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回忆之三《 我和音乐今生有缘》(20100803 )

purity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我网易博客《美好回忆》中一个篇章。网易博客搬家后文字还有图片和音乐都没了。我干脆重做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始玩乐器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因为我虚年龄6岁就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惜找不到9岁时的照片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学同学聚会至今有人提起,她们那时最羡慕我-家有风琴。在我印象中,母亲会弹的好象只有一首叫“三六”的老曲子,左手和弦也是最简单的。母亲怎样教我最基本的音符弹奏已记不清了,但却记住了忽然有一天自己能用左手配曲时的喜悦和得意。那年我虚龄9岁。小学四年级吧!会了一首,于是其他自己会唱的,也就能配了。不就是掌握一个节奏,配上几个和音嘛!自己好听就是标准!到后来,看着简谱,不会唱的也能一弹成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家里有台收音机,我习惯边做功课边听乐曲。好象也没人管我。还有一台留声机,放的是周璇、白光等当时的流行歌曲。白光的声音犹如现在关牧村的,好象还比她低沉。这台使用圆盘唱片的手摇留声机伴我考上大学,交上男友。放假期间,我俩一起用它欣赏“哎呀,妈妈”之类的六十年代流行歌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小到大,我主动请买的“玩具”大都是乐器。小时候,我请六叔从上海给我带一把口琴,可眼巴巴盼到六叔回家,六叔却说把口琴忘在三轮车上了。后来我猜,他根本就是把我这个小娃儿的话给忘了吧!终于我自己去某个书店买了一把,知道一下吹气和吸气的简单方法以后,要吹什么也就不是难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考上初中我跟爸要的奖品是口琴。那是小孩的大玩具,一点不需要花功夫操练图个新鲜而已。另外我自己有了个创新玩法,把口琴搁在风琴键盘上面的突起处,跟自己的风琴同步伴奏。有同学来看我,就表演一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高中毕业前,我们班级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二十年以后再相见》,将我设计成一个作曲家。我从学校借得一个小手风琴,回家拨弄了十几天,就上台出演自己的角色了。可惜找不到我拉手风琴的旧照了。进南师一年级下学期吧!我就报名加入了南师手风琴队。60年南师合唱团在玄武湖大学生会演表演千人大合唱时,我是前排五十个手风琴手之一。也就是在那个节目排练期间,我认识了合唱团里与我同乡不同系的一个男生,他在一个表演唱《十送红军》里担任主演,还受到当时的江苏省宣传部部长欧阳惠林的接见。我欣赏他的男高音,他就是我后来的爱人,现在的老伴。对了,南师院大草坪边上有个音乐楼,每每走过就听到里面传出音乐系学生练习钢琴的叮咚声和男女声乐的练唱声。有时我会在人声琴声稀少的时候,摸进没有加锁的琴房,在钢琴上自己乱弹一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段时间南师外语系开舞会,在1-2小时内,硬是我用手风琴把N个曲子拉了个N遍。别看我样子瘦弱手劲还是不错的。大学期间我自己还买了二胡,空闲无人时,拿张凳子在楼梯出口的临园处自己练习。要拉就拉“良霄”“病中吟”等名曲。还拉过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小提琴。当然都是“上不了台盘”的水平。后来,爸手头略显宽余时,根据不同的爱好,给我哥买了台相机给我买了一架手风琴,这当然也是我开口点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工作结婚生孩子以后,我的手风琴留在家中,我二妹和三弟先后象我一样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玩琴。直到文化大革命把资本家也列为专政对象,我的手风琴在沦为造反派手中的战利品后便不知了去向。再拉到琴是我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每周2次,中午在广播室教唱革命歌曲。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了,后来好象也教过“卖花姑娘”之类的抒情歌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已经记不起哪一年了,我所任教的科目被砍了。回家生养第二个孩子返校,我任教的无锡县中,原来的全国示范中学已经成了公社中学,我被安排去教小学四年级的算术和语文。因为我会风琴,还让我兼上了音乐课。教的是现代样板戏。风琴弹京剧也难不倒我!那时的样板戏也和政治运动一样,一段时期风靡全国。在全校教师学习前,让我教大家唱上一段。我先把唱词写黑板上,然后一句句,带同事学唱《威虎山》里的唱段《只盼着深山出太阳》,好多原来不会唱歌的一下跟着学唱戏了,也是很好玩的事。在全公社教师集会前,也上去唱过《红灯记》里的《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等唱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是在四人帮倒台以后吧!一度掀起一股文艺宣传的热潮。全国唱起了《园丁之歌》,教育开始了复兴。校方同时让我挑起两付担子:外语教研组长和学校文艺宣传工作负责人。具体就是要在学期结束前拿出一台戏。我把重点放在兩件事上:一、帮助排练锡剧《园丁之歌》,从挑选角色,找曲配词到具体排练;二、创建一个乐器组。从购买乐器、招收组员、聘请教师到定曲排练。其他就是组织落实各年级各班排练自己的节目,从中挑选了一些。最后我是拿出了一台戏,当然乐器组也有节目汇报演出。整体反应不错,自己觉得还算满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从恢复高考到退休,我的精力便集中在教书和育人上了。没多少时间不务正业地“玩”了。仅是保留了听音乐和看电视的休闲方式。直到退修后,进入一所设备精良的民营学校任教。那里每一层都设有一架钢琴,不要说去学生上课的琴房了。作为教师,我可以在没人使用的时候随便进去“玩”。只是我只会用弹风琴的方式去弹钢琴。专业钢琴老师正规的演奏第一次敲动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也想学一手啊!但我不识五线谱。好在一首练习曲够我练好几天的,我就在五线谱上做简谱翻译,然后规规矩矩按谱练习。重点是左手,要求有很好的协调性。正式当一码事来练是在完全退休我自己购买了一架钢琴以后。开始有几个月,我每天练习,攻好一首再加一首。听听有点那个味了。也就算真正玩了一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年轻时热衷于玩乐器,会唱歌但从没将唱歌当作自己的娱乐享受,直至接触了《全民K歌》。现在每当在电视广播里听到老歌或好听的新歌,我会用QQ音乐的《听歌识曲》搜出这首歌转入全民K歌自己来录唱一下。四年来我录唱了200多首歌,编了15亇歌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我还与不认识的歌友合唱过好几首。最近还尝试用发给我的K币邀人来与我合唱中英混搭的《卷珠帘》,只是觉得都不怎么满意。毕竟会唱英文歌的人少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住进养老中心。用我自带的电子琴为老人合唱或独唱做了几次伴奏。这是2019年一次伴奏。</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2020年锦园国庆中秋双节庆祝活动时用锦园电子琴伴奏的一段短视频。参演老人均龄七十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