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藏族地区流传着各种神山的传说</p><p>神山之于藏人</p><p>是最容易接近神的地方</p><p>虔诚的藏人相信</p><p>转神山一圈</p><p>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p><p>转十圈</p><p>可以免受轮回之苦</p><p>转百圈</p><p>今生可以成佛!</p><p><br></p> <p>在藏民心中,相信每座高山都有一位山神统领一方,而卡瓦格博则统领着整个自然界的神。</p><p>卡瓦格博也被誉为“世界最美之山”,更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p><p>神山就在那里,静静等待我们的到来。</p> <p>人总得追求点什么,</p><p>路上要承担失去,要享受伤感。</p><p>山在那里,我已不年轻,得去看看。</p><p><br></p> <p><br></p><p><br></p><p>年初,几个朋友相约去梅里雪山外转,几经周折,时间最终定在了六月二十九日。</p><p><br></p><p>这一天如期而至,我们坐上夜班车一路向西,开始了又一次神奇之旅。</p> <p>第一天永久村~多拉碰口~永是牧场</p><p><br></p><p>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七月一日,也是徒步日。</p><p>每每行走在藏地都被这些神奇雄伟的山川河谷所震憾和吸引。</p><p>轻松到达多拉垭口(坐都吉的车),走过一段山路沿永是河一路爬升,路旁高大的树木让人叹为观止,最后一个到达营地,晚上睡营地大通铺。雪水洗漱完后下大雨,一直持续到半夜两点左右。</p><p><br></p> <p>七月二日,多克拉山下客桟~多克拉垭口~作数通牧场~作阿江得~卢阿森拉垭口~曲那塘</p><p>这是一个高强度的一天,一早就向多克拉垭口进发,雨后的清晨,云围绕着崎峻的山峰,如国画般美。出来后一直升海拔,接近垭口,高大松木不见了,山上积雪下就有花儿开放,艰难爬行后终于到了4300米的多克拉垭口,一过垭口,数百米高的陡壁横在面前,非常险峻。然而又是一幅美景扑在眼前,青山、雪、花、溪水…也许是累,也许是被震住了,让我久久驻足,驴友们的身影从小变成蚁然后消失,呼喊声也变渐渐消去,我才恍然醒来去追赶。</p><p><br></p> <p>在秀美的作数通牧场吃了中午餐和短暂调整后继续前行,这是一段河水旁密林小道的行程,已是夏天,森林中飞虫,蛇等都很多,这些小东西非常厉害,半个芝麻大的小飞虫一但能停在你皮肤上非咬你一口不可,虽然你可以一个指头将它压碎,有的飞虫可以隔着衣服叮咬你,这可苦了两个女生,满脸的包!</p><p><br></p> <p>渐渐队伍拉开了距离,有一段自己一个人走了快两个小时,非常享受独自行走的时光,感觉出奇的好,虽然旁边有徒崖和险滩充满了险情和不确定,想起那些独行大侠,也就能理解。</p><p><br></p> <p>过作阿江得,翻过卢阿森拉垭口,终于到营地,曲那塘。</p><p>走了约三十公里,上升八百米,下降两千多米,穿着的丅恤衫从早到晚没有干过,喝了很多水、汤,基本无尿,说明消耗非常大,身体也自动调整,逐渐适应了这些高强度的运动。</p><p><br></p> <p>七月三日曲那塘 ~辛康拉垭口~阿丙村</p><p>前一天连续赶路,今天相对轻松,路途中看见了香菇菌,驴友们捡了满满一大提,爬过辛康拉垭口,苍茫大山之中,一个美丽的藏族村庄座落在山脚下,名村阿丙。</p><p><br></p> <p>阿丙位于中缅边境,相比西藏其他村庄的村容村貌较好,整洁干净,住在巴桑旺姆家,可以一人一房,下午大家吃着路上捡的香菇菌,喝酒唱歌,身体得到了很好的调整。</p><p><br></p> <p>七月四日阿丙村~察瓦龙 </p><p>这段路沿着怒江河谷走,28公里,闷热,典型的河谷气侯,觉得没有必要走,就同锦林一同坐车到察瓦龙,其他老友走了这段路。途经大流沙时,沙体很活跃,不断有石头滚落,好在有惊无险,顺利到达。</p><p><br></p> <p>察瓦龙是乡镇政府所在地,较为发达,我们洗衣服,补充物资,晚上给锦林过了生日。</p><p><br></p> <p>七月五日察瓦龙~堂堆拉垭口~昔左拉垭口~甲应村(包车)甲应~神湖~甲应村(徒步)~甲应~格布(包车)</p><p>在都吉的帮助下,租来了一辆三凌帕杰罗,七座车八个人坐,由于天气的原因,路上的风景都基本看不到,最终目的就是甲应村、冰湖、太子峰。