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市中心观光

Iron & Steel

<p>  维也纳(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p> <p>  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维也纳已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p> <p>  奥地利议会大厦是奥地利国民议会和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1873年,著名建筑师特奥费尔·翰森授命建造这座议会大厦。为了象征民主来自于希腊,建筑师专门采用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立面采用古希腊的科林特式柱头,三角檐雕刻着弗兰茨·一世皇帝向十七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p> <p>  议会大厦前的高达4米的喷泉雕像是雅典娜女神。基座旁的塑像象征着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p> <p>  霍夫堡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坐落在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1696年动工,1713年落成,历时10余年。它是奥卡尔皇帝为欧根亲王建造的,欧很亲王原是法国贵族,后来成了率领奥地利军队击退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在皇宫前的英雄广场上竖有他跃马英雄铜像。他是一位深懂建筑艺术的武将,建筑师按照他的设想建造了一座仿法国凡尔赛宫的古典宫殿。这也是一座富丽堂皇巴罗克式的建筑,是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p> <p>  城堡剧院原是特瑞莎女皇于1741年所建,由哈森瑙尔(Hasenauer)和山柏(Semper)负责设计。原址在圣米歇尔广场,1888年后,改建为现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并挤身为环城大道的其中一份子。</p> <p>  维也纳号称音乐与戏剧的圣殿,其剧院分布在维也纳各地,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城堡剧院。据说,城堡剧院的德语是德语地区最标准的,有许多世界级的演员在此担任客籍演出,而能够晋身于城堡剧院演出,就是对其艺术表现最高的评价了。城堡剧院原是特瑞莎女皇于1741年所建,由哈森瑙尔(Hasenauer)和山柏(Semper)负责设计。原址在圣米歇尔广场,1888年后,改建为现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并挤身为环城大道的其中一份子。城堡剧院位于市政厅的正对面,入口的上方雕塑是「太阳神阿波罗与悲剧中的缪斯」,进入大厅后,向左边走是休息区,两旁挂著著名的演员画像,接著,可以看到一道铺上大红地毯的华丽阶梯,右转上走就是剧院大厅,剧院大厅的前方有克林姆的壁画。</p> <p>  远在1713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命令著名建筑大师Johann Fischer von Erlach在如今的维也纳旧城区城墙附近建造一座坚不可破的皇家马厩。2001年,Fischer von Erlach开工三个世纪后,这座建筑摇身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中心:维也纳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简称MQ)。</p> <p>  这座雄伟华丽的巴洛克建筑在享誉全球的奥地利公司Ortner &amp; Ortner改造下,重新焕发出属于现代的生机。设计团队努力确保过往和当下的联系,让艺术和创意在同一个空间相遇、共生。他们巧妙地将历史建筑和新修结构融为一体,缔造出全球十大文化建筑群之一。整个博物馆区占地超过9万平方米,囊括博物馆、展览馆、表演区域、创意工作室、商店、研究机构和餐厅,每年吸引近四百万游客。博物馆区不仅仅是许多博物馆的聚集地,更是维也纳最繁华的地区,熙熙攘攘的景象昼夜不息。</p> <p>  维也纳市政厅是从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 用来代替Wipplingerstrasse大街的老市政厅。是一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出自建筑师Friedrich.von.Schmidt。这一设计在诸多参与竞标的最好的设计中被主管当局选中了。中间是一个极大的中央尖塔,两边各有两个低一些的侧塔。它的正面最吸引人的特征是有精致优雅的图形装饰的高耸的拱形窗棱和带有曲线的阳台。窗棱上檐之上站立着一个个穿戴甲胄执一支枪矛的3米高的非常显眼的武士塑像。它是弗朗茨 Gastell 设计的。人们都熟悉的称之为市政厅人(Rathausman)。这座建筑有7个庭院,每年的夏季音乐会会在 Arkadenhof 庭院中举行。 在第一层通过2个豪华的阶梯可以通往仪式大厅 (Festsaal)。</p> <p>  维也纳市政厅在市政厅广场的东侧,正面看去跃入眼帘的是5座尖塔,中间的一座直入云端,两翼的4座不足其半,却高出一字拉开的3、4层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显得层次十分鲜明而壮观。大厅正中的高塔98米,是维也纳的吉祥物。相传,当时的非教堂建筑不能超过100米,市政厅塔楼的建造计划遂遭到教会的反对。于是设计者冯.施密特就将塔本身限制在98米,却在塔尖上又加上了一尊高达3.4米的“市政厅铁人”,显示了人们向旧势力的挑战,教会对此也无可奈何。市政厅是1873年建设完工的,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其拱廊、凉廊、阳台、尖头窗、豪华的雕刻都体现了新哥特式的典型风格。</p> <p>  英雄广场是霍夫堡皇宫的外部广场,兴建于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统治时期,是没有完全建成的“帝国广场”(Kaiserforum)的一部分。其东北部是霍夫堡皇宫的LeopoldinianTract,东南方是新霍夫堡,西南方的内环路,将其与“城门外”(ÄußeresBurgtor)隔开。西北部没有任何建筑物,可以很好地眺望内环路、国会大厦、市政厅,以及城堡剧院。</p> <p>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坐落于维也纳戒指路旁富丽堂皇的大楼内,由统治欧洲近7世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资,专为展出典藏而兴建,于1891年开馆,是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美术和装饰艺术博物馆之一。</p><p>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本身就是壮观的艺术品,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外观,又巧妙使用大理石、灰泥纹饰、金箔装饰内部,外观与内饰是驰名的要素之一。博物馆馆藏极为丰富,达数十万件,主要收藏哈布斯堡家族的财宝和艺术品、斐迪南大公在安布拉斯城的藏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的藏品。此外,还有埃及和中东藏品、古希腊和古罗马藏品、绘画、钱币、古代乐器、武器和盔甲、制服、马车等。</p> <p>  维也纳人民公园 (Volksgarten)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座公园,位于内城区(第一区),是霍夫堡皇宫的一部分。人民公园以其玫瑰园著称,还有彼得·冯·诺比莱的忒修斯庙(1819-1823)和弗里德里希·奥曼的茜茜公主雕像(1907年)。</p> <p>  约翰·施特劳斯像。</p> <p>  忒修斯神庙,庙里有一只小黑船。桨儿桨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p> <p>  金色大厅的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又称黄金厅、维也纳爱乐厅,是维也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厅之一。金色大厅被誉为世界五大音乐厅之一,与柏林爱乐厅、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大会堂,以及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并列。</p><p> </p> <p>  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金色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是维也纳音乐生活的支点,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照传统都会在这里举行,每年随着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将该大厅金碧辉煌的装。在大厅建造之时,“声学”还未被提倡,但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的独到研究心得,高台木制地板下挖空一个空间,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厅内的听众不论坐于远近高低,都能享受到一样水平的音乐演奏。</p> <p>  我下榻的酒店。</p> <p>  此组照片拍摄于2016年4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