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 “系统家庭治疗” 理论与实践班 day 2 ,2020.8.5

育才学校 段旭艳

<p> “泡泡糖”欢乐开场</p> <p> “马兰开花”乐开花</p> <p> 细致答疑</p> <p>  “问题细致化”、“情绪也要细化”、“不能有评判性的语言”、“头痛医脚”……点点滴滴,一一解惑!</p> <p> 温故而知新</p> <p>  “循环因果”、“所有症状都有意义”……这些你都弄明白了吗?</p> <p> 活动体验认真而热烈</p> <p> 案例分享积极主动</p> <p> 团体体验欢声阵阵</p> <p>  你会寻找资源吗?作为一个咨询师,要善于从来访者中寻找来自自己的、他人的资源,给本来似乎并非积极的事件或结果赋予某种积极意义。</p> <p> 学员代表学习感受</p> <p>第三组组长:湘钢一中蔡坤秀</p><p> 资源取向不是技术,而是理念。找资源的六宫格很好用。可以是过去,现在,未来,可以是自己给到自已的资料与他人给的资源。在运用积极赋义和改释时,充分运用话术:关注互动细节,委婉表述,如“我很好奇……”。</p><p>第三组成员:湘潭市教育局刘晓霞</p><p> 今天上午的课最大的收获是找优势资源。我是一个很容易问题导向的人,很不擅长发掘资源。上午老师从多个角度找资源,扩大了我的视野,学员们在练习中找资源的头脑风暴,给了我很多启示,拓宽了我的思路,帮助我调整思维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优势的视角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家庭。</p><p>第三组成员:湘乡市教育局王艳</p><p> 戴博士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力和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给予我们满满干货的同时,也带给我们阵阵欢笑。</p><p> 今天上午讲的“情景化”让我很有收获。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听说别人的某种行为而产生情绪,甚至导致不太和谐的结果。而其实,一个特定的行为只有在与其背景结合起来考虑的情况下,即赋予这个行为以意义的参照系中,才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将问题细致化、还原为行为,并与具体的人、事、空间相联系,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感受,也许就有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结果。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以后看待事情会更客观、更全面。</p><p>第三组成员:湘潭市育才学校段旭艳</p><p> 家庭问题是一个循环因果。每一环既是上一环的结果,也是下一环的原因。导致这一个循环因果,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合谋”的结果。要打破这一个循环,咨询师运用“话术”,将事情、情绪等细化,让来访者体验感受,并产生愿意改变的动力。咨询师如何提问、引导,需要反复练习。我们要掌握好系统家庭治疗过程的三原则:假设-循环-中立,做好每一次家庭咨询。</p>

资源

咨询师

循环

湘潭市

组成员

因果

家庭治疗

结果

第三

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