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年暑假,我校开展“童心向党,红色传承”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推荐红色书籍、红色电影,同学们在假期积极行动,书写自己的感受,深刻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p> <p> 读《红岩》有感</p><p> 五年一班 张轩榕</p><p> 读了红色经典小说《红岩》后,我受益匪浅。现在的我们很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我们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种幸福的生活。殊不知,我们这些幸福的后面是无数战士英雄的血泪。他们,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解放;他们,用自己的英勇换来了和平;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的曙光!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p><p>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p><p>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p><p>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p><p>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对敌人的折磨,手指都被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但是她非常勇敢,绝不透露一点党的秘密,致使猩猩这些坏蛋毫无办法。而我呢,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很娇气,手上有一个小刮痕都要妈妈贴一个创可贴,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总是动不动就哭,享受幸福的生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书中江姐十指滴血的形象震撼了我,令我羞愧。我从小学习钢琴,本来父母只是希望培养我的一个爱好,让我自己选择学习的,但是我很喜欢学琴却怕练琴,多练一下就嫌太累,手很疼,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上也是,遇到点困难就想寻求帮助。</p><p> 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品质还太多太多。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将来再读这本书,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优良品质。但我如今明白了,血染红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p> <p>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p><p> 五年一班 陈庆凯</p><p> 依照老师的要求,妈妈带我到图书馆,为我挑选了《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图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开始快速阅读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感受颇深。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令我难以忘怀。</p><p>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歌相信大家都听过吧。《闪闪的红星》是红色大作家——李心田爷爷的一部作品,也是有名的少年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应该知道这首歌的由来了吧。</p><p>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冬子,在红军北上抗日的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与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p><p>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团长随红军北上抗日,临走时给冬子一颗红五星。冬子很想念爸爸,一次,妈妈告诉冬子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回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一天晚上他梦见了满山的映山红开了,自己穿着军装,戴着上面有闪闪红五星的军帽,走在红军队伍的最前面,特神气。</p><p> 冬子的妈妈是地下党,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了,冬子伤心极了,发誓要给妈妈报仇。他还潜伏到地主恶霸胡汉三家的米店做杂工,他巧妙应付胡汉三,运走了米店里的粮食,最后还在米店你放了一把火。机智、勇敢、善良使他最终战胜了恶霸,逐渐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p><p> 潘冬子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变成了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最后,他凭着机智勇敢和镇定的信念终于打败了汉奸胡汉三。在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红军长征回来,冬子也和爸爸团聚了,爸爸并亲手将那闪闪的红星安在他的帽子上。</p><p> 读了这本书,我不由陷入沉思,冬子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好榜样。我们中国共产党真的太伟大,带领着成千上万像潘冬子这样的革命先辈洒血洒泪,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看着潘冬子,对比起我们,革命胜利了,条件不一样了,但我们还要学习和发扬潘冬子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都要镇定,用自己的智慧来彻底解决困难。好好学习,热爱祖国,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p> <p>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p><p> 五年一班 王润柏</p><p>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我已看过多次,每多看一次就多几分感 触! 很久以前,梁启超先生曾用心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p><p> 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五千年了。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应该为她光辉的史册添上灿烂的一页!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理想并不是说你想成功就会成功的,他要求你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巨大的代价。实现理想需要力量,力量来自知识,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就要有文化。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从一加一学起,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p><p> 少年还要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他是初升的太阳,他是才华发源的长河,他是一团能燃烧世界也能燃烧自己的烈火!少年是与世界有缘份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凭自己的本事改造它们,有时对一切都感到不顺心,不满意,总想凭自己的意志使一切都顺从于自己。