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这一生中要必须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开始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p> <p>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六期:《乐学与会学的小学生》上线了,拉哈中心学校组织全体家长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总结经验。</p> <p> 专家精彩观点分享</p><p> 专家观点一:家长要和学校配合,认同和支持老师、班主任、学校的规则,并督促孩子遵守。避免拒绝、诋毁、忽视、甚至消极评价学校的通知、规定等等。如果家长与学校的要求相冲突,孩子就可能无所适从,或者无视学校规则。这样可能学校培养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不起来。</p> <p> 专家观点二:“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一定的情境里,依据习惯做事,就会感觉舒适熟悉,如果不按着这个习惯,要改掉这个习惯,就觉得很别扭,很难受,所以习惯一旦形成,好习惯就会终身受益,坏习惯想改掉就特别难了。所以家长要及早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p> <p> 专家观点三:自律是基于个人的是非感而非他人的监督而做出自己的决定的行为。缺少自律的儿童往往依赖他人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自律的人则可以从内部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不需要监督就可以进行积极的社会互动,他们可以控制诱惑,控制消极冲动。父母的作用在于“脚手架”或梯子,从一开始较多的介入、引导,然后逐步撤出,让儿童自己管理自己。</p> <p> 专家观点四: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是一个大家庭,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等。学习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且它是小字辈,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习惯,这些好了,学习成绩往往也会好的。</p> <p> 专家观点五:放任型的或者说溺爱型的养育方式要不得。</p> <p> 专家观点六:要坚持孩子主体的原则。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计划的制定,包括报什么样的兴趣班,家长们都只是梯子,而孩子是主体。</p> <p> 伟大女性宋庆龄曾说过一句话,“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这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决定性的影响。重视家校共育,培养时代精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