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榆次什贴古镇(千佛寺)寿阳林家坡、南河古村、穿越后沟、顺路官道巷

听雨

此次骑行目的地寿阳古村落林家坡 本来上星期就计划骑行林家坡,由于天空不作美下的雨,只能推迟一星期。星期五约好人数合计三人,大早在南内环桥下集合,沿滨河西路上长风街一路东南线路向第一站什贴进军,都说三角形最稳定了,而且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出行也算是个完美三人小组了。在太榆路用过早饭,开始一天艰辛的骑行。 由于东山到处修路,按正规套路几乎无路可行,一路只能走走问问,接近两小时都没出了太原城。无奈之举。只能且行且互相安慰了,经过各种坎坷终于骑行到龙城大街延伸的这条路上拐道去寿阳的线路,去年走过此路,起伏不平,没想今年还是这怂样,无语了。经过和梦哥探讨决定回去走别的线路。 不管怎么说快10点终于到了什贴,以前路过多次一直没怎么留意这地方,只是听说此地古墓群多,所以都是匆匆而过,这次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进去看看吧,也不想在路没修好之前在来此处了。 进了镇上问了下行人,说此处有个千佛寺。来之前也没任何资料和记载,只能走走看看了,沿路还好有不少的古建筑,但是和以往见到的一对比还是逊色了不少,拍几张图片留个纪念就是了 村里一处墙壁上的3D浮雕看的还是很吸引人的眼球的。储存下! <p>继续骑行三到五分钟的样子就被远处一建筑群所吸引过去,看来此处就是千佛寺了。规模不小,气势蓬勃。不过现代元素不少。门口留张图片进去欣赏欣赏。</p> 整个寺院建在村北边村口的高地上,目前还在修建中,虽然不对外开放,但是基本规模已经形成,因为没有资料和当地人的介绍自己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看看了,毕竟新的元素对我来说吸引度不是很高。 每个墙壁上都是各种佛字,佛家气息还是很浓。 走出寺院等梦哥和老杜出来后正准备走,他两问我你知道这里面啥最值钱不?我一脸蒙圈,原来这里面有一石碑,上面刻有“龙赐”,看来我这每次出来不注意的观察的毛病又暴露出来了,让他两等我片刻跑步进去拍张图片回来继续研究吧! 由于没有什么可借鉴的记载只能从建有的一座碑亭上发现是清代的《重修文昌祠记》,如果此碑不是从别处移来的,那么就是说,此地是文昌祠旧址。 从什贴出来继续骑行目的地林家坡,沿路都是黄土高坡,道路都是新修的两边都是玉米地,风景独特,按记忆这地方应该就是十里长坡,骑行只要去的时候有大下坡心里就会嘀咕,因为去有多爽,回去就有多痛苦,而且这几天正是中伏,也就是太考验和打击人意志的季节。根本不是书本上写的什么苦尽甘来。沿路养蜂的居多,看来生态环境还是比较好的。 <p>接近十一点可算是到了林家坡,这个坡可真是坡一点毛病没有有力度也有点意思。在村口看见好多人在一处院子跟前修建,过去打听下林家大院的位置,没想站起一女士,边说边走了过来,原来她就是林家客栈的,听口音不像当地人,后来才知道是从静乐嫁到此村了。看来是问对人了,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这所林家客栈,也就是网上看到的武举人--林霞蔚的大院。</p> <p>有些时候这人运气好了椰风也挡不住的,刚进大院后面紧跟的一辆车驶了过来,没想是老板回来了。这下可好了。这可是省了我们好多周折去了解此处历史了。老板网名雷鸣,名字就很“雷”,可不是雷人的意思,是雷厉风行的意思!80后的,特别健谈,而且特别好客。尤其说的一句话特别打动人,----你们把车子放下休息休息然后去村里转转,吃不吃饭无所谓,需要水啥的进里面打就是了。和后来去的后沟鬼迷溜眼的保安对比真的一个是感动一个是愤怒!其实说心里话根本没可比性。</p> 进了大院放下车子,看了看大院,发现此处院落保留的特别完善,经过后期的修缮基本保留了原来的风貌。院落的建筑是典型的中国二进院格局,现仍存门房及二门格局。该院大门北向开启,规格恢弘,用料考究,其中匾额楷书“忠孝传家”字迹已斑驳,但隐约可见。厚榆木门板上有手绘执金瓜门神一对,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线条隐约可见,颇见做工之考究。