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font color="#167efb"> 端州区教育系统在2020年部署开展“我爱我生”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广大一线教师聚焦教育教学中最鲜活的题材、最前沿的问题,以撰写“爱生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日常教学生活中感触较深的事或人,从中知成败、明得失、共成长。8月起,本平台推出《“我爱我生”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展播》栏目,欢迎一起走近教师的世界,倾听他们的故事。今天推出第五期,敬请关注。</font></h5><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font color="#ff8a00"> <b> 编者按:</b>说到调皮的学生,可真说得上是每一位教师最头疼的事情。可是头疼归头疼,总得想办法让调皮的学生不再“调皮”啊!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办法很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梁老师做到啦~</font><div><br></div><div><br></div>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已走过十个春秋,在我的身边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常常让人头痛、忧虑、愤怒、大发雷霆,甚至让我时时提心吊胆,天天如临大敌。 小Z同学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他性格外向,头脑灵活,但脾气倔强,纪律散漫,待人傲慢,谁说他不好,他就会向谁发难,几乎每天都惹出事情来。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不如人意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难以入群的孤独。长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小Z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他就像一只刺猬,时时张开尖锐的硬刺,不断地去伤害别人,保护自己。他的一系列表现让我意识到必须尽快地去改变这个学生,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他却总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承认错误但坚决不改。或许他就是一根不可雕琢的朽木,我想任其自然……但转念一想,我是一名班主任,不能遇到这点问题,我就退缩不前。<div><br></div>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早上,我看到小Z趴在桌子上睡觉,我把他弄醒后叫到办公室,他眼睛肿胀、无精打采地向我诉说昨晚一宿没睡,早餐也不吃就上学了。我抓住机会给了他牛奶和面包,让他吃完再回教室上课。他边吃,我边问他:“为什么故意不睡觉不吃早餐?是不是有不能让老师知道的原因?”这一问一下就触碰了他的痛处,一瞬间他伤心地向我诉说他的家庭情况:父亲行为粗暴,家庭矛盾常用暴力来解决,他一犯错,父亲就是一顿严厉的惩罚,母亲也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家中缺少了温暖和关怀。同学的抱怨、投诉,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甚至是打骂,使得他经常处于四面楚歌,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逆反的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也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我任凭他哭诉和发泄,直到他的情绪逐渐地趋于平静,才开始和他进行倾心的交流。<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交流结束后我致电给他父亲,试图做好父亲思想工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当,以及言行的粗鲁对孩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希望他能够改变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后来通过微信、电话、家访无数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后,他不仅接受了我的建议,还经常主动打电话来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小Z的家庭教育向良性方向发展。<div><br> 这次的深谈之后,小Z与我的隔阂消失了,他经常来找我聊天。我决定趁热打铁,对他在学习和活动当中所取得的进步,在班级公开表扬,帮助他在同学中重新树立形象。在一次大扫除当中,我惊喜地发现平时偷懒的小Z竟然满头大汗地在劳动,于是在班上我对他大力地表扬并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我顺势引导,将劳动委员的工作交给他去做,帮他建立自信,让他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人,应该对班级肩负起一份责任,为了当好劳动委员,小Z改掉了横行霸道的行为,与同学相处也融洽了。当班干部给了他自信,他把这份自信也恰当地运用到学习上,我欣喜地发现他变得勤学好问了。</div><div><br></div> <div> 调皮的学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更需要耐心地浇灌。作为教师,应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塑造,也是一种唤醒,教师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唤醒学生的改过之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塑造培养一个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看着他的变化,比较着他以前的种种,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让我时时提心吊胆、如临大敌的小Z。<div><br> 调皮的学生并不是一块石头,一块钢铁,如果老师最大限度给予他时间、空间上的宽容,他们也会逐渐被我们细致入微的爱所感动,所融化,爱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也许我稍显浅薄的教育经历还不能完全诠释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但是我会用我对学生永远爱来继续诠释下去……<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h5><font color="#9b9b9b">本文根据校园真实故事改编,文中均为化名<br>作者:梁敏玲(肇庆市铁路学校)</font></h5><h5><font color="#9b9b9b">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作者<br>投稿:dangwei2263004@163.com<br></font></h5><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