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都县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我年青时在贵州,就很想一睹原生态的水族风情。</p> <p>10月9日一早,我们从茘波坐客车到了三都县。大街上,妇女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在眼前过往。</p> <p>这绝对是道流动的风景。</p> <p>这里的生活节奏慢,做事赶路都悠然悠哉。</p> <p>我知道水族这二天在过“端”,类似汉族的春节。但他们都在寨子里过节,我们在三都没朋友,但又很想去尝下“端”的滋味。</p> <p>曾听黄志涛说起:三都有位副校长韦建萍是其学生。请他帮助。</p> <p>韦老师联系上了,我的水族风情拍摄一定会有了,内心顿感踏实很多。😀</p> <p>三都主要以水族为主,也有许多苗族。马路上的风景目不遐接,很美。</p> <p>没有交警,同学过马路,车辆自觉停止。好风气!</p> <p>这时遇上位说话声清脆且透亮的妇女,说晚上她要去寨子过端,问我俩要去看看吗?天助我,遇上热心人了。现在回想还是很感动。</p> <p>他们驱车带我俩去到一很大的寨子。水族妇女,准备上台表演。她们戴的银饰是真的,我惦了惦有些重量。</p> <p>这绝对不是伪民俗。听说这次是几个寨子一起欢庆,过几天另外的几个寨子过端欢庆。</p> <p>用目不转睛来形容是很恰当吧。</p> <p>连孩子也那么专注,可见表演很入大家口味。</p> <p>欢乐溢于言表。</p> <p>情不由衷的……。</p> <p>秀上一把外来己用的表演,温婉又大方。哉,好看!</p> <p>背着孩子看欢庆,两不误。</p> <p>最美民族风,太美了!</p><p>她们带的银项圈太沉,会勒颈椎,后面都用帕子裹上。</p> <p>这大嫂嫁到独山,这次趁过端,也回趟娘家。原生态的歌唱的好听,尤其那歌词是现编现唱的。</p> <p>那个美啊,叫人不忍离去。</p><p>想到了那些什么寨,让人去旅游的。那些表演的姑娘是花钱请的,有很多是汉族女子充的。用贵州人的话说:假的厉害。</p> <p>“领导”被美所动,命令:要拍!🤩</p> <p>以前常有的一句话: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男性群众。🤗🤗🤗</p> <p>看见这少妇左肩露出的白布吗?那就是护颈椎的。那项圈做工多么精致啊,配上美人,美上加美。😊😊😊</p> <p>那充实且自信的表情,仿佛在给我们叙说……。</p> <p>引颈探望的花儿朵朵。</p> <p>台上与台下。</p> <p>难忘今宵,难忘欢乐,难忘有如今。</p> <p>一早,韦老师请她俩门生:夏文平,覃家荣带我俩去怎雷。</p> <p>怎雷寨海拔650米,在山顶。基本上35%苗族,65%水族。现为全省唯一的水族文化保护村。</p> <p>房屋随山起伏,有“入村不见山,进山不见寨”的山野村居。</p> <p>见我立马“回避”。😂😂😂</p> <p>这苗族大妈热情好客,边抱着柴火,边邀我去她家作客。</p><p>我知道她这邀请是诚心的。</p> <p>家中有事要办,还是要烧大灶的。</p> <p>这像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啊……😅</p> <p>再好的筵席也会散,再美的景色也要离啊,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走了。</p> <p>雨后的怎雷,大山更显翠绿。再见怎雷!</p> <p>远眺都江镇。已是中午,夏文平,覃家荣请我俩吃了顿:牛干瘪。</p><p>高档咖啡一一猫屎咖啡尝过吗?牛干瘪与其有同工异曲之功能,央视美食栏目曾介绍过。</p> <p>下午带我们去了一苗家朋友家吃“新”,每年秋收后,苗族要欢庆丰收带来的喜庆,叫:吃新。</p> <p>围在一起,举怀欢庆,其乐融融。