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大凤川军民大生产纪念馆位于华池县。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渡过抗战难关,党中央、毛主席命令在根据地实行屯田政策,开展生产自救。1943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O团执行中央命令,由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率部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垦荒屯田,保卫边区,建设边区。当时的大、小凤川人烟稀少、野兽出没、草木杂生、十分荒凉。但指战员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挖野菜、打野猪以度粮慌,搭草棚、挖窑洞以作营房,同时利用废铁自己动手铸造各种生产工具,很快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他们还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开展饲养、采集、挖药、割漆、酿酒、编织等各项副业生产,使昔日“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的荒凉之地,呈现出“粮食仓满,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的繁荣景象。为了纪念大生产的丰硕成果和英雄模范事迹,七七O团于1944年11月离开大、小凤川时,建立了一块纪念碑,后来碑身残损,现保存于华池县文化馆。1943年冬,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来华池采风,当地民间小调《推炒面》优美的旋律和华池军民高涨的生产热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由此诞生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军民大生产》,并自此唱响了陕甘宁边区,唱响了全国。 1963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小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以来,华池县人民政府对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新建了一座“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收集展出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向世人展示当年军民大生产的繁荣景象。</font></h3> <h3>七七0团屯守大凤川纪念碑碑文</h3><h3>抗战以来,我团即退守后方,执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屯田政策,一面保卫边区,一面生产建设。八年来由于党政军民的帮助和我全体指战员共同努力,得以突破敌顽封锁,度过抗战难关。为进一步生产建设、积蓄反攻力量,去年四月即奉命开抵大风川。当时大风川是一荒凉地带。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经二年之劳动创造,我团已开地三万四千多亩,修筑营房四百余间,为便利军民运输,今年又费工四千五百日,修筑风川抵合水之大道五十里,及小凤川木桥一座,并操有作坊、手工业、山货、割漆等副业生产数十种。现在粮食满仓,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h3><h3>对于新民主主义建设事业,我全体同志莫不争先恐后,克己奉公。如开荒中有的半夜燃火挖地,有的抱病上山。如练兵中人 人昼夜苦练,反复操作,精神更为热烈。生产之劳动英雄,学习摸范与工作摸范者全团以数百计。连长邓中华、刘全清,指导员王立友,排长张永海、朱彦林,班长王德全、吴开祥,战士窦喜才、李长荣更是群英中的出色人物。</h3><h3>此二年中我团牺牲有三人,九连杨全成在建筑中伤亡,张有成在保卫边疆战斗中流血牺牲,五连李三明操劳成疾,病殁于医院。我全体同志誓死完成三人遗志,直抵胜利之前程,完成革命事业,谨此碑文以资纪念。</h3><h3>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第三八五旅七七Ο团</h3><h3>团长张才千 政委宋景华 副团长卜万科</h3><h3>参谋长李迎喜 主任曹传赞</h3><h3>暨全体指战员敬志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立</h3><h3>时任陇东分区专员的马锡五同志曾写了这样一首诗,热情地赞扬七七Ο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垦大风川的革命精神:</h3><h3>数代荒山变良田,</h3><h3>屯军积粮依此山,</h3><h3>为国为民皆模范,</h3><h3>白河[1]将士古今传。</h3><h3>[1] 白河部,即三八五旅七七Ο团的代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