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mid="">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h3></br> <br mpa-from-tpl="t"></br><h3>有情世界</h3></br><strong data-darkmode-color-15942953802783="rgb(160, 157, 157)" data-darkmode-original-color-15942953802783="rgb(72, 70, 70)" mpa-from-tpl="t">放下执念,才能回归安宁</strong> <p>有没有觉得在买买买的日子里,囤积了不少物品而有些却很少使用</p><p><br></p><p>喜欢书的朋友,不停买书;</p><p><br></p><p>喜欢衣服的朋友,不停买衣服;</p><p><br></p><p>喜欢包包的朋友,不停买包……</p><p><br></p><p>明明只想下单买一样东西,结果顺着下了好多其他的,有时为了免个邮凑个单</p><p><br></p><p>搬家的过程中,没时间整理,大量属于垃圾类的物品,只能搬了再说,以后再整理吧</p><p><br></p><p>看着家里物品越来越多,想整理时又觉得都有用,所以一放就是很多年</p><p><br></p><p>……</p><p><br></p><p>断舍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p><p><br></p><p>阅读了好多断舍离的书籍,听了各种整理术的课程,真正在践行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所谓“道理都懂,做到不易”的烦恼。</p><p><br></p><p>家里物品越来越多,内心填得也越来越满。</p><p><br></p><p>日本山下英子的书籍《断舍离》中有一句话,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这个物品在当下适合我吗?</p><p><br></p><p>康德曾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p><p><br></p><p>从断舍离中,找到能自我主宰的自由,我还在路上,与君共勉。</p><p><br></p><p><br></p> <h3><strong mpa-from-tpl="t">01<br mpa-from-tpl="t"></br></strong></h3></br><h3><strong mpa-from-tpl="t"> 【断】少买,也是一个进步</strong></h3></br><h3>明白了“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并非物品”这个道理后,我近几年尤其在衣物和包包上尽量少添。每次购买时,总要问自己是否一定需要。<br></br></h3></br><h3>渐渐地我看到自己的日子过得简单了很多,对物品的盲目欲望也在一点点清理。</h3></br><h3>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是整理家的第一步。关注必需品,拒绝非必需品,这是一个自我感知能力的呈现。即便要买,那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买来肯定会经常使用的物品。</h3></br><h3> <h3>即便这样,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似乎要添的东西还是源源不断,我一个人想着少买,并没有在实质上解决家庭空间整理和收纳的困惑。</h3></br><h3><strong mpa-from-tpl="t">02<br mpa-from-tpl="t"></br></strong></h3></br><h3><strong mpa-from-tpl="t"> 【舍】空间被塞,能量凝滞</strong></h3></br><h3>朋友家,明亮几净,整整齐齐,一进门就觉得非常舒服。恰巧,她整理出来了一大包东西,包括看着很新的床品,打算寄去一个贫困地区。<br></br></h3></br><h3>“这么好的床品,你就这样不用了?”</h3></br><h3>“我觉得接下来会很少用,还是寄走吧。”</h3></br><h3>及时处理掉那些觉得“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在朋友的眼里,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做起来很轻松。</h3></br><h3>原来清理发生在日常,无需太用力,觉得或许用不到了,就直接处理掉,并不一定要鼓励自己带着勇气,选择某一天,来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扫除。</h3></br><h3> <h3>“断舍离”前后对比<br></br></h3></br><h3>去过这样的空间,回家还是很想整理的冲动。家里收纳箱越买越多,至少比以前整洁了很多,由于收纳空间的增加,表面并没有感到太多不适感。</h3></br><h3>然而在储藏室里收纳的物品,放好了后来都没动过,感觉那个空间的能量停止流动了,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并没有舍弃。</h3></br> <h3>断舍离方法一览<br></br></h3></br><h3>就像大自然渴望一个绿色的环境一样,家庭、公司,任何一个场所也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如果这个空间环境对我们产生不舒服感的话,只要我们愿意改变,那就毫不犹豫地去面对吧,让我们主动营造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空间。</h3></br><h3> <p><b>03【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爱上自己</b></p><p><br></p><p>在断舍离中碰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觉得物品还有价值,扔了太可惜,幻想着未来还能使用。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在收拾的路上一步一步攀登山峰,整理收纳时需要自身保持好能量状态。</p><p><br></p><p>不断鼓励自己,只要行动起来,哪怕每天5分钟,坚持下来看到成果,干劲也会更上来。断舍离本来就是一个日常的行为,把一个呼吸凝滞的空间,一点一点打通,让家庭的角角落落开始流动起来。</p><p><br></p> <h3>况且目前有各种二手平台或物资捐赠渠道,让物尽其用似乎是很方便的一件事情,只要我们想去这么做,这有助于我们将舍不得变得舍得。</h3></br><h3>当物品被逐渐清理,自己内心的空间似乎也跟着腾出了空间,那种轻盈、自由的感觉渐渐升起。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更了解自己了,也更爱家,更爱自己了。<br></br></h3></br><h3>并非家里人会完全和你有同样的想法,尊重他们,我们不期待说服家人,只愿自己去行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他人。</h3></br><strong></strong> <p><b>04 整理收纳,既是人生的整理</b></p><p><br></p><p>断舍离,并非仅仅是收纳和整理,原来这是一种重新审视日常行为习惯,与过去自己几十年的行为模式做修正的一个长期过程。想象自己不断跳出来,在一个高度巡视自己家中的角角落落,感受那种塞满物品凝滞的状态,并及时行动后心灵上获得的轻松感。</p><p><br></p><p>当我们带着这种清晰的意识,明白自己内心想要的,和自己的行动保持一致,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活出更多的快乐和轻松。随之我们的人生也会更简单,更自在。</p><p><br></p><p><br></p> <h3>相信这样的一种精简的生活态度,也会影响到我们身边的人际关系,在人生旅途中,我们的梦想也会更纯粹,更明晰。</h3></br>记得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本书上读到:<h3>“我们一定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该舍的哪怕痛也要舍掉。”<br></br></h3></br><h3>一起来一场由加法转向减法的行动,相信快乐将随之踏来。</h3></br><h3>电影《阿甘正传》截图</h3></br><h3>再一次梳理断舍离:<br></br></h3></br><h3>1.整理需要身体能量的支撑</h3></br><h3>2.设定目标,将整理列入日常</h3></br><h3>3.不轻易增加东西</h3></br><h3>4.不怀念过去,关注当下自己</h3></br><h3>5.常问自己是否是“需要的,合理的,舒适的”</h3></br><h3>6.生活不简单,但尽量简单地过</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