</p> <p>这天10月12日上午,他们了解到巫烂下寨要欢庆丰收。巫烂下寨村路很不好行驶,覃家荣是驾校校长,技术娴熟,不一会就到了。</p> <p>苗家一一吊脚楼前的翠色。</p> <p>吃新前的声响。</p> <p>凭栏眺親人。</p> <p>屋前的小溪,电捕自家年前放养的鱼。</p> <p>好园丁育好苗。田园留影:中间是韦建萍老师。他们说老师不仅要在中间,还要在前面。👍右一覃家荣,右二夏文平。左边二位我忘了姓名,很对不起。🙏</p> <p>覃家荣较年青时曾在上海新天地做厨。很能干且热情好客的驾校校长。</p> <p>主人正忙碌中……。</p> <p>孩子们的获奖墙,看了好像也有种自豪感。👏👏👏</p> <p>女眷们的圆桌“会议”。😀</p> <p>穿戴好,要去“跺月亮”。</p> <p>这是珍贵的留影,中间的是两姐妹。“领导”说要把苗家风情带回上海。😀😀😀</p> <p>骑上电驴去跺月亮。</p> <p>田间铺上一大圈木板,芦笙吹奏响起,苗家开始了欢快的“跺月亮”。</p> <p>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参与。共享快乐,共享丰收。</p> <p>戴着做工精美的饰品,跺着统一的舞步,着实让人好看,让人羡慕。</p> <p>韦老师也参与进去了,她不仅会跺,还跺得很美。👍</p> <p>一边看跺月亮,一边观斗牛。斗牛在贵州,是苗族人才有的一欢庆方式。</p> <p>公平起见,牛的大小要差不多,同量级比赛。赛前在给牛量胸围。</p> <p>斗牛士劝架。</p> <p>用力相扺,难分高下。</p> <p>今天的牛王!牛身后有许多亲戚在吹芦笙放鞭炮庆祝。苗族人对斗牛很重视。</p> <p>竹简里飘出的喜庆,能感染人。</p> <p>我们把这叫:行头弄起来。苗家话怎么说不知道,说给你听,你也听不懂。😇😅</p> <p>都喜欢看好看的。</p> <p>凤冠下的花枝乱颤。</p> <p>端庄且祥和。</p> <p>甜美的童声在苗岭迴荡。</p> <p>不耐寂寞的苗家大婶,在另一侧翩然起舞。</p> <p>止不住的燃情。</p> <p>民族文化的传承……👍👍👍</p> <p>其实天在下着濛濛细雨,夏文平跟我说:三都的少数民族有知天相的,三天的欢庆中,必有一天是下小雨的。指望来年会风调雨顺。</p> <p>传统的苗族欢乐颂。</p> <p>整齐划一,不简单!👍那是没有什么指挥在舞弄,都是随着芦笙的节奏而划一的。难怪在中央举办的全国民族歌舞赛中,三都苗家跺月亮获银奖。👏👏👏👍👍👍</p> <p>在人头攒动中,那份喜悦欢庆从每人脸上洋溢散发。</p> <p>跺月亮最终会像个大圆,但一定要有个缺口,何因只能待下次去再多问些老苗家。🙏</p><p>再不离去,待会曲终散场将不知何时才能到县城。</p><p>当时我很不想离开,那场面太纯正,太感人,但不行啊…。</p> <p>10月13日,我们早上离开了三都,到了凯里,中午在亮欢寨撮一顿酸汤鱼,味很美。但我的魂还在三都,那一幕幕的情景挥之不去,也无法挥去。</p> <p>傍晚抵铜仁。第二天即去了梵净山,这天10月14日。</p> <p>雾大,只能隐约看见几块翻天印。</p> <p>那树很婀娜。</p> <p>为了二块石头,一拨又一拨的傻蛋前去爬山。😇😂😂😂</p> <p>晚上去一网红餐馆,算是告别贵州之旅的晚餐。至此从9月5日起,到10月14日,共40天整,黔之旅结束了。</p> <p>人虽然离开贵州了,思绪却仍留在了贵州,每想到那山水村寨,那载歌载舞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忍不住思绪翻滚。</p><p>三都之行要感谢黄志涛,韦建萍两老师。感谢夏文平,覃家荣,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伴我们,带我们走村窜寨,领略纯正的民族风情,由衷的感谢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