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小学段三班学习心得

2moro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把美好教育“想”出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谈“设计改变学校 ”</b></p><p style="text-align: right;">小学段三班</p><p> 8月5日上午,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演播厅迎来了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冯卫东院长,满怀期待的聆听了冯院长《把美好教育“想”出来,谈“设计改变学校”》的精彩讲座,汲取名校先进的理念。</p><p> 讲座开始冯院长首先指出了目前学校文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缺乏个性,千校一面,此校如斯,他校亦此。2.太过刚性,少见柔软,悖离童质,淡化童味。3.随意零碎一地鸡毛,未立主脑,无有章法。4.难觅内脉,文随主变,代有更迭,难觅内脉。</p><p> 冯院长接着就如何设计进行了概括:1.校训(系统)2.学校(汉字) 3.建筑物及道路名称4.课程或课堂品牌分享。冯院长还列举了很多例子。如苏通区实验学校:勤恳(勤于做事,诚恳做人)。①校训(系统)学校发展的母理念,适应末来发展需要的有训诫之意。任正非为他的母校选定校训:立志,崇实,担当;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中国石油大学校训:厚积薄发,开物成务。让天天向上成为生命的惯性。上善若水,脚踏实地,思变求通。刘延东总理为父亲母校定下校训:为今天,更为明天。立天地而大立,智由仁出,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校训不仅仅是理念,更主要是一脉贯穿校本化,附体去做。②学校汉字,以字型设计,独行快,众行远;能行快,仁行远③建筑物以及命名④课堂或课程品牌。</p><p> 重点诠释了“大生课堂”要义,以学生为大,让孩子站到课堂的中央;以生命为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以生长为大,让教学赋予孩子“获得”和“获得感”。“有容课堂-分担教学”。情醉神迷。向美而生,为美而忙,教育即品茗,功到自然香。</p><p> 冯卫东院长以精彩的语言,生动的案列,解读了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的“魂”,讲座肉涵丰富、主题突出、指向明显,目标清晰,让我们深受启发。</p><p>冯卫东院长的讲座让我们怦然心动,让我们对学校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的设计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而也就逐步形成了该校园文化下的教风和学风,进而沉淀形成该校的特有文化。</p><p> 设计改变学校,不是指高大上的建筑,也不是富丽堂皇的装饰,而是指学校的软文化设计,学校的理念文化。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指文化。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上一代的文化内容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为了达成学校教育的以上功能,学校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因素,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观、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的文化特质。今天冯卫东院长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如何制定有内涵且符合本土文化的校训,办学追求课程理念,如何让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如何找到文化认同,树学校之精神,为我们带来了启发。</p>

学校

校训

文化

课堂

理念

冯院长

设计

讲座

卫东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