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天而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行走天地间

<p> 七(11)班 王亦丁</p> <p> 1936年,中国。</p><p> 混乱不堪。</p><p> 苦难、饥饿,饱受战乱的中国,新的革命浪潮席卷全国。</p><p> 美国记者斯诺由此获得了一次前往苏区的机会,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p><p> 与国民党政府宣扬的“赤匪”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人深得民心情、运筹帷幄、坦诚大度,出乎斯诺的意料。他先后采访、了解了许多共产党人。有高层统帅:脾气暴躁又智勇双全的贺龙,有经验丰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林彪,有吃苦耐劳、平易近人的毛泽东……也有默默无闻的红军战士:64岁的老李、极有自尊心的“红小鬼”、担心留下坏印象的向季邦……他们都怀揣创造新中国的理想,义无反顾地以各种方式斗争着,为创造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p><p> 《红星照耀中国》生动形象地记述了红军将士们的生活和百姓对他们的态度,苏区百姓中的白匪有多么可恶。在斯诺的笔下,红军领导人的艰苦奋斗精神,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和人人平等、爱做先锋的指挥员与白军的一出击溃、丢盔弃甲,主帅的粉饰太平、高人一等形成鲜明对比。红军剧团、学校识字班对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红军、西北军和东北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推翻了亲日派,联合战线成立了!</p><p>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长林对斯诺的一番话。他说:“如果有匹马身体壮实,跑得又快,就连毛主席也不能把它留下来而不送到前线去!我们在后方用的都是这种快死的’’老狗。”难道不是吗!红军赶走了白军压迫者,真心诚意地帮助人们,他们能不得到人民的拥护吗?人民能不尽力给予可爱的战士们吗?高层统帅们能不以身作则、带头奉献吗?红军人数不占优,但为何能连战连捷?答案就是人民的拥护!</p><p> 本书首次以作者所见所闻写就还原了真正的红军,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共产党真正地为世人所知,意义重大。今天,我们重温这些历史,怀揣先辈的牺牲和理想,砥砺前行!</p><p> 1936年,共产党人怀揣梦想,为人熟悉。2020年,我们将不畏凶险,乘风破浪,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