虽然有些目空一切,然而,这正是少年所特有的性格争强好胜!他像是那目射神光、长啸生风的初下山的乳虎;又像是那奋鬣扬蹄、控制不住的新驹。他是热情的化身,幻想的源泉,雄心壮志的出发点!在改革的年代,我们尤其要保持少年人特有的性格!</p><p> 古人云: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是的,时间过得很快,就好像鸟飞一样,一去便无踪迹了。所以,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光阴,加倍努力。要知道“少年衰老与花同”,“流光容易把人抛”呀!现在的中国,一切都在快节奏、高效率地行进。生活在这样一个飞跃的时代,我们少年人更要做时间的主人,用掌握的知识、实践和创造去开拓生活,主宰世界!</p><p> 所以,只有今天的少年,才是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才是未来历史的主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我们将把“少年中国”建设得更富有,更强盛!</p><p><br></p> <p>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p><p> 五年一班 徐浩轩</p><p>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p><p>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p><p>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p> <p> 《红岩》-读后感</p><p> 五年二班 乔浩桐</p><p> 爸爸喜欢给我讲历史故事,尤其是中国革命史,他总是说你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要珍惜。我很困惑,爸爸讲的这些明明他也没有经历过,却又如此记忆深刻、念念不忘。爸爸说他讲的这些都是从书上读到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知道中华民族历经的苦难和拼搏,就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了解这些历史,我也选择了读书。</p><p> 这个假期我读了不少书,其中《红岩》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最深刻。</p><p>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的英雄故事。</p><p> 在这部书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女性:江姐。她面对老虎凳、竹签,不但没有被吓倒,而是大声呵斥了敌人的卑鄙行径,深深激励了监狱中的革命志士;我还认识了可怜的"小萝卜头",他长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又瘦又高。被狱友们怜爱地叫做"小萝卜头",然而,"小萝卜头",并不惧怕敌人,他担负着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同志们在狱中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甚至在狱悄悄缝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刻准备着庆祝胜利。然而恶魔般的国民党军统,就在革命胜利前夕,残酷地杀害了饱受酷刑的革命志士,甚至也不放过可怜的"小萝卜头"。</p><p> 读完这本书,"小萝卜头"的眼睛一直晃在我眼前,江姐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耳边,我深深地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折服了。在他们面前,我显得渺小而惭愧,他们为革命,为国家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我们现在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p><p> 伟大的华夏大地,伟大的中华民族,无数的革命先烈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p> <p> 《狼牙三五壮士》读后感</p><p> 五年二班 刘 煊</p><p>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津津有味的读了一遍又一遍《狼牙三五壮士》这一篇课文。这一篇课文主要写了1941年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顺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绝粮,就快被敌人俘虏的时候,毅然地跳下了悬崖。</p><p> 当你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可以保住你的性命,但是其他人会死,第二条路是让你走上决路而大家不会死,你会选哪一条路?人贪生怕死是常事,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条路,但狼牙山五壮士却选择了第二条路。为了别人而放弃了生命,正是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而感动了我。在这一篇课文中,让我最感动的句子还是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说这句话时,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全天下的群众都听见了,他们喊出我们中国人民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那么不怕牺牲,毫不畏惧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每当回想起五壮士的壮举,我就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有时在学习上一遇到难题时连想都不想,就马上跑去问家长、老师,有时遇到困难就放弃。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们又怎么面对先烈的英灵呢?我羞愧不已,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作为少先队员应该以先辈的精神为榜样,勤奋学习,刻苦专研,做跨世纪的接班人。</p><p>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p> <p> 读《红岩》有感</p><p> 五年二班 高一涵</p><p> 今年暑假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p><p>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秘密裁决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挪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站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对面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在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缝里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革命英雄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p><p> 让我们为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默默祈福吧!比起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些环境是多么恶劣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被抬进手术室,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被抬出手术室,一滴又一滴的鲜血洒在了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一堆又一堆的武器被搬上战场,霎时间尘土飞扬,又是一阵枪林弹雨……</p><p> 同学们,让我们把革命烈士和他们的故事永远记在心中,让这些革命烈士的故事去照亮我们的人生吧!