从大门进去东面照壁旁有清代砖雕神龛一处,亭台楼阁俱备,楼梯可见,二层右手又添砖雕七级浮屠一座,浮屠顶端断损遗失,龛内砖雕土地公亦被盗走多年。此神龛过去一米多便是砖砌照壁一幅,顶砌牡丹大花砖雕,花朵叶脉清晰可见,绽放百年依然傲立风霜,可见古人造屋之用心与用功。此间院落,最考究的则是与此照壁相对应的二门。此门又有两重门扇,通常踏进包铁门槛则左右分流鱼贯而入,另一层门只在重大节日中开启,平时则紧闭兼以照壁之作用。二门口伫立雌雄石狮一对,典型北派技法,但不逾矩,在规格与装饰上略显保守,想来当时举人造房比较谨慎,不像今人之飞扬跋扈,开园造府者大有人在。二门飞檐斗拱一应俱全,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在椽子的末端还用铁钉钉有砖雕云纹,且呈上升势。古人造屋做事头等大事,所以所有的布局与纹饰皆讲究,取“蒸蒸日上”之口彩。 从林家客栈出来开始徒步欣赏整个村落寻找历史,目前,林家坡村内现有60户人家,200余人,追溯古今,早在两千多年的东周时期,林家坡这个村子所在的地方就开始有人类活动了。留有东周时期的遗址并且有泥灰质陶片作为历史依据。但是由于历史过分久远,很多详尽历史已经无从得知。而目前可知的历史也大多来自老一辈的口耳相传:林家坡原名为马家圪洞,后来才更名为林家坡。而之所以称为林家坡,是因为距今大约五百年前,有一位林姓人士名为林奎,从福建闽侯逃难至此定居(根据家谱记载至今已有28代)后娶妻生子,育有三子:林普世、林普广、林普友 ;又将三个儿子分为三股,老大为中股、老二为东股、老三为西股,再后来东股的人发展增多又分为上东股和下东股,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的习俗。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林氏家族的人口不断增加,后来的马家圪洞已经基本是林姓族人,随正式更名为林家坡(也有说法称叫做林家山。在位于榆次区什贴镇的一个名叫李坊的村子里有一块碑,记载了李坊村的林姓族人便是由林家山迁出。)而且据老一辈人所说以及相关族谱等资料记载寿阳这片沃土上的林姓人士,都与林家坡的人有一定的渊源。其中有明确家谱记载有王村的白咀就有明确记载,由当时下东股的人迁于小谷坡(现今的王村白咀)。 林姓族人扎根于林家坡,再加上林奎老先生将儿子分为三股,也形成了许多习俗,例如上东股的人家有任何婚丧嫁娶的红白之事,那么上东股的所有成员都会出来帮忙,一起聚餐吃饭。其他股则只需每家派一个人前往行礼和帮忙,吃饭。其他股亦是如此。 <p>有代表性的寿阳红石修建的窑洞,虽然经历风雨,但是依旧屹立不到。这也就是林家的精神所在。</p> 此处 好像是一地主大院的窗雕,十分的精美。 经过侦查院子有狗狗,但是发现一个奇怪的景象,林家坡的狗狗不咬人。这我还是第一次所见所闻。推开门进去拍了几张图片就撤了出来,也许主人听见了动静,看见我们在外面拍照把大门给关上了。看这院子和武举人院子有些相似但规格上有些欠缺。 带有伊斯兰风格的院落,看来村中还带有西方色彩的风格。 村中广场的大槐树,树干挺拔、郁郁葱葱,见证了林家坡几代人的精神和优良品德。 <p>这里就是村里最有名的九槽一碾,而且当时的林家坡还造纸,留有造纸的工具,以前的林家坡水资源丰富,后期由于人们大量开采导致水资源破坏。也只能看到一些历史的痕迹了。</p> 林家坡整个村里的路线就是一个环形。顶着30多度的高温我们三基本完成了对这个村的大致了解。准备去林家客栈用膳。 <p>再次来到林家客栈,老板早早就已经等待上我们了。落座,此刻也有些又饿又渴,老板把自己爱喝的野生毛尖给我们泡了一壶,顺便点了中午吃的饭菜,由于这地方没有大规模开发出来,食材有限,不过都是自己种植的。吃起来特别的舒坦。</p> <p>武举院内共举杯,酒后细品胜利茶!</p> <p>吃完饭和老板互相加了微信,品茶聆听村里的历史包括建筑和人物。因为回去不想走那段爬山路,经老板推荐我们准备走榆次后沟,途径南河古村。这样又能多看看周边美景了。</p> <p>由于回去还有六七十公里,也不知道旅途的情况,只能和老板x惜惜相别,继续骑行南河村!</p> <p>从林家坡出来一路广东路。这个点也是最热的时刻。颠的胳膊还酸了。好不容易骑行到一个岔口,立一大碑,上面记载南河的文献历史。看指示牌左拐爬坡。不是骑不动实在是太阳太烤。既然走这了硬的头皮也的走了。