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机里最舍不得删掉的照片一定是最珍贵的、最不可复制的。这张父母亲的结婚照,也是他们留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张合影,我们弄不清这是哪年照的。只是听妈妈说过,当年是以童养媳的方式嫁给父亲时,年龄还很小。其实我的外婆家原本也是一户殷实人家,因为外公抽上了大烟,经不起折腾,家道败落,吃饭都成了问题,这就给母亲找了条出路。到了父亲家,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马上成亲,几年后才正式结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父母带着我的哥哥从老家常州来到了上海,从此扎下根来。凭着出色的技能,父亲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并且有着不错的收入。听父亲说曾经参与了上海国际饭店的建造,他很自豪。读过几年私熟的父亲识字,可以写简单的书信,那年我在兰州部队里收到过他的一封来信,看见信封上我那歪歪扭扭的名字,眼泪立马掉下来!因为在建国际饭店时,也有外方人员参与,父亲竟然还会说几句英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解放后,父亲进入了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因技术水平较高,工资待遇也是最高级别的。后来家里又添了姐姐和我,妈妈为了照顾我们也不出去工作了,在她的勤俭持家下,一家五口仍能衣食无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母亲盘发,皮肤白晰,大脚,她死活不肯裹脚,看上去像是广东人,哈哈!在女儿眼中她是最好看的妈妈!父亲很帅哦,记得他经常带着我参加他们的党员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们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1966年,姐姐中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这是在临走之前去照相馆拍摄的。母亲像嫁女儿一样,把吃穿用的都备齐了,一个个箱子塞的满满当当。那天全家去码头送她,大家哭成一团,不舍得呀,她才初中毕业,从未离开过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听姐姐说,他们到了那里真是艰苦的一塌糊涂,什么都没有,天当被地当床,但她在来信中却只字不提。就是这样的受苦,她还是省吃简用的将省下粮款寄回来贴补家用!姐姐对家里的贡献最大。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姐姐的命运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安排。早在文革前,部队来招女兵,看中了姐姐,体检政审样样通过,只等通知了,谁知文革开始了,哎,命运捉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哥哥是家里的长子,在我们家里自然是最受重视的,碰到大事小事父母也会听听他的意见。而我从小就仰视他,崇拜他!感觉哥哥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哈哈!记得哥哥经常把我放在自行车前,带我去北新径的新径电影院看电影,一部《狼牙山五壮士》哭的稀里哗啦,这是印象最深一次。后来我也去了部队,三个孩子就剩哥哥一人在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哥哥告诉我们,因为姐姐在湖北,我在兰州,两边写信的重任都落在了他身上,他这辈子写了多少信自己都数不清了!哦,我亲爱的哥哥,你不知道每当我收到你的来信,这天必定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最欣赏你那一手漂亮的钢笔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上海的物资供应紧张,好多吃的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哥哥说他们就很少吃到带鱼,因为带鱼干煎煎适合储存,都给了远在兰州和湖北的妹妹了,真的感谢父母和哥姐的无私给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我的哥嫂儿孙满堂,姐姐随在部队的姐夫也转业到了常州,日子都过得舒坦平静,我和我的老瞿爷爷负责周游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朋友们会问:怎么家里唯一的老照片都在你这里呢?哈哈,我才是父母和哥姐的最爱啊!开玩笑了,其实写完这篇短文,我早已泪流满面😭希望在天堂的父母能感应到女儿的思念!</p> <p>文/陆荷芳 2020年8月5日</p><p><br></p><p>感谢您的来访和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