</p> <p> 读红色书籍《小兵张嘎》有感</p><p> 五年二班 宋知予</p><p> 我读过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嘎子的小男孩,他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白洋淀的一个小村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牺牲了,嘎子为了报仇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八路军,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了一名小侦察员。</p><p> 主人公张嘎是一个顽皮、淘气、机智、勇敢的孩子,他和小伙伴们组织了儿童团,与敌人斗智斗勇,看过这本书的人无不为嘎子的英勇所折服。</p><p> 当我看到鬼子用针扎向嘎子的十个手指,鲜血汩汩流出,可嘎子仍然咬着牙不肯供出共产党的藏身之处,只说:“我绝不做卖国贼!”时我的手指仿佛也感到钻心的疼痛,心疼得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p><p> 作为当代的青少年,也应当具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才能为开创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贡献。这本书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我要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勇于拼搏、勇于奋斗。以张嘎为榜样,学习他那种坚强勇敢、不畏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会落伍的。</p><p> 读一本好书,能成就一个人,能让他走向成功的道路。一本红色经典作品更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和学习的理想书籍。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聪明勇敢的小兵张嘎都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前进的动力!</p> <p>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p><p> 五年三班 张丝雨</p><p>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小英雄雨来》,作者是管桦。当我看完这本书时,心里感想很多。</p><p> 书里主要讲了小英雄雨来宁死也不出卖祖国,这是因为他永远记住他的老师教他的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无论日本鬼子怎样诱骗,都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日本鬼子把雨来打的青一块紫一块,还用刺刀对着他做出劈死的样子,以此来吓唬雨来,妄想着他说出李大叔的下落,可是雨来坚决地回答不知道。气急败坏的鬼子把雨来拉到河边准备枪毙,他却把敌人带到了地雷阵,自己跳进河里逃走了。怎么样?雨来很聪明吧。最后的一场战争,雨来奄奄一息,可他却说了一句让我感慨万分的话:“给我一支枪。”这让我十分钦佩他。最终,雨来在八路军的医院里养了一个多月的伤,伤好了,雨来参加了游击队。</p><p> 我非常钦佩勇敢、机智的雨来。作为中国人我们今天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就是因为抗战时期有千千万万个雨来这样的少年以及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同日本鬼子进行顽强的斗争。雨来面对凶残的敌人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上的每一个困难。</p><p> 读完这本书,我想对雨来竖起大拇指,对雨来说:“雨来你真了不起,难怪大家都叫你‘小英雄雨来’,我一定要向你学习!”从这本书里,我学会了一种勇敢顽强的精神,从而也有了一种信心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机智,就像小英雄雨来那样!我也要向雨来学习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长大后做一个为国争光的好少年。让信念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思想的烛光点亮我们的灵魂,“红色经典,励志中国。”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p><p><br></p> <p> 《爱国英魂》读后感</p><p> 五年三班 王宇男</p><p>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爱国英魂》的书籍,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不同时期的爱国英雄,赵一曼就是其中之一。</p><p>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她从十八岁起就投身革命,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十一岁参加中国共产党,被组织排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习,以后又被派到苏联留学。回国后化名——赵一曼。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她被派往东北。1934年春天,到哈尔滨南面的珠海县任铁道北区区委书记。她一面组织群众做军鞋,洗军衣支援抗日队伍,一面组织农民自卫队,配合抗日军队作战。赵一曼被抓后有人曾经暗暗筹划把赵一曼救出送到抗日联军去,但没有成功,走到半路又被敌人抓了回来。敌人害怕赵一曼真的逃走,就在1936年8月2日把赵一曼杀害了,赵一曼牺牲时年仅三十岁,她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尊敬。这本书我一边读一边掉眼泪,心中感慨万千,觉得自己生在新中国长在新社会是无比的幸福,以前的革命前辈为了给我们打下现在的大好河山让我们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付出了无数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每当升旗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特别的激动。</p><p> 祖国的河山来之不易,我很幸运出生在和平年代,将来一定要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p> <p>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p><p> 五年三班 李森</p><p> 这几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本书,这是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作品,主人公名为保尔。柯察金,他出身穷苦,但是他却有顽强的精神:自强不息,信念坚定,意志坚强,虽然身受残疾折磨,但他却百折不饶,一直战斗从不放弃,他用自己的经历深刻的诠释了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内涵。我很佩服保尔的这一品质,他的确是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的同命运做着斗争。正如贝多芬所说的:“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拼搏,顽强终生。</p><p> 在小说中,我最欣赏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涩。读了这本书,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是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我要学习主人公的毅力,成就自己的人生。