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历是一种无价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军事记者,我曾在原第二炮兵记者站和原南京军区记者站任职,亲历了许多震撼人心的时刻。无论是气势如虹的导弹发射场,还是生龙活虎的军事演练场;无论是抗洪救灾的危急时刻,还是抗击冰雪灾害的艰难现场,我都深入一线,用镜头记录下那些重大事件和感人至深的典型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篇文字所呈现的图片,是我在历次随行保障各级首长时,由同仁们抓拍的珍贵瞬间。其中部分照片是在摄制大型历史文献片《华东野战军》期间,采访军内外老首长时拍摄的。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也承载了我作为记者的职业使命与情感。</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顾我的记者生涯,我从中整理出许多值得纪念的照片和论文索引,并将其分为三个章节:《我与领导零距离》《镜头后的境界》《心里装着谁…》。这些内容将陆续在美篇中辑录留存,以此纪念我所热爱并为之奉献青春的事业。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点滴积累,见证了我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span></h1> <h1> 199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安徽合肥等地考察。</h1> <h1> 1999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上海考察。</h1> <h1> 2000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江苏无锡考察。</h1> <h1>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浙江杭州等地考察。合影地点:杭州西湖国宾馆,左起:贾廷安、张仁田、江泽民、方仁表、何广荫。</h1> <h1> 2006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接见驻闽部队师以上干部。</h1> <h1> 1980年初冬,寒风凛冽,一列绿皮火车缓缓驶出南京站,载着一群热血青年,穿越广袤的华北平原,驶向首都北京。车厢里,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憧憬与坚定,他们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理想,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就在这一天,一个来自农村的“小杆子”,也成为了这群青年中的一员。在我的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一丝初离家乡的不安。</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到军营,我深知自己起点低、底子薄,但我坚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道理。三年时光转瞬即逝,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幸运之神悄然降临……命运的齿轮从此转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段经历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平凡的人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空军指挥学院举办全军第一期摄像人员培训班,学期一个月,这期培训班中,有6名战士参加学习,本人是其中之一。自此,我走上军事记者之路,这一干就是35个春秋。选择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快节奏、常奔波、勤思考、广交友、出硕果。</span></p> <h1> 1984年9月,在北京某机场拍摄党中央、中央军委杨尚昆等首长看望第二炮兵参加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的部队。</h1> <h1> 1984年10月,第二炮兵参加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后途径复兴门(截屏)。</h1> <h1> 1987年7月,中央委员、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视察第二炮兵。</h1> <h1> 1995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当时已81岁高龄的张震上将率军委工作组,到南京军区驻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部队做调查研究,前后历时50多天。我随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中将全程保障了那次调研。</h1> <h1> 1995年,台海风云突变,李登辉秘密访美。为警告“台独”势力,在中央军委的决策下,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时任总参谋长),着手部署军事斗争准备工作,8月深入东海实弹演习现场 ,记者随行采访。</h1> <h1> 2000年2月,在北京中南海采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彭冲。</h1> <h1> 2000年4月,大型历史文献片《华东野战军》摄制组采访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h1> <h1> 1996年11月,采访老红军、南京军区原政委杜平将军。</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性,要求我始终保持紧张、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追逐绿色军营中的热点与亮点,展示并讴歌人民军队的雄壮步伐与基层官兵的高尚情怀。多年来,我奔波于全国各地,从崇山峻岭到边防哨所,从训练场到重大事件现场,这样的流动性与快节奏,早已成为我三十多年职业生涯的生活常态。每一次奔波,每一次记录,都是我对新闻事业的坚守与热爱。</span></p> <h1> 随行采访总参谋长陈炳德将军。</h1> <h1> 随行采访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将军。</h1> <h1> 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将军早期合影。</h1> <h1> 2000年4月,在北京采访老红军肖克上将。</h1> <h1> 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主任李秀宝,莅临南京军区记者站检查指导工作。</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并深深融入其中。虽然与祖国和人民军队一同经历了许多风雨坎坷,但也赶上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岁月。青春虽已逝去,但我无怨无悔!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唱响时代主旋律,做社会发展进步的忠实记录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军队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吹响嘹亮的集结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