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最具特色和神奇的一种诊病方法“诊脉”,在我们东北老百姓都称之为“号脉”。西医接诊患者要通过四种方法去了解患者的病情,综合评判,进而得出初步的诊断病名,这四种方法是“望、触、叩、听”简称四诊。那么中医接诊患者也是有一套诊断方法的,同样分为四个步骤,也称为“四诊”。这四诊包括“望、闻、问、切”,现在我们把中医这四种诊断方法都展开来,讲一讲是怎样进行操作的。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这四种诊断方法,是每个中医大夫接诊患者应用的纲领。若想比较完善的去诊断患者所患病症,需要将四诊合参,全面考量缺一不可。</p><p>《难经》第六十一难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这段经文用我们今天的白话文解释就是:看一眼就知道你有什么病的,就跟神仙一样,很厉害;听你声音就知道你有什么病的,就跟圣人一样,也很厉害;需要问,才能把病问出了的,就说明这医生很有工夫;需要切脉把病瞧出来的,说明这医生也是很巧妙的。这四诊方法用难经的对应排名,望——神、闻——圣、问——工、切——巧。望诊排名第一,神仙当然是最厉害的,而切脉排名第四,巧取得之。然中医发展到至今,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中医的诊断方法,就是切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号脉”。老百姓评判一个中医大夫医术的好坏,就是他会不会号脉。其实这句话也没毛病,一个中医大夫如果不会号脉,那也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切脉确确实实是中医一种特色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是西医医生所不能理解的一种神奇诊断方法。</p><p>那么中医切脉是怎样操作的呢?</p><p>切脉又是怎样诊断出病症的呢?</p><p>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需要往上追溯几千年,因为古人很早就对于切脉著有专门的论述,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0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p><p>诊脉又称切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 ;邪气盛则脉实 ,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如久病脉缓,是胃气渐复病情向愈之兆 ;久病脉洪 ,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话这样说貌似诊脉也并不复杂,但作为医者如果真能够体会出这些脉象,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功夫是不行的,并且需要有好的中医医师指点,个人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悟性。</p><p>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 他时间就不能诊脉,汪机认为:“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总的来说,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在特殊情况下应随时随地诊察病人,又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p><p>诊脉对体位也是有要求的,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不正确的体位,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响脉象。</p><p>医生的指法也是有讲究的,根据患者的身形,调整布指的疏密,三部九侯。诊脉时医生要平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如脉之迟数,均以息计。另外医生诊脉时,要虚心冷静,思想集中,全神贯注 地体会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其意义是:一方面借以了解脉搏跳动五十次中有没有出现结 、代、促脉。但必要时可以延至第二第三个五十动,总以达到辨清脉象为目的,所以每次候脉时间以3~5分钟为宜;另一方面,又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p><p>中医诊病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正如《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这就是说,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朕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p><p>在我的日常接诊中,常常遇到有这样的患者,进诊室就说大夫你给我看看,我一般都会习惯的询问一下:你是哪里不舒服呢?这时候患者把手腕伸出来对我说:你先给我号号脉吧,之后便不再言语了。我知道患者这是考验我切脉功夫的深浅,于是我也不再言语,调神静息认真给患者诊脉。诊脉之后我把患者身体状况详细的说上一说,都有哪些主要的病症,需要怎样的调养和患者交代一下。这时候患者态度也转变了,打开了话匣子,对我讲:我这病是哪年如何如何得病的、又去了多少个地方看病、吃了多少医生开的药、现在症状怎么样……,之后说是听某某人讲我看病看的好,特地来找我给看看应该怎样的治疗。</p><p>也常常在诊室之外的有这样一种情况,在某一个场合,或是某一个聚会,或是某一个饭局,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起关于健康方面的话题。突然发现我是个中医大夫,于是每个人轮流过来,伸出手臂让我给诊脉。如果对方是熟人往往这样的场合我是不给诊脉的,但若对方是陌生人或是刚刚接触的朋友,便不好拂面,也只好认真的去给诊脉。我为什么不喜欢在诊室以外的其他场合给人诊脉呢?因为我觉得这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也有忤自己的职业操守。因为诊室以外这样让我诊脉的患者,基本上都不是有迫切诊疗需求的人,往往就是知道我是医生顺便看一看,让我把把脉,试一下我的医术怎么样。诊室以外的环境不管是患者还是做为医者的我,都无法很好的做到静息调神,切脉的体位也不是很规整,所以诊得的脉象也不能确切的印证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治疗建议难免会出现偏差,那患者服药后的疗效是什么样,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