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暑假第一天,该如何带孩子度过?是不是带孩子去放松下,去购物?去游玩?</b></p><p><b>放假第一天你所带孩子做的事情,给孩子传递的信念是什么?</b></p> 运动:跑步+蜥蜴爬 <p><br></p><p>早上我和Judy约定跑步5公里,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做蜥蜴爬。5公里限时40分钟,如果超时没有早餐吃。我们热身之后,我对Judy说:今天妈妈不再骑车跟着你跑,你尝试自己一个人,可以吗?</p><p>Judy平静的说:可以。</p><p>我再次和她确认了我的意思,由她一个人戴着手表跑,我自己在后面慢跑,并且我不会按照她的路线跑,我会中途从天桥去到对面,提前在5公里的地方等她。Judy说可以。</p><p>我:如果路上有人和你说“我带你去找你妈妈”,你会怎么做?</p><p>Judy:我会说我妈妈在后面慢跑。</p><p>我:那你会怎么做?</p><p>Judy:继续往前跑。</p><p>我:是的,不管谁说什么,你只管朝自己的目标往前跑,妈妈会在终点等你。</p><p>然后Judy定好5公里就往前跑了。</p><p><br></p><p>这是第一次尝试让她自己独自在公园跑,跑步的路线她已经很清楚了,我提前告诉她可能遇到的情况,确认她的处理方式,相信她可以做到。</p><p><br></p><p>毕竟是一个人跑,Judy用时48分钟跑完5公里。我给她看她的手表数据,前面一公里6分多钟,后面9分多钟,再后面10分多钟、11分多钟。我问她看到自己的数据有什么想法,Judy眼圈红红的说:后面跑得太慢了。</p><p>我:是的,你后面三公里每一公里都比第一公里慢了5分钟。5公里40分钟跑完,你需要平均一公里8分钟,按照你的跑步能力完全是可以在40分钟跑完的。除非你跑步向走路一样慢,然后边跑边看风景,才会超时。</p><p>Judy红着眼睛不说话。</p><p>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我:那你下次知道要怎么做吗?</p><p>Judy:知道,下次要更快一点跑。</p><p>我:按照我们的约定,你跑步超时,今天早上没有早餐吃了。</p><p>Judy:嗯。</p><p>我:虽然你跑步超时了,但是你今天突破了第一次独自跑5公里,有进步。</p><p><br></p><p>不以结果去评判孩子,在过程中看到孩子,肯定孩子。</p> <p>我们原本定的蜥蜴爬场地封了,另外找了一个地方。路面不如篮球场光滑,Judy中途提了两次手有点刺,我自己尝试爬了半圈,地面只是有一点粗糙,所以没有理会她。</p><p>Judy爬半圈用时3分钟,一圈6分钟,所以给她定的目标是5圈30分钟完成。最后没有超时,做完之后Judy教我练习蜥蜴爬,纠正我的姿势,要想做完确实是比较费力的。</p><p>地面有一只死去的蚯蚓,应该死了很多天,都和地面粘在一起了。Judy找到树枝撬起蚯蚓,然后用树枝挖土埋葬了蚯蚓。</p><p>我肯定了她的这个行为,并且以可以吃早餐作为她这个行为的奖励。</p> 埋葬蚯蚓 清洗被子三件套 <p><br></p><p>上午Judy清洗从学堂带回来的脏被套、床单、枕头、拖鞋。以前被套那些我都会放到洗衣机里清洗,觉得太大了,孩子还不会。但是这次我想孩子总要有一次学习清洗被子的机会,如果不给机会给她,她一直学不会。更何况被套是她自己用的,并不是很大。</p><p>清洗之前我和她梳理了流程。清洗过程中给她示范如何洗枕头、被单、被套,需要刷哪一面,刷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干净。给孩子制定细致的检查标准,孩子会更清晰怎么做。</p> 建立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意识 <p>下午带着Judy一起去打印了暑假积分记录表,从打印店出来,她就拿着看她的积分记录表。</p><p>回到家中我和她讨论了积分记录表中的每一项,目的是让她清晰为什么要设立积分制,每一个项目获得积分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有些项目让她思考她该怎样做,还有积分的兑换规则是怎样的。</p><p><br></p><p>我:你的积分兑换的钱,你想怎样使用?</p><p>Judy:我想一部分用来买零食,剩下的拿来买公司。</p><p>我:比如你挣得了300块钱,你想怎么安排?</p><p>Judy:我想用30块钱买零食,剩下的买公司。</p><p>我:哦,那就是30块钱拿来买零食,270块钱拿来买公司。</p><p><br></p><p>因为内务设置的是扣分项,Judy下午打扫了自己的房间,收拾了床、桌面、书柜、衣柜。</p> <p><b>暑假只是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地方学习成长。当孩子接收到这种信念,不会觉得放假就可以不成长,也不会出现孩子更喜欢在家里,不愿意去学堂学习的情况。</b></p> 亲子聊天 <p>睡前与孩子聊天的一段:</p><p>我问:你喜欢在学堂,还是喜欢在家里?</p><p>Judy:两个都喜欢。</p><p>我:你喜欢学堂什么啊?</p><p>Judy:我喜欢学堂的书。</p><p>我:还有吗?</p><p>Judy:还喜欢在学堂可以看声律启蒙、科学视频。</p><p>我:还有吗?</p><p>Judy:还有我很喜欢学堂有很多个人和大家一起的PK比赛。</p><p>我:哦,还有吗?</p><p>Judy:还有我们在学堂观察到一只母螳螂把一只雄螳螂的头弄下来了。</p><p>我:为什么母螳螂要把雄螳螂的头弄下来啊?</p><p>Judy:母螳螂为了她的孩子,因为雄螳螂的头很有营养。</p><p>我:哦,明白了。那你为什么喜欢在家里呢?</p><p>Judy:因为在家里我可以炒菜、煮酸梅汤。</p><p>我:哦,那还有吗?</p><p>Judy想了想,说:没有了。</p><p><br></p><p>从孩子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孩子内心真实想法,学堂更丰富的生活她很喜欢,家里也有她所喜欢的事情。</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