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夏天天气炎热,穿衣单薄,是烧烫伤的高发期,其中幼儿受伤居多。而造成幼儿的烧烫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疏忽造成的。所以烧烫伤安全意识要从小培养。</p> <p>常见烧烫伤如何预防?</p><p>1、由于绝大多数受伤幼儿都是在家庭中受伤的,因此,对家庭中易于引起烫伤的物品,如热水瓶、开水壶、汤盆、火炉、煤油灯、酒精炉等应放置妥当,防止幼儿拉翻。</p> <p>2、给幼儿洗澡时,尽量预先把冷、热水混合好,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房中,尤其不要把幼儿单独放在热水盆、热水瓶或热水壶旁,以免打翻跌倒而烫伤。</p> <p><br></p><p>儿童烧烫伤的正确处理方式</p><p>当儿童意外烫伤时,家长只要及时发现,做以下5个步骤,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烧烫伤对孩子的危害。</p><p>1、冲:以15-20℃流动的冷水冲约15-30分钟,水流不宜过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p><p>2、脱:充分湿润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尽量避免将烫伤的水疱弄破,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物,并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p><p>3、泡:继续浸泡于15-20℃冷水中15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但要注意大面积烧伤伤患,尤其是儿童应避免过长时间浸泡于冷水中而致体温流失。</p><p>4、盖:用干净的毛巾、布单或纱布覆盖伤口,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p><p>5、送:除去极小且极浅(仅1度烫伤)的烫伤外,最好前往附近的医院做进一步处理。</p> <p>如果是全身大面积烧烫伤,或合并骨折等严重情况,患者有可能发生休克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则不宜长时间冲冷水,应尽快送往医院。</p> <p>常见烧烫伤急救处理误区</p><p>1、过分依赖一些烫伤药物</p><p>往往在烫伤后不是及时应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处理,而是到处搜寻存放备用的烫伤药物,或是忙于到药店购买药物,因而耽误了宝贵的应急处理时间,延误了病情。</p> <p>2、使用家用酱油、醋外涂</p><p>如果用大量的酱油或醋冲洗创面,会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仅仅是用二者局部外涂,则不但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会使创面着色,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及进一步的治疗 。而且这些食用品并不是无菌的,长期附着或应用会引起创面感染。</p><p>3、白酒冲洗伤口</p><p>很多人认为白酒有消毒的作用,因而伤后会大量应用,如果创面皮肤未破溃,白酒中的酒精挥发时带走热量有一定的降温作用 ;如果皮肤破溃时应用则对创面无任何好处,不但会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大面积使用还可能经创面吸收引起酒精中毒。</p> <p>4、创面涂抹食盐</p><p>创面大量涂抹食盐时,食盐可以通过皮肤破损的伤口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钠血症、脱水,严重的会出现脑水肿、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p><p>5、涂抹红药水(红汞)、紫药水(龙胆紫)等有色物质。</p><p>有色物质涂抹伤口后创面着色,影响医生对创面的损伤程度判断,而且像红汞含有重金属汞,大量应用可以吸收入体导致汞中毒。</p><p><br></p> <p><br></p><p>“关注烧烫伤,平安暑假”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做好宣传,共同呵护孩子平安、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