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安阳周易大会邀请函</p><p><br></p><p>2020安阳周易大会邀请函(第二号)</p><p>尊敬的 先生/女士:</p><p>由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的“2020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拟于2020年9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今年的安阳周易大会第一次以通信会议的形式举办,届时将有来自海峡两岸和海外数百名专家学者以通信方式参加大会。</p><p>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这次盛会。会议情况如下:</p><p>一、会议主题:</p><p>弘扬周易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p><p>二、会议内容:</p><p>大会开幕式;庚子年羑里城周文王祭祀大典;2020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第三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黄河文化(中原学)与周易”高峰论坛;大会闭幕式等。</p><p>三、参会论文等要求:</p><p>请把规范的参会论文、个人简介(含照片)于8月15日前发送到会议指定邮箱ayzy1330@163.com。组委会将从中优选,分别编入《大会论文集》和 《2020周易文化非遗传承谱系(名人录》,并向作者颁发《参会证书》《发表证书》等。</p><p>四、最新须知:</p><p>除了部分特邀人士,今年的大会不接待外地专家学者到安阳参加会议,敬请谅解。</p><p>五、联系方式:</p><p>联系单位:安阳周易研究会</p><p>电子邮箱:ayzy1330@163.com</p><p>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安阳专利成果转化中心301</p><p>邮编:455000 电话:0372-2950968</p><p>联系人:王志轩 组委会秘书长(兼)</p><p> </p><p>(此邀请函可以复制、转发)</p><p> </p><p>2020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p><p>第三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组委会</p><p>2020年8月1日</p><p> </p><p>附《预邀请函》</p><p>(含论文选题指南、论文格式):</p><p> </p><p>2020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预邀请函(第一号)</p><p>周易学界各位专家学者:</p><p>由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的“2020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将于今秋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召开。</p><p>《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文献之一,也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标志性原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p><p>周易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几千年来,周易文化是全球性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全世界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文化影响。各地的周易研究从未间断,至今依然热度不减,高潮迭起,精彩纷呈。</p><p>安阳是周易文化发祥地,安阳人民自古以来高度重视这一世界级的文化资源。从公元1330年开始,安阳连续举行由官方主办、民间参与的周文王祭祀大典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的周易文化大会是安阳人民的盛大节日。从1989年开始,安阳连续31年举办国际性的周易文化大会。2007年,周易文化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安阳羑里城被命名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学者们认为,安阳坚持不懈推动周易研究、交流、推广,为进一步把安阳打造成为世界易学之都及世界易学研究中心、推广中心、教育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p><p>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出席会议,发表论文并参与讨论。</p><p>一、大会论文选题指南</p><p>(一)周易文献整理研究(包括传世文献、外文译本、数据库建设以及新发现的甲骨文、竹书、帛书、青铜器铭文、陶文等易学内容)</p><p>(二)安阳周易文化非遗保护与传承、安阳周易文化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研究</p><p>(三)周易义理研究</p><p>(四)周易象数研究</p><p>(五)周易传统术数研究</p><p>(六)周易天人合一方法论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研究</p><p>(七)周易与黄河文明、周易与中原学研究</p><p>(八)周易与中医药、周易与太极拳、周易与人体科学等研究</p><p>(九)周易美学、美术与美育研究(如周易与书画、艺术品、美容、美体、家居设计,环境设计、戏曲歌舞等)</p><p>(十)周易与现代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如周易与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p><p>(十一)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交叉研究(如周易与数学、天文学、环境科学、地震学、建筑学等)</p><p>(十二)易学人物与易学史研究</p><p>(十三)新时代周易文化国际化传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p><p>(十四)新时代周易经典普及阅读与加强文化自信研究</p><p>(十五)周易智库建设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p><p>(十六)周易文创产品开发与周易产业发展研究</p><p>(十七)周易促进科技创新路径研究</p><p>(十八)其他前沿课题</p><p>二、论文形式与要求</p><p>(一)论文标题(宋体二号加粗居中)。</p><p>(二)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宋体五号)。</p><p>(三)中、英文摘要(不超过200字)(宋体五号)。</p><p>(四)中、英文关键词3—5个(宋体五号)。</p><p>(五)正文5000-10000字左右(含图文);文本采用WPS或Word格式;正文内容采用宋体五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p><p>(六)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及专业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等)。 </p><p>(七)来稿请使用我国法定的标准简化汉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p><p>(八)来稿请严格遵守著作权法,杜绝抄袭,文责自负。使用他人研究成果应予注明。引文须出自公开出版的最新版本或权威版本,并务必核准引用内容,引文出处一律采用文末“参考文献”的形式;解释性的文字可采用页下注,注序号采取“每页重新编号”方式。文件采用Word或Wps格式。</p><p>(九)来稿一经采用,编委会有权进行必要的删改(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上注明)。</p><p> </p><p> </p><p>2020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p><p>第三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组委会</p><p>2020年5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