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晚上整理了下书桌,有些书,布满灰尘,看着不免有些痛心。工作以来,能够静下心来享受书本的时间,极少。</p><p>小时候读书是一种乐趣,爸爸是教师,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总会给我借阅一些图书馆的书籍,有绘本,有图画故事,有作文书,最多的是笑话故事。小时候的我很喜欢看笑话故事,看多了,笑点自然就高了,以至于现在看综艺,都很难戳中我的笑点。</p><p>小时候读书,更是一种陪伴,爸妈上班没空陪我,无数个放学后的下午,无数个周末,我都是捧着书度过的,有一些看得懂的书,也有一些深奥,不太看得懂的书,有时候无聊了,爸爸借阅来的一些关于教育的书籍,我也会看,碰到不认识的字,就直接跳跃过去,或许就是这样,练就了我快速的阅读能力以及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小时候,别人问我爸妈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们家女儿为什么作文写得这么好?”爸妈很谦虚,一般都说或许是爱看书吧。</p><p>其实也写的不好,只不过我把看过的都记在脑子里,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一用。</p><p>后来读初中,读书就成了一种奢侈。二中是要上晚自习的,时间很紧,功课很多,看课外书的时间几乎没有,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有一次爸爸给我借了一本《青春之歌》,那天是周六,从早晨起来我就捧着这本书,直到下午天黑了一口气看完。下午狂风暴雨,与小说的故事很衬景。</p><p>再后来就是看的一些中学生必看书籍之类的,《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之类的。总的来说很喜欢老舍、巴金,喜欢那种贴近生活的自然文风。</p><p>读高中的时候,读书就成为了一种性格的体现。高中的语文老师很喜欢朗诵,总是喜欢挑班级里的一些运用了很多优美词句的文章朗读,有一次老师和我说“你的作文写的很好,但是如果多用些优美词句就更出彩了。”我当时没有反驳老师,或许他也是为了我的作文出彩能得高分,但我自己并不喜欢用优美词句堆积的浮夸文章,通篇辞藻,但毫无实质内容,有些过于娇柔做作,我不太喜欢。</p><p>我还是更喜欢老舍先生的《养花》,里面有句话印象颇深“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句子朴实,生动,让人脑海里顿生画面。</p><p>或许也是性格使然,文风朴素,也是性格朴素吧。</p><p>到了大学,读书是一种成长与顿悟。</p><p>图书馆的书籍很多,但是人总有惰性,伴随着微博的诞生,更多的知识来源于快捷的网络,慢慢的,感觉不到自己的内心了。</p><p>大三的时候,认识了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杨老师,他是一位博士,他说他是他们家学历最低的人。杨老师讲话总是很深奥,其实刚开始我对于成为他的学生这件事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可能我们沟通起来会有困难。果不其然,在关于论文这件事上,我们几乎不在一个频道。每一次沟通,我都要花些时间才能理解他说的一些专业名词,但是杨老师也很有耐心,并不嫌烦。可我觉得自己这样不行,论文才开始,就已经很吃力了,骨子里的倔强,促使我开始努力,用室友的话来说就是“湖南妹子就是霸得蛮”。</p><p>就这样,我一头扎进图书馆,早餐是包子,中餐是米团,晚餐是面条,总的来说就晚餐是顿热乎的,因为中午的米团是早晨买的,为了不浪费时间,早晨就买好中餐,放包里,中午再吃。</p><p>或许可以说我是到了大三,才知道自己这个专业的意义与价值,也是大三的这段图书馆的日子,让我知道了自己原来是学了这些课程的。</p><p>图书馆有个靠窗的位置,我很喜欢,总是会早去霸占位置,就这样煎熬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于论文开题了,也是在开题的时候,杨老师第一次表扬了我,说了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时的我并没有被表扬的窃喜,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我总算能,不拖后腿了。</p><p>就这样,在杨老师的“逼迫”下,我的自我学习能力,飞速提高。当时我并不知道老师的用苦良心,直到后来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考试,成为老师后,我开始明白,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p><p>现在的我,也是一名老师,我也会教我的学生写作文,偶尔也会听到有老师说我不给学生写范文,他们的成绩上不去。可我是一个倔强的老师,我喜欢我的学生们用自己内心写出来的东西,或许幼稚,或许不够优美,但是,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快乐的,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快乐与享受,才是写作文,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我爱我的学生,我希望用我的能力,守护好他们的童真,守护好属于他们那个年纪的想象力,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背作文的机器。</p><p>工作以后,读书成了一种释放。释放压力,释放情怀,在余秋雨的书里找寻世间风景,在李清照的词里找寻凄美,在泰戈尔的诗里找寻激情。在书籍的世界里,找寻自我。</p><p>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是我还是最喜欢书本这个来源,喜欢翻开新书扑面而来的油墨香,喜欢文字映入眼帘的实在感,喜欢文字表达胜过语言表达,我喜静,因为静下来,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p><p>现代社会很浮躁,有的人喜欢唱歌,有的人喜欢泡吧,更有人喜欢蹦迪。但,人世间孤苦,唯可自渡。静下心,感受书籍的世界,是宁静,是慰藉,更是一种治愈。</p><p>书中,不一定有颜如玉,书中,也不一定有黄金屋,但,书中,有最真实的自己,你看那文字,是不是人世间最美的符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