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 伏羊汤

广平

<p>每年到了盛夏,心里就长满了草,纷乱杂复。满街挤挤搡搡的人流,满眼逼仄的建筑、拥挤的车辆在暑气熏蒸中让人烦躁不安。</p><p>逃离吧,离开这个火炉般的城市。去乡下,去静的能听见草尖露珠滴落的山野,去静的能听得见野花绽放的乡村,去小米饭把我养育长大的故乡---章丘石匣。</p> <p>农历六月二十,是远在异乡的石匣人回家的日子。这源于古老的传统,田地里的杂草已锄过三遍,庄稼已漫过人腰,谷子刚刚抽穗,“六月六,看谷秀”,但离成熟还有段时日,此时正是闲暇休整的日子。汛期也已到来,三天两头的雨水使庄稼生长迅猛,瀛汶河也开始喷珠吐玉,流水清澈湍急,整个村庄因为雨水变得颜色润泽了,丰盈了。早期天旱时乡亲们祈雨许下的承诺也需兑现,是该请龙王来看戏了。犹记得儿时头戴柳枝编制的草帽,牵着大娘的衣襟在戏台对面给龙王还愿的情景:乡亲们虔诚的跪倒一片,嘴里念念有词,而和我差不多大的孩童只顾死死盯着供桌上的糕点和瓜果口水直流。</p> <p>祭祀结束,锣鼓点开始敲起来,大戏在长长的水袖、威武的髯口中,在鲜衣怒马、爱恨情愁的故事里,在丝竹弦乐、乡亲们的期待中开场了。至于章丘梆子那些精美的戏服、悠扬的腔调、大俗大雅的戏文有多少人在意,无从考察。大家在意的是在枯燥的岁月里终于有这样一个华丽的日子可以用来奢侈,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远嫁的闺女扯家带口回来了,未过门的媳妇儿请来了,三乡四村的亲戚赶来了,大家在这样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里自得其乐,逍遥自在。</p><p>伏羊汤在今天是一定要喝的。一大早戏台旁的老槐树上就挂起剥好的山羊皮,一旁大锅早已支起,微火温着,热雾袅袅,碧绿的五香叶随着奶白色的羊汤在大锅内翻滚,飘香的羊肉味儿一个劲的往你鼻孔里钻。这一天,家家的午饭桌上摆的一定是羊肉馅的水饺,馅里掺杂了嫩的滴水的青南瓜、微微泛红的新花椒、翠绿的五香叶,空气里全是草木气息的清香与羊肉的鲜美。</p> <p>电话里,年迈的父母小心翼翼地询问:今年六月二十能回家不?怎么能不回?这些天来总有一个声音在耳畔悄悄呼唤着我“归来吧,归来吧”。侧耳细听,这声音仿佛源自故乡的那一溪清泉水,源自绿色空蒙的群山,源自山间清脆的鸟叫,源自树梢明晃晃的月亮,源自悠长缠绵的蝉鸣,源自传唱千年的梆子腔......</p><p>在石匣,阳光肆意的照耀,云雾随意的缭绕,至于土地怎么耕种,庄稼如何收割,酒水咋样酿造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梆子腔就在山间原野的泥土、水和空气里与山花野草一起自由自在地成长。</p><p>石匣人已经同山水自然同声共气,浑然一体。而石匣早已融入了我的身体和思想,比如声音和味道,比如梆子腔和伏羊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