</p> 还好去南河的村庄一路缓坡,一路绿树成荫,植被茂盛,骑行大约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就到了,村口立一牌子--南河村,和林家坡对比,这个村对古村落的重视度和投资度还是比较重视的,最起码地面工作已经做的有模有样的,各种指示牌都做的比较到位。 进了村,到处可见各种碉楼。真可谓是“碉楼壮山村,古宅映春风。石上流清泉,槐下入龙门”,有点太行山深处真实写照。 村口南河庙 新修建的碉楼,碉楼俗称“闷楼”,是冷兵器时代集防卫、居住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古堡塔楼式建筑。碉楼内有瞭望塔、水井和食物,是外敌匪徒入侵村庄时老百姓的藏身之所,村里原来有碉楼7座,每座高20米,俗称“七星碉楼”。碉楼建筑年代不详,历朝历代损毁重建,坍塌修复。现存建筑为两层残楼,内有望楼、地道等遗迹。记载着碉楼古老而又沧桑的历史。 村里一天顺堂的院落。看见有翻新的痕迹。 进了院子,看见房子分上下两层,风格和林家坡类似。就是结构上有些差异。 南河村古宅院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不少的古民居还保留有明、清甚至更早时期的建筑风格。目前保留比较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老宅院有16处,其中最壮观的是“楼院”。许多老宅门头上挂有“锡山多”、“命德留芬”、“介宾”、“桂兰”、“崇实”、“光前裕后”等匾额以及各自堂号的牌匾。在一处古老的庙宇院落,现今仍留有古朴的戏台和相传为元明代盛兴的戏子、来客停歇的“下处”,还有碉楼下的老醋坊、河流边的老水磨坊、老油坊、豆腐坊等等手工作坊。据统计,村内百年以上的老宅院共65处,具有历史传统的古宅院52处,占到总数的75.3%。 古代的南河村为了排洪与开辟建筑用地,在山沟里修筑了长达数百米、宽约2米,有的地段高约3米多的涵洞,称“龙门洞”。村内有3段涵洞,传说是“龙王”的三进院,一些古民居就修筑在涵洞的上面。千百年来承受了无数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至今仍完好如初,排洪功能不减当年。 南河的祖先充满了对“北斗七星”无限崇拜。在南河村的民间交易中,人们还流传着天上北斗七星和人间交易称秤的有关传说;村民量米的斗和升以及耕地的犁,大都是按北斗七星的形状而制造,寓意农家粮仓系于上苍恩赐;雕楼建筑方位与天象中的北斗七星遥相呼应;在南河的王家宅院,进了院门,上院窑洞之上高耸一米多一方石碑,外砌砖壁,成照壁形状。石碑上刻有“生气贪狼,木德星君”八个隶书字体,趋吉避凶、至善至美。看来,南河人在很早就妙观天象,深得天机,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当地人的指引,好多路牌的地方也没找到,只能大致看看,等待扩建后有缘在来吧。 继续骑行三五公里的样子就到了后沟古村的后山,其实这也是轮子上次说的从后山进后沟可以逃票的,由于去年来过此地,所以也就不在一一细表了。 三人在当时拍摄《于成龙》电视时修建的门楼前合影留念。 路过后沟关帝庙,这所寺庙保留完整,有欣赏价值,值的去观赏。 <p>从后沟出来准备回程,由于东赵修路,虽然知道有一条近路直达龙湖大街问题大家都没走过,在一岔道口看路牌写的直通榆次市区,打开导航也不见这条路线。不管了,广东路今天是走怕了,反正只要方向对应该没错,由于新修的路面道路两旁树也少,到处光秃秃的。骑车在这路上可以说是在火炉上跳舞一样。这种感觉真不是人玩的,胳膊晒的和干果人一样,个个都是热血澎湃!</p> <p>好不容易爬上山顶,马上春天就来了!一路下坡,不是爽,是爽到溜车溜的我腰还困了。穿过龙湖大街右拐经过官道巷,由于老杜没来过,正好大家也骑的有些累,顺便休息喝点水,看车子等老杜。</p> <p>等老杜出来,时间也不早了,而且天气也有些阴暗下来,赶快回吧,穿大学城上龙城大街,一口气干到祥云桥。由于老米打电话出来在桥下等我们。</p> <p>集合后大家也好久没见了,反正也不早了,顺便腐败了在回吧,老杜由于有事提前骑车先回。三人把盏共饮。讲述路途心得体会!</p> <p>本次骑行120公里。我骑行我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