</p><p><br></p> <p>没让人失望,一到甲应,真让人赏心悦目,遍地都是黄色的花,草原黄花点缀着牛马,一幅祥和高原美景,一路走去,每脚都踩得到花,真是辣脚摧花。走到冰湖看太子峰,在夏季,始终是雾里看峰。</p> <p>从冰湖回到甲应村继续坐车,车在山涯间行驶,一路惊险的到达格布村,住格布。</p><p><br></p> <p>7月6日~格布一达古拉垭口下(徒步):达古拉垭口下~达古拉垭口~来得桥~来得村</p><p><br></p><p>晨,都吉说,抓紧走吧,争取大太阳出来时到那个山顶,他手一指云间的山顶。走过一道道山梁,总是难以到达古拉垭口,好在树多林密,还有黑色的小野果解馋,高山杜鹃陪伴。经过不断的急爬和下急坡,到了来得桥。</p> <p>艰难跋涉30公里,海拔升降共四千多米,走了十三个小时,全程最艰难的一段路,傍晚时分,两个老倌一个老孃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只有三户人家的来得村。</p><p><br></p> <p>晚上快十点,黑夜中一个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是青岛的一个户外大神行者~易,58岁,单人重装,从羊八井过来的,大家肃然起敬,特别俩个女生祟拜之情溢于言表,我也非常憾动,反问自己能做到么?自己也想成为这种人,独立于群山之中</p> <p>7月8日:来得村~梅求补功~尼玛牧场(4474m)</p><p><br></p><p>出村就是非常陡峭的山路,走了两公里就上升了八百米,虽然坡大升海拔,但是路程相对短,下午快四点到达了尼玛牧场,见到了尼玛本人,尼玛小我两岁,是个实在的藏人,心里想,就因他在这里放牧就用他的姓名来命名这个地方,重要的梅里外转的必经之地,他将名垂青史了。</p><p><br></p> <p>这是我们这次外转住的最高的地方,四千四百米,大家不同程度都有了反应。</p><p><br></p><p>天黑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在厨房躲雨,当我回到住宿的棚屋时,两只狗开了门进来找吃的,把我们的包翻了乱七八糟,并踩脏了床垫,赶跑狗后一看,棚子里漏着雨水,灯泡旁飞着和停了很多虫子,这些虫腿长个大,让人生畏还叮人,被子还阴湿,只有咬牙关灯睡下,这时这些吓人的飞虫纷纷落到脸上和脖子里,高反也来了,心跳的声音好像自己听得见,明天又是高强度徒步,只有用睡袋内胆盖在头上睡!</p><p><br></p> <p>7月9日:尼玛牧场~说拉垭口~扎西牧场~梅里水~飞来寺(梅里水到飞来寺包)飞来寺~德钦</p><p><br></p><p>本来计划要从尼玛牧场到错改看冰川,住错改,然后返回尼玛在住一天。然而波斯猫、海篮、锦林和我都有高反或有事,决定不在进错改,直接到德钦。</p><p><br></p> <p>雨后的山路非常干净,一个小时后到达了说拉垭口的山脚,这是我们这次梅里外转大环线的最高的垭口,4800米,也是最后一个垭口,接近垭口,每一步都显得沉重。</p><p><br></p> <p>勇气、坚强、毅力、韧性和乐观是深深植根于内心的,这些都是几十年工作生活历练出的,在与困难环境搏斗中也是信手拈来,受用一下,在我参加的马拉松和越野跑比赛中也得到实践和体会!</p><p><br></p> <p>站在说拉垭口让人激动,稀薄的云雾中一座座巍峨的高山已收入眼帘。</p><p><br></p> <p>下山一公里左右,漫山片野的高山杜鹃花都竞相开放,还有草本的各类花也在绽放,白色、粉色、紫色…让人目不暇接,这应该是对我们这些艰苦跋涉的人的奖赏。继续下山,在优美的扎西牧场作短暂休整就继续朝着山下奔去。</p><p><br></p> <p>沿着梅里水进入森林,出森林到飞满蝴蝶的干热河谷,走过危险的悬崖路段,跨过二十座桥,白塔下一条柏油公路出现在前面,这是回得现代社会的标志!我们四个人举臂高呼,到了,梅里水!</p><p><br></p> <p>微型车早已等侯我们,驾驶员白马是导游都吉的舅子,接我们到德钦。</p><p><br></p><p>车沿318国道快到飞来寺时奇迹发生了,卡瓦格逐渐拔开云雾,露出庄严美丽的面容!卡瓦格博一般都很难看得到,持别是夏季想见更是难上加难,据说能看到的都是有福的人!此刻真是人邀山,山应人!</p><p><br></p> <p>十来天的梅里外转圆满结束!</p><p>深切感谢率性的麦穗、细心的海蓝、诗人波斯猫、多愁善感的锦林和好友岩羊静以修德,有你们同行真好!</p><p>感谢都吉小两口的辛勤付出!</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