</p> <p>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p><p> 五年四班 桂义轩</p><p> 2020年的暑假,我读了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后来学校组织“童心向党,红色传承”活动,爸爸让我整理思路,写出如下阅读思想体会。</p><p> 刚开始选择读这套书是因为插图中有许多老式的蒸气火车,现在那种火车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看到了。后来慢慢阅读,才发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山东省枣庄一带还发生过那么精彩、那么可歌可泣的历史。</p><p>铁道游击队是1940年组建的,隶属于八路军苏鲁支队,队员人数300余人,首位大队长洪正海、政委杜继伟。爸爸告诉我我们解放军从连级开始都配有政治委员,这是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图书中,我们的游击队员在火车上各个身手敏捷、飞身腾跃,灵活的像树林里玩耍的猴子。比如,1940年,鲁南军区急需医疗物资,正好小日本有一列运药品的货车正要开往临城,我们之所以能得到准确的情报,是因为游击队中有不少铁路员工。我们的游击队员在这列火车行驶在沙沟与塘湖之间时,迅速行动、将药品掀下火速运往军区。还有,1941年,铁道游击队联合其他几个支队,在塘湖站附近成功截获日军的运布车,共截获棉布1200匹、军装500余套、皮箱200只等等。其中还有4架显微镜,我想旧中国总是受欺负,就是因为与世界的科学进步脱节、深受封建思想的谗害。因此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积极汲取科学知识、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之人。</p> <p> 《一代伟人 毛泽东生平故事》读后感</p><p> 五年四班 苑昕妍</p><p> 他深受人民爱戴,堪称近代以来世界绝版的巨星;他深信“与人斗其乐无穷”,一生孜孜不倦,令无数对手和敌人胆寒;他有很多重量级的称谓: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迄今无人超越,将来也不会;他不是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是——毛泽东。</p><p> 毛泽东的渊博学识和政治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不是上天的恩赐。《一代伟人 毛泽东生平故事》一书言简意赅地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p><p>确实,读书贯穿了毛泽东整个人生。在韶山冲的旧式私塾里,在投笔从戎响应辛亥革命的新兵行伍中,在岳麓书院下,在橘子洲头,在南下北上的求学路上,在长征途中,在决定中国革命走向的延安窑洞内,在“王师北定”后入主中南海的岁月里,乃至临终前的几个小时,读书生活都是镌刻其中无法磨灭的烙印。</p><p> 书中的营养令毛泽东疯长,塑造了他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普通的读书人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为的是有朝一日可以享受富贵;层次稍高者大多刻苦钻研厚黑之学、帝王权术,热衷斗争,斗人被斗;有经天纬地之才者,在浩瀚书海中不断追寻的是安邦定国之策,为的是成为“中兴名臣”。而伟人读书,涉猎比前三者都广,层次比前三者都高。伟人读书,取之书本,高于书本,自成一体,空前不绝后。——当然,后人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毛泽东身上,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痕迹。当李贺还在咏怀伤古,哀叹“天若有情天亦老”时,毛泽东告诉他“人间正道是沧桑”;当古中国的兵书上“穷寇勿追”还被视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时,毛泽东大笔一挥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怒发冲冠”的岳武穆带着“靖康耻、犹未雪”的遗憾早早远去时,毛泽东告慰这位民族英雄说“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有的时候,毛泽东还会即兴发挥,和自己的偶像来一场穿越古今的隔空对话:“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魏武帝曹操如果能听到的话,恐怕也只能笑对这样的揶揄,毕竟这个后来人已经超越了他许多。</p><p> 与毛泽东刻苦读书相伴的是他卓越的革命实践。他爱读书,但是不死读书;他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革命实践;他文采风流,他戎马一生。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他领导革命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他是马基雅维利笔下的完美“君主”,既是“狐狸”,也是“雄狮”。有人讲“书生造反,十年不成”,面对革命敌人,毛泽东丝毫不顾忌读书人的所谓“文明面具”,永远都是秋风扫落叶式的“野蛮”进攻。面对这样一个难缠对手,缴械投降似乎是反动派们最好的抉择。</p><p> 如果书本教育了我们什么,如果历史教育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战争——特别是革命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历史还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江山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毛泽东一家就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六个烈士。对于被称为革命家的毛泽东而言,文学家、诗人的称号只是副产品。读书使他文采风流,读书也铸就了他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情怀,读书的感悟和亲身的经历也当然地向他揭示了中国革命的残酷性, “一门六忠烈”就是毛泽东为革命无所保留的最直接的印证。而他的境遇,这又何尝不是中国无数革命者境遇的缩影。</p><p> 伟人已经逝去,历史的回响依然振聋发聩。放眼现实,他的功绩无法抹杀,他的人生永远不会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谢幕。</p> <p>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p><p> 五年四班 马溪原</p><p> 我读了一片课文,课文的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部队主力实在是抵挡不住日本鬼子的火力,就让七班六队的五名同志掩护主力部队撤离,七班六队的五名同志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引上绝路,他们在狼牙山上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在他们没有了弹药,无力抗敌的情况下,就英勇跳崖了。</p><p> 读了这篇课文,我被感动了。我在想,如果把他们换成我的话,我肯定在双岔路口时,去赶上大部队;如果把他们换成我的话,我肯定不会去英勇跳崖。课文里,令我感动的地方有很多,但我最最感动的地方是他们选路的那一段,两条路,一条通向狼牙山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一条通向部队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部队主力,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去哪条路呢?他们二话不说,一同去向狼牙山顶棋盘陀。如果是我们现在的人,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他们这样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感动。</p><p> 如果没有上一代的付出,怎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怎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p> <p>五年四班 赵浩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