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书香弥漫,生命散发芬芳——七月读书推荐高尔基的《童年》

金明喆

<p>《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p><p>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p> 高尔基 <p><br></p><p>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p> 目录 创作背景 <p><br></p><p>《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p> 主人公阿廖沙 <p><br></p><p>主人公阿廖沙(“我”的名字)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在这方面,周围的人给他很大的影响。在他的一些朋友的帮助下,阿廖沙了解到人间还存在着“真、善、美”,这些东西就在他身边。另外,他还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现实生活的压力把阿廖沙锻炼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和下层劳动人民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阿廖沙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阿廖沙热爱书籍,而书籍又成就了阿廖沙的性格。</p> 人物关系介绍 <p><br></p><p>父亲 彼什科夫 (手工业者,老实,本分)</p><p>母亲 (善良的低下层妇女)</p><p>继父 (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p><p>外祖父 卡希林 </p><p>外祖母 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 (勤劳,善良)</p><p>大舅舅 米哈伊尔 (凶狠,残暴)</p><p>小舅舅 雅科夫 (自私自利)</p><p>舅母 娜塔丽垭 </p><p>阿廖沙*彼什科夫 表哥 雅可布的萨沙 (顺受,麻木)</p><p>表哥 米哈伊尔的萨沙 (沉默,忧郁)</p><p>伙伴 茨冈 (弃儿)</p><p>老匠人 格利高里 (正直本分)</p><p>麻脸保姆 叶夫根妮娅 </p><p>格里戈里*伊凡诺雅奇师傅 </p><p>格里亨里 (外祖父的老伙计)</p><p>“好事情” (睿智,正直,先进青年)</p><p><br></p><p><br></p> 读书分享 读书心得 <p>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呀!但我们却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苦,但如果让我们重新回到高尔基那个年代的话,我们肯定又要叫苦连天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童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回忆,让我们珍藏这一份美好回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