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炎炎夏日的温度正代表了我们的热情。2020年8月2日晚7:00,浙师大附小读写教学研究中心的成员们再一次相约在线上,如期举行了第五次活动——“运用框架分析及推敲等策略进行集体备课”的研讨活动。</p><p><br></p> <p> 经过前面四次活动的积累,成员们得到了王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同伴们的宝贵意见,大家对于推敲等阅读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同时还结合了框架分析对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做了深入的探讨,在交流碰撞中互相提升。</p> <p> 活动伊始,成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各抒己见。李红果老师对《白鹭》一文的结构、作者描写白鹭身体部位的顺序等做了推敲策略的深度解读。邵晓黎老师运了多角度分析《白鹭》一课的最后一句话,通过“减一减”、“再减一减”等多方式对比,体会了散文诗的韵律美。其他老师的发言也同样精彩,每位教师基本能够较好地掌握并运用推敲、积累等阅读策略对《白鹭》进行深度的文本解读。</p> <p> 接下来项雪寒老师也对《白鹭》一文做了更深层次的推敲。她基于“水墨画”通过三个层次对文本进行理解。她指出作者开篇便展现了白鹭的“精巧”,继而通过“身形”等来表现白鹭的不大不小与恰到好处。项老师也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概括段落或文章的小标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p> <p> 王国均老师对各位成员的发言表示充分的肯定,认为大家对推敲与积累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对邵老师的“同音异形字”、李老师的结构的推敲尤为赞赏。同时也指出“推敲与积累策略”必须要往深处走,推敲的越多,那么对于字、词、句、段等的定位就会越精准。当然,推敲也是需要讲求思路与策略的。</p><p><br></p> <p> 最后江淑玲老师指出,语文老师能够对文本进行推敲与解读比较容易把握,但是对学科专业细节的推敲或许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文学大家的理念,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推敲与学习,因此如何将“教学策略化”是我们现下迫切需要做的。</p><p><br></p> <p>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两个多小时的思辨与交流,让浙师大附小读写教学研究中心的成员们受益匪浅,也更明晰了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阅读策略来帮助孩子们真正地成长,也成功地向着培养真正“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写作者和交际者”这一目标迈进了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