禅房,一灰衣师父在里面,五十多岁模样,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和他攀谈知悉,师父俗家姓陈,苦竹大古岭人氏,自幼出家,很早就来到明镜寺,和老师父熊师父同修,老师父圆寂后,一人在此清修。明镜寺历史悠久,香火曾盛极一时,在九八年被毁。现在已不及从前,重建之资,得来不易。陈师父经常外出打工,所得即用于明镜寺的重建。真是难以想象,寺庙重建和从山脚上来的水泥路的新建,几乎是他一人之力,不由得油然而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最高层也是佛殿所在地,雕花朱红大门两侧贴着对联:佛光普照大地春,菩萨保佑人太平。虽不很工整,但愿望是美好的。因来的匆忙,也就没进去拜佛,菩萨莫怪。殿后茂林修竹,好一处清幽之所。</p> <p>站在高层望下去,视野开阔,山山水水,尽收眼底。清修之人,当看破许多。</p> <p class="ql-block">陈师父热情留我在寺里就餐,因还有走访任务,只得表示感谢,匆匆告别。</p> <p>要下山了,回首西望明镜寺,它依然带着神秘。</p> <p>下山就容易多了,几乎不需要用电,只需要带着手刹就可以了。看绿树红花掠过,耳边只觉风声呼呼,电瓶车也似乎化为了七彩祥云,没多久就飘到了下面的公路。望着刚刚走过的路,不觉咋舌。真是“林深不知处,依依有别情”啊!</p> <p>这次游明镜寺,虽只一个多小时,感触却颇多。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诚不我欺,骑着电瓶车上山,毕竟有点贸然。认定的目标,只要一直坚持,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你觉得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