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季】入园早知道——安全感缺乏孩子的入园表现有哪些

淄博市博文幼儿园

<p>亲爱的家长朋友:</p><p> 大家好!今天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话题分享,咱们来了解一下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在入园后有哪些具体的表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哭闹</p><p> 这类孩子早上入园会大发脾气、哭闹,离不开父母。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这是他在表达自己的不安,也是为了引起家长注意。传递的信息是:我想回家,想回到安全的感觉中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交往意愿低</p><p> 这类孩子与教师、幼儿的交往意愿低,喜欢独处,交往过程中少有正常应答,多数时间自己玩。</p><p> 大家可能觉得是性格原因,其实深究起来是家庭教养问题。从孩子初入园的表现能够看出三岁前孩子的家庭教育氛围。比如有的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老人长期照看孩子。老人与孩子交流少,互动少,游戏更少,通常是孩子在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老人可以马上领会,不用孩子说话,老人就会马上去做孩子需要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就懒得去表达、交流、沟通。这样下去他积累的词汇量就会很少,语言表达能力就很弱。</p><p> 再就是有的家长不注重和孩子沟通交流时的用词,总认为孩子听不懂,所以孩子接收到的词汇只是象做凳凳、吃饭饭等简单无质量的词汇。入园后有事情想表达就会不知道怎么说,他会期待向老师传递一个眼神,希望老师通过眼神就可以明白,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3.依恋物品</p><p> 这类孩子有的会依恋毛绒玩具,有的喜欢摸着被子边,有的喜欢摸着妈妈的衣服,一天到晚不离手。</p><p>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依恋物”是幼儿在环境变化时应付情绪危机的安慰物。幼儿在幼年时期,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很不成熟,对成人有着强烈的依恋情绪。当环境发生变化迫使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时,他们会感到某种程度的恐惧和迷惑,因此会借助“依恋物”帮助自己渡过难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4.不相信他人</p><p> 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原始的,它是最早形成的定向的情感关系。</p><p>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依恋关系。这种最初的情感关系形成了幼儿对抚养者的信任和依恋,而且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很难被其他依恋关系所替代。所以,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幼儿是很难较快适应的,这时他会更加依恋父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5.情绪紧张</p><p> 这类幼儿在家会表现出反抗无力,让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但是他会不高兴、紧张。这类孩子多属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但是在情绪上可以发现他们的焦虑行为。这类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相对较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6.退行性行为</p><p> 退行性行为是指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p><p> 比如:尿裤子的行为。有的孩子很小就不尿裤子了,到了幼儿园就尿裤子了。这就是典型的退行性行为,他会用这种方式告诉家长,我还小,我不行。</p><p> 还有一类退行性行为表现为在家小霸王,出门小绵羊。就是在家性格活泼,做什么都没问题,但是在外面放不开,躲在家长身后。</p><p> 以上都是是安全感缺失孩子的一些表现。</p><p>&nbsp;</p> <p>  家长朋友们,大家可以对照以上情况,看看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入园后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然后仔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这种表现的背后是否有同样的家庭教养背景。</p><p> 随后我们会给大家推荐以上各种安全感不足具体表现调整的方法。</p><p> 明天我们会继续分享另外几种幼儿入园安全感不足的原因,和大家一起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学习科学的教养方法!</p>

孩子

入园

依恋

幼儿

家长

安全感

退行性

表现

尿裤子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