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小学段四班学习心得

2moro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用美好教育成就教育美好</b></p><p><b> ——《把美好教育“想”出来》培训心得体会</b></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小学段四班</p><p>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与人文的内在统一,正是我们提倡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p><p>上午,在市教育局的牵头下,我们聆听了来自南通市冯卫东院长的讲座 《“把美好教育‘想’出来”》,让人瞬间怦然心动!</p><p> 讲座开始冯院长首先指出了目前学校文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个性,千校一面;太过刚性,悖离“童质”;随意零碎,“一地鸡毛”;文随主变,难觅内脉。</p><p> 接着冯院长讲了类似通州南山湖小学,苏通科技园区小学,海门市能仁小学等一大批学校文化设计的典型案例,主要就A.校训(系统)B.学校(汉字)C.学校(精神)D.建筑物及道路名称E.课程或课堂品牌五个方面如何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创造了“智由仁出”、“勤恳”、“竹行”、“有容课堂”、“大生课堂”等新奇的学校文化。</p><p> 最后又对如何做好学校软件文化设计提出四个建议:一是要相机而立,对学校文化进行变革设计,过于陈旧,老套甚至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应该“壮士断腕”。二是要精心炼意,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三是要形成结构,从整体考虑,无论是校训,师训,还是课程设置或者课程品牌相互之间结构一定要合理。四是要赢在执行,“行不行取决于‘行不行’”,口号只有化为教育工作者的言行细节才能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才有意义。</p><p> 这个报告题目太有创意了,一下子就让人迷恋上了!</p><p> 迷恋这个报告原因之一是冯院长提到的“美好教育”。</p><p>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美好。</p><p>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过程是发现美、享受美和理解美的过程,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教育 就不会真正发生。</p><p> 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美好教育从美好教师开始!</p><p> 迷恋这个报告主题的原因之二是冯院长提到了“想出来”。</p><p> “美好教育”怎么是“想”出来的?</p><p> 著名教育家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只有会思考,敢行动,才会手握盾与剑,在人生的战场上所向披靡。当然“美好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只是“想”不行,想过后只是“说”也不行,需要我们点点滴滴积累,扎扎实实工作,努力让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都能从感受到美好,进而追寻美好,从而创造美好,最终成就美丽的人生,享受美好的生活!</p><p> 学校文化,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并形成学校全体师生个性十足又扎根历史的使命感、价值观,从而吸引师生是不是朝着美好的愿景而努力前行。良好的学校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p><p>  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可以明确师生的发展目标,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创造卓越的特色课程,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之后,便能以其典型性向外界传送学校形象及其意义。我们将以此次专家指导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梳理学校文化理念体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开启巩义教育文化建设的新篇章。</p>

学校

美好

教育

文化

冯院长

美的

小学

设计

课程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