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167efb"> 端州区教育系统在2020年部署开展“我爱我生”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广大一线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中最鲜活的题材、最前沿的问题,以撰写“爱生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日常教学生活中感触较深的事或人,从中知成败、明得失、共成长。8月起,本平台推出《“我爱我生”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展播》栏目,欢迎一起走近教师的世界,倾听他们的故事。今天推出第四期,敬请关注。</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font color="#ff8a00"><b> 编者按:</b>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每位学生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着眼细微、对症辅导,本文的梁老师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温暖的教育方式,长期跟踪培养学生,反映出一个了班主任的伟大之处——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font><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 <font color="#ff8a00"> <b>一、故事缘起</b></font><br> 那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班的班主任的工作。班上其中一名男生令我十分头痛。行为上,该生待人无礼,爱说粗口,常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撒谎成瘾,脾气倔强,不接受他人的批评,放学排队时经常偷走,在操场溜达,上学经常迟到,放学也不及时回家。学习上,该生成绩较差,经常不及格,语文作业偶有欠交,其他科作业经常不完成;对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上缺乏专注,爱开小差,经常与同桌讲话,爱随意走动,影响学生上课,影响班级课堂秩序。性格上,该生聪明活泼、爱运动,但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爱动手打架,经常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错不改或将所有的错误和责任强加于他人身上。 <b> <font color="#ff8a00"> 二、个案背景资料<br> (一)家庭生活情况:</font></b><br> 该生的家庭成员:奶奶、父亲(离异再婚)、后妈、弟弟(同父异母)。<br> 该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大人们平时忙着挣钱,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与孩子缺乏沟通。老师曾多次与其父亲进行沟通,但发现其父亲漠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后妈很想对该生进行教育,无奈该生实在太顽皮,且刚生下弟弟,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该生身上,所以没时间关心他的学习;无奈之下与其奶奶进行沟通,发现奶奶还是比较在意该生各方面的情况,但无奈奶奶年纪较大,知识水平有限,束手无策。综上,导致该生养成了种种不良的习惯,性格和行为、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b><font color="#ff8a00"> (二)学生自诉</font></b><br> 该生比较喜欢奶奶,因为奶奶从小照顾他的起居生活,比较疼爱他,经常给其零花钱;不喜欢父亲和后妈,父亲漠不关心其学习、生活,在其犯错时,父亲给以严厉的惩罚,对其心理造成阴影,且后妈和父亲把时间和心思多花在弟弟身上,让他感觉缺乏关爱;渴望亲生母亲的关爱,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温暖、缺乏母爱,他常常渴望生母能多陪陪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表扬,想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但由于他脾气急躁、冲动,同学们都害怕与他接触。<div> </div> <b><font color="#167efb"> 四、分析和诊断</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br>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乏<br> 1.亲情的需要。</font></b><br> 父母离异后,起居生活主要由奶奶照顾,由于父亲家庭教育意识薄弱,他们之间缺乏亲情的沟通;生母没有与其共同生活,对他也缺少关爱,让他感到孤独。<br> <b><font color="#167efb">2.与人的正常交往。</font></b><br> 人需要与外界接触,交流思想,交换信息,才能从中获得见解,获取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能力。由于该生的性格脾气和行为习惯不良,班上的同学不愿与其交朋友,其本来就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心中积淀着许多痛苦,需要与同伴交流、沟通,但却不能如愿。<br> <b><font color="#167efb">3.老师的肯定。</font></b><br> 由于其行为偏差,经常受到科任老师的批评,经常在课堂上扰乱秩序,以此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div><br><div><b><font color="#167efb"> (二)诊断</font></b><br>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判断他基本上是属于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对他产生不利影响。他有一种孤独感,需要别人去理解。同时,性格较为冲动、暴躁,属于易怒型的欠自律学生。<br></div></div></div> <font color="#b06fbb" style=""><b> 五、辅导计划和策略</b></font><br> 古希腊医学科学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了解到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有必要针对性地加强对其的心理建设,加强其心理监护,使其心理健康得到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学生。<div><br><b><font color="#b06fbb"> (一)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重建自我</font></b><br> 我用朋友的方式与他进行情感交流,亲近他,了解他的喜好,引导其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其建立友善的关系;并引导其了解同学们为何不愿意与其交朋友的原因,是因为其性格暴躁、冲动,自控能力差,从而导致同学们疏远他,让他找出自身原因;引导其明白为何老师总是批评他,那是因为老师在乎他,希望其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争取进步。<br><b><font color="#b06fbb"> (二)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教育工作。</font></b> <br> 大多数孩子的自信心是由父母给予的。我尝试与其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不管孩子是平凡还是优秀,不管是调皮还是懂事,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平等的,平时应该多关注他,挖掘他的“闪光点”。与其家长沟通交流后,其父态度有所改善,父子间的关系融洽多了。其后妈和奶奶十分配合老师的工作,采取家校一致的教育方法,尽可能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以及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增进亲子关系;除此以外,家长还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学习、表现等情况,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div> <b><font color="#b06fbb"> (三)充分发挥集体资源优势,以学生教育学生。</font></b><br>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心理环境,温暖、健康、和谐的班集体会使人生活愉快、心情舒畅,反之则会使人产生紧张、压抑的感觉。我经常告诉学生不要疏远他,鼓励全班同学与其多接触,组织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成绩优秀的同学坐在他的周围,使班内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他的责任,向他伸出友谊之手,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div><br><b><font color="#b06fbb"> (四)从教师入手,给予其爱和关注。</font></b><br> 针对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我实施作业分层,从要求他完成基本的抄写作业,到由他自己选择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增强其完成作业的信心,培养其自觉完成作业的意识,从而体会完成作业的快乐感和使命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他很喜欢体育课,我就向体育老师介绍其情况,并了解其平时上课的表现,希望体育课上多关注他,让他当体育委员,给他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增强他的自信心。</div> <font color="#b06fbb"> <b> 六、辅导结果</b></font><br> 经过近三年的教育和辅导,A同学已融入班级大家庭,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能在课堂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课堂纪律,科任老师反映其上课能认真听课,会主动举手发言,尤其是语文课,经常会有些独特的见解;该生平时看到老师会主动问好,平时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且常常主动帮助班级搞好课室卫生;组长反映其能经常按时完成作业,且书写有较大的进步;父母反映其在家表现良好,能自觉完成作业,按时作息,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该生各方面进步较大,期末还获得“纪律进步奖”,得到各科任老师的一致好评。虽然他在成绩上的进步不大,但我相信学习习惯好了,他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好成绩也就离他不远了。<div><br></div> <b><font color="#b06fbb"> 七、总结</font></b><br> 教育A同学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与思考: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并且重视重组家庭子女的成长,给予这类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经常与其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端正他们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div><br></div> <h5><font color="#9b9b9b"><br>本文根据校园真实故事撰写,文中均为化名<br>作者:梁静怡(肇庆市端州区睦岗小学)<br>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作者<br>投稿:dangwei2263004@163.com<br></font></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