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的春节前夕,我们家原本打算外出旅游,没有想到这一场疫情来得这么突然。那时走出家门,看到的是街上寥寥几个行色匆匆,被口罩,护目镜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影以及书写着“佩戴口罩,保持距离”的横幅在空中孤零零的飘荡,这副景象总让我觉得彼时的武汉是灰色的,低矮的天空和沉闷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和神色凝重的爸妈一起看新闻联播,看工程队连夜抢修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看医生们在病床间奔走操劳,看主持人严肃播报时眉目间隐藏的忧色……我知道,武汉病倒了。</p> <p>但是,即使是在如此的黑暗中,我依然能看得见光。在这次疫情中,我看到了即使压力重重也毫不退缩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看到了耄耋之年还铁肩担道义,劝阻国人“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却自己立刻奔赴武汉的钟南山爷爷;看到了本可以抽身事外的外省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泪别家人、冒着危险奔赴武汉,投身抗疫工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情,看到了大爱,在料峭的春寒里感受到了温暖,也逐渐拥有了对未来战胜疫情的信心。我知道,武汉不是在孤军奋战!</p> <p>逆行者的无私付出,武汉人不服输的坚韧自救,都激励着武汉的芊芊学子们更认真地学习更顽强地生活。从二月十日起,我们开始在家中上起了网课。学校的老师们组织了各科学习群,用以交流学习心得和提交课堂作业和笔记。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反复强调上课的纪律和摄像头的摆放位置,确保同学们上课的效果和态度。在学习生活的间隙,老师也时常会教我们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来放松身心,如做手工折纸,做操跳舞等。我们在品味着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我们也在挥舞着小拳头参与抗疫这场战斗!</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全国高三学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展示他们十年寒窗学习效果的高考。在这次考试中,有些学生因为疫情居家打乱了学习节奏,考试成绩一落千丈,但也有不少学子视疫情中的学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考验,在这段时间里更加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上网课对我们也是宝贵的经历,其间每个人的努力必然以成正比的关系展现在最后的结果中,绝不能因为没有在学校时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于现在的我们,尽力要从自律开始!</span></p><p><br></p> <p>湖北省理科状元、学姐唐楚玥725分的高考成绩令我钦佩不已,她在疫情中所说的一段话更让我感到热血沸腾,她说:“疫情的限制,让复习与备考的压力陡増,却也恰恰在说,学习的尽头不是分数与高考,而是为了充盈自己,武装自己,能在日后家国危急、人民呼唤之时挺身而出。”愿未来的我们都像她一样胸中有丘壑,眼底存山河!</p> <p>在学习的间隙,用心的体会生活感悟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学校的大课间休息时会和哥哥一起打乒乓球,也会在晚上上课之前与他一起去小区或附近的公园散步,放松一下身心,提高自己晚上的学习效率。毕竟在家蜗居久了,人也很疲惫了,总是需要看看窗外的绿树来解放自己的双眼。</p> <p>还记得在小区解除封闭后,在近三个月中第一次下楼,走出楼栋,任由刺目的阳光直射到自己的脸上,体验这久违的灼热与温暖。我和妈妈一起走在小区的林荫小道上,看着眼前这些稀松平常的事物,我竟真有了想流泪的冲动。我也不知是为什么,也许是在树叶间初春的阳光刺痛了我的眼,亦或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后怕和一种失而复得的欣喜,对现今平静生活的珍惜……我还时常帮助辛劳的姥姥摘豆子,做小菜,在姥姥欣慰的目光中和自身腰身酸痛的感受里,我感受到了姥姥的不容易和我对自己从前无动于衷的愧疚。姥姥和妈妈在阳台和窗台上养了不少植物与花朵,春暖花开后,吸引了不少蜂蝶。学习疲累之余,走到窗前,看蜜蜂辛勤采蜜,看蝴蝶翩翩起舞,“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给我心灵一片净土。林清玄曾说过:“我们的脚下虽是方寸,方寸里自有乾坤。”小区封闭期间,我们虽然禁足家中,但也要去找寻生活的美好与诗意,让自己活得快乐,充实!</p> <p>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了风。即使在疫情的黑暗中,我们依然能够看见光明,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和光阴。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活过的概念不是等着慢慢死去,而是要不断奔跑,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看尽可能广大的世界,跑到精疲力尽才不会后悔。生活也是如此,只有尽力了,充实了,才不会将来后悔。我们还不能如钟南山爷爷一样救苍生于水火,力挽狂澜,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在居家的日子里过好每一天,好好学习,在将来能尽力为社会为家庭撑起一片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