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神画(一) ——扎尕那~大峪沟徒步穿越

贺兰云天

<p>在钢筋和水泥浇筑的城市里,</p><p>我们忘记了天空真正的颜色,</p><p>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精彩,</p><p>忘记了曾经对生活有过美好的期待......</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甘肃迭部,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约瑟夫•洛克在1922年来到中国扎尕那考察后说:“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扎尕那居民以藏族为主。这里景色宜人,地形独特,阳光透过山峦,斑驳洒落于金色的寺庙、古老的藏寨与青黄的青稞田野里,半山云雾缠绕与袅袅的炊烟扶摇,相映成一幅令世人惊叹的美丽神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一行25人,此次专程从银川驱车,准备走一条扎尕那~大峪沟的穿越线路(详见美篇二结尾),也是洛克曾经走过的路线,组织者是阳光大哥跟小侄女大元儿,刚好圆了我一直期盼了几年的甘南之旅。</p><p><br></p> <p> 与我分配同车的是一方小哥,户外强驴沙尘暴与此车唯一的美女美羊羊。由于各自的导航不同,一方大师为我们选了一条最短的也是最美的路线——扎尼公路。</p> <p> 留涟于沿途的风光,终于在半山腰等到了阵雨的洗礼,让本就在维护的盘山路更加泥泞难行,幸好乐观的我们感动了天地,或也许是一路崎岖擦磨护板让山神也心动了吧,彩虹如约般浮现,本来梦想着第二天徒步时才能见到的山间雨后彩桥竟然两次为我们铺开,令本就心往的扎尕那更加的神秘与崇敬……</p> <p> 扎尕那有四个村庄组成,由下到上分别是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代巴村,小向导给我们联系的住所是他所在的代巴村。</p> <p>  次日早上八点出发,天阴沉沉的,但我的心情象看过天气预报一样,毫无变化,因为昨天准确预测到彩虹,所以今天更敢牛气冲天的告诉大家今天会多云转晴。</p> <p>  美仑美奂的云缠雾罩,让一路之山峰若隐若现,久久不露真容。</p> <p>  这就是可爱的土拨鼠吧?在昨天行车路上就曾看见过几只。</p> <p> 直至午饭时,一隙蓝天才拨开云层</p> <p>  海拔4000多米的雪线之上很难有植被覆盖,群峰在高山草甸上的山花仰视下更显雄浑与傲娇!这便是力量与柔美的最佳结合吧!</p> <p> 穿越第一天就在第一个垭口时队伍便被拉长了两公里,我贪婪这一幅幅丹青之余,也被第一梯队甩落了一二百米</p> <p> 终于翻过垭口利用下坡可以追赶大神们了,却又被山坳马帮的两匹骏马吸引了过去。它们徜徉啃草的地方我两次试图接近却终失望而回,丰美的草坪也是融雪积潭的湿地,我不想这样把我的登山鞋踩陷进去。</p> <p> 远处山谷里的牦牛群懒散的在阳光下沐浴,在第二个垭口时我远远看见了一方大师的身影</p> <p>  翻过第三个垭口追上第一梯队是因为他们以为到了营地,准备在湖边扎帐,而一片雨声也随之而来。看天是阵雨,但一众还是纷纷翻出雨披穿上并急急手台呼叫驮着帐篷的马帮向导,担心雨一直下不好扎营。冷雨将大汗淋漓的驴友们瞬间浇的哆嗦,这就是高海拔瞬间万变的天气。也许有了昨天的经验,沙尘暴嚷着等彩虹,其实我也一直在往东方山峦下的峡谷倾望,还是晚到一步但细心的阳光大哥首先发现了,顺着手指的方向,原来这次彩虹是在我们的斜下方。</p> <p> 驮帮与向导终于到了,但他们没停,只说了句这还不是营地便扬长而去。