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八不语”

兰陵倦客

文/孙晰 <p><span style="color: black;">  “豆腐,买豆腐……”“买小鸡来……”这是我国旧商业时代商贩们为招徕生意的各种“叫卖声”。除了商贩的沿街吆喝叫卖以外,还有一种使用响器代替吆喝的行当,如卖香油的“敲梆子”,卖小百货的“摇手鼓”等等。这种叫卖方式俗称“代声”“货声”,民间称之为“八不语”。</span></p> <p><span style="color: black;">  “八不语”的响器代替叫卖声,古已有之。据清代《韵鹤轩杂著》记述:“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剃头担所持响铁,曰‘唤头’;医家所摇铜圈,曰‘虎撑’;卖杂货者所摇,曰‘唤娇娘’……从史书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八不语”并非八样响器,像修脚、换棉花、扎簸箕、劁猪等等都有约定俗成的响器,真可谓“五花八门”。</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商贩在使用“八不语”,不仅可以减少嗓子的疲劳,而且人们通过不同的响器发出的声音能知道卖什么东西的来了。另外,“八不语”也是针对行业的内容不方便吆喝而选择的,如行医卖药、剃头等行业吆喝起来不吉祥,对顾客也不礼貌。他们用的“八不语”响器是他们最好的代言物件。</span></p> <p><span style="color: black;">  卖香油的为什么要敲梆子呢?在鲁南地区,这里还有一段新奇的故事呢。以前有个姓游的年轻人,他的父亲得罪了官府,要满门抄斩,可巧呢他在外地躲过了灾难,后来流落他乡,被一个卖香油的收留了,卖香油的就让他做工卖香油。他本身是读书人,况且他本人也姓“游”,一想卖香“油”那不连祖宗都卖了吗?所以他更叫不出口了。后来一天他给当地财主家送香油去,地主家的小姐看中了这个小伙子,但是大家闺秀也不好意思叫他,急中生智就拿着木棒,在窗户上敲了三下。这个小伙子顺着声音一看,小姐正向他招手,又敲窗户,这个小伙子误解了小姐的意思,以为是说你叫不出口,你就敲。于是他就发明了“木头梆子”,从此卖香油的就敲梆子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black;">  一位正在扎簸箕的老人,摇晃起一串铁板“哗啦、哗啦”直响。老人告诉我们,这是祖师爷曹国舅传下来的“云板”,学名叫“惊闺叶”,是扎箩筐、簸箕、扎箢子的匠人使用的响器。它由木片、薄铁板或钢板制成,串成一串,又有木手柄把持,前后摇晃发出声响。过去在家中的大闺女或小媳妇听到声响,便会出来扎簸箕、修箩筐,因此称为“惊闺叶”。</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在我们老峄县地区,还有算命先生手里的小铜锣,用木棍撞击,发出短促而清脆的响声,俗称“报君知”,也称“铜点儿”。</span></p> <p><span style="color: black;">  如今,老式的叫卖“八不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几乎听不到那约定俗成的声响。为了留住渐行渐远的“八不语”,留下时代的印记,枣庄第二十八中学悉心收藏了鲁南民间曾经使用过的 “八不语”全套器物。</span></p><p><span style="color: black;"> “八不语”,在民间平凡的生活中浸润着“酸甜苦辣”,浸润着“齐风鲁韵”,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传奇的故事,敲击出一首首谱不完而又动人心扉的妙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