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第一期【古诗词云课堂】《题西林壁》 </i></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主讲:铜仁市第十八小学 课题成员 张燕</span></p> <p><i>篇章一 ——赏析古诗</i></p><p>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铜仁市第十八小学第一期古诗词云课堂,我是你们的燕子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绝句《题西林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题西林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我们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p><p> </p><p><br></p><p> </p> <p> 古诗开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现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的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p><p> 古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寄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p><p> </p> <p><i>篇章二——诵读古诗</i></p><p>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的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接下来我们一起诵读这首绝句。</p> <p> 实验班级学生肖杨灏屹和他的妈妈诵读古诗《题西林壁》</p> <p><i>篇章三 ——书写古诗</i></p><p> 在众多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不大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色,而是概括书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接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面对壮丽雄伟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的说,从正面看庐山,他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的把握庐山的真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p> <p> 课题成员段源艺老师的书法作品</p> <p> 实验班级学生书法作品</p> <p> 同学们,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解释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理流利的语言来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有过的意境,而这种意境又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且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句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的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的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英国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p> <p>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以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古诗词云课堂,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p> <p> 云课堂策划:刘 琴(课题主持人)</p><p> 云课堂制作:陈 慧(课题秘书)</p><p> 云课堂主讲:张 燕(课题组成员)</p><p> 云课堂录制:段原艺(课题组成员)</p> <p> 开题后,课题组老师们认真开展活动</p> <p> 课题组老师和实验班级学生的书法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