十几个人兴奋的样子立刻变成无奈,只能再次背包冒雨踏泥匆匆随行,好在前方又一轮七彩虹桥悬挂于天,让心情又转为庆幸……</p> <p> 晚餐大侄女的烤肉,一方大师的火锅,水牛大哥的啤酒……有马帮驮装备的三天之旅真好,可以在一天二十多公里的疲惫之余这么腐败。幸运雨很快在餐罢又及时而至,雨滴敲击着帐篷与山谷里湍急的溪水奔流而歌,而我今夜无眠,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繁乱的工作生活杂事频频而至,在这杳无人烟的群山腹地,竟依然未能躲掉……</p> <p> 第二天一早与阳光,铁甲俩大神重装同行</p> <p>  第一个垭口时又是我孤家一人,前面是沙尘暴,水牛,一方大师,在下坡至谷底我才追上,赶第一梯队太难了,好在今天阴,没什么好拍的。</p> <p>  连续翻到第四个4000左右的垭口,第一梯队也还是能等齐昨天的八九个人,高海拔太冷了,不是不想等,实在不敢停太久,奔第五个垭口是一个斜切,裸露的碎石坡上,稍不留神就会滚下七八十度的百米深谷,说实话,这真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路,与想象中天壤之别,别人传说中的神画里无此强度,更无此章……</p> <p>   绿绒蒿</p><p> 一丛野草埋蒿径,</p><p> 几处飞花落雨铃。</p><p> 叶底黄鹂鸣不住,</p><p> 谁人植物到天明。</p><p> 其实绿绒蒿就是那所谓的“蓝莲花”,是传说中天山上生长的一种能够起死回生的花,代表着希望。许巍以“蓝莲花”来立象尽意,通过歌唱“蓝莲花”来抒发自己对玄奘和李叔同的敬佩,并鼓舞自己及听者能够在遇到挫折的幽暗岁月中,坚定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p> <p><br></p><p>  绿绒蒿花语为顽强的生命。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可在雪山幽谷或者高山峻岭中生长,一般的平原或者丘陵地带是看不到它的身影的,也因而得此花语。它可适应严寒的气候环境,根肥瘦坚韧,长度往往会超过株高的好几倍,根系可穿过岩石,扎的非常深,以此来积累更多的养分。</p><p><br></p><p>  绿绒蒿属的传说:</p><p><br></p><p>  绿绒蒿,还有一个非常浪漫的称呼,喜马拉雅蓝罂粟,足见她对人类的吸引力有多大。在西方园艺界中,地位极高。而在它的原产地中国,她也鲜为人知。欧洲人推崇她为“世界名花”。</p><p><br></p><p>  为了适应残酷的气候,它们身负毛绒,一套抵御寒冷的 “装备”,也正因全株披有绒毛或刚毛而得名。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有些种类还可以入药治病。</p><p><br></p><p>  绿绒蒿,她的花瓣就如同天空的颜色,有蓝色、浅蓝色、淡黄和鲜黄色、淡紫色、红色等多种,色彩绚烂,姿态各异。</p><p><br></p><p>  它生活在高原草地,高山之上,其昼夜温差极大,气候也不够稳定,为了生存,她的根茎非常坚韧,其长度是株高的好几倍,可以穿过岩石和缝隙,把根扎得更深,这样能积累更多的养分。耐寒,顽强的生命力,看似柔弱,却比其他生物都要坚强。</p> <p> 疲惫很快被满坡花草击碎,第五个可恶的大垭口已被甩在身后</p> <p>沙尘暴飞沙走石</p> <p>我也想一凌云天</p> <p>第一梯队合影左起,在水一方,水牛,沙尘暴,小刀幽幽,吃到盐,铁甲,提拉米苏,随意</p> <p>提拉米苏与随意哥</p> <p>铁甲与同线路上海女驴友合影</p> <p> 篇幅限制,我只能将另一张合影放在最后暂且结束此章,而且我终于发现,两天了我一直在背着护膝,根本没有想起它,这也是扎尕那穿越之路最让我喜欢的,没有贺兰山那种石岩攀爬上下,亦不用担心原始森林迷路,这种海拔路线都是在灌木丛,高山草甸,与裸露的碎石间交替,路迹明显,且水源充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