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灯</p><p>申倩如</p><p> 烛影摇红、灯明影淡、茶香氤氲,世上美景万千,独我望灯出神。</p> <p>灯在我国最早记载于《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后在《尔雅.释器》中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古时灯是华贵,今日灯是便捷。灯或简朴、或华贵、或奢靡,各有所同,又各有不同。正像人,两个人、一群人,人以一群为单位,这一群人中有相同,亦有不同。我们在人群中挑选相似的而非相同“天下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灯”。</p><p> 灯用于照明。“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白日里的灯平淡无奇,甚至无甚用处。而当天色变暗一片昏黑时,它便入了人们的眼,登上了属于它的舞台。人也是在不同的环境里发挥不同的作用。</p><p> 灯是微妙的缘分。“我看你的时候,谁在看我,眼神里擦肩,无所谓错过。”街上的路灯下,有各种各样的人,或是擦肩而过,或许回头微微停驻片刻,眼中些许疑惑。“穆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世的千次回头,才获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相遇又分散、我们相逢终陌路,我们走过,灯在看,影在看,还有谁在看?</p><p> 灯同样是一种寄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战场的豪阔,灯花人面相映红。此景壮哉!宛若能从字里行间浮出铁马冰河,听到接连不断的号角声隐约传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军中的灯又托离别之意,表相思之情,带着对家的怀念的灯,步入诗里。</p> <p>灯意随人意,一切景语皆情语。</p><p> 灯有时候很暖,它给予人们希望和勇气,给予人们依托。“只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无一不给人一种温馨与欢乐。</p><p> 灯有时候又很冷,它令浪子想到家乡,令思念之人悲伤恸痛,令哀愁之人……“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灯,带着人的情义传承。</p><p> 盏盏明灯,是万家团圆,是喧嚣人间。孤灯映颜,是思绪挂念,是悲寂伤绝。往事沧桑,古今嬗变。世事万千,烟花易冷、容颜易老。唯灯中文化,墨香犹存,千载不变。</p> <p>【知新学堂】 :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始终致力于国学的传播,“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站在传统文化的源头,将古圣先贤的创造思路、人文情怀、哲学思辨及历史、政治、自然、民俗融入国学经典教育中。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国学经典能提升孩子的境界,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智慧,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人格饱满,人性光明,德才兼备的孩子。为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少年时期就做到亲近圣贤,开启孩子的智慧。</p><p>微信号:chys0211/18306336199</p><p><br></p><p>❤我们的授课老师:是荣誉等身的温德峰教授,他是全国优秀教师,是山东省特级教师,是首批齐鲁名师,是教育部国培项目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是山东省中学语文培训授课专家。他德高望重,40年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经典阅读的习惯养成与中考高考取胜规律,坚持让学生在阅读中修身养性,涵养高品位的大格局,他所教语文以高分数和综合素养能力强而在全市全省闻名,每年都有学生经他的辅导圆梦211.985大学,或以最理想的语文成绩考入我市重点高中!</p><p> 央视教育频道、山东省电视台、《齐鲁晚报》曾专题介绍他的事迹,近年来他热心传播经典阅读的思想种子,已在全市中小学、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做讲座100多场,受到各界广泛赞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