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海丰县海城鲤趋埔卫星图</p> <p> 家,是心中的牵挂与归宿,是祖祖辈辈灵魂的呼唤,二十年未回家,这种愿望日益强烈......</p><p><br></p><p> 当今,业之兴、国之强,圆了祖辈革命初心梦。籍八一建军节前,与几位好友相约东行一趟,完成归家及寻红之旅。</p><p><br></p><p> 下面图片,是7月30日至8月1日部分行程记录,感谢各位兄弟、细侄、亲朋的热情陪同与款待。</p> 一、回家 <p>到村口,我趋步奔向家人</p> <p>手一握,血脉之热互相传递,心与心若连,千言万语难书情</p> <p>进陋巷</p> <p>儿时熟悉之味,又感闻得到</p> 谒笃庆堂 <p>家,形是陋宅,而心归处是祠堂的神龛……</p> <p> 笃庆堂是鲤趋埔林氏族人的宗祠,其为三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p> <p>游子回到,有点不知所措</p> <p>家的红史……</p> <p>既熟悉,又感陌生</p> <p>重拾点滴记忆……</p> <p>🙏🙏🙏</p> <p>鲤趋埔林氏祖源:</p><p>从广东澄海鸥汀迁来,各世代表人物</p><p>一世:林伟才,居澄海鸥汀</p><p>二世:林锦泉,居澄海鸥汀</p><p>三世:林敬宇,于明朝万历年间始居海丰鲘门,后再迁居鲤趋埔。</p> 从书香门第到英烈满门的故事 <p><br></p><p>1、1573年一 1620年,鲤趋埔林氏三世祖敬宇公举家迁居海丰县鲘门港经商,开拓家业。</p><p><br></p><p>2、1662年一1664年,清朝为防沿海地区居 民支持郑成功抗清,严令移民缩界。林氏家族迁入海丰县城南郊鸭仔寮,又再迁到桥东社七圣宫附近居住。</p><p><br></p><p>3、1674年一 1702年,林氏六世祖子智、子泰、子恭在鲤趋埔兴建院落式大屋“笃庆堂”。</p><p><br></p><p>4、1735年,鲤趋埔七世祖林观海在广东省 试高中亚元(第二名举人),1759年出任山东嘉祥县令,开启家族子弟科榜题名的文化盛事。</p><p><br></p><p>5、1753年,举人林菶、林向荣及徐式金等学子向鲤趋埔业师林观海敬赠“入座春风”匾额,感恩教导之情。</p><p> </p> <p>6、1800年,鲤趋埔林氏八世祖林云鹤高中举人。同年创作《龙山石刻歌》、《五坡岭》及 《壮帝居和题壁诗》等名篇,生动地描写了海丰各地的自然景观。续后出任海南临高、昌化、感恩等县教谕。</p><p><br></p><p>7、1818年,鲤趋埔林氏兴建“叙伦堂”同时,在堂前开辟学堂,传播文化,俗名“书屋仔”。后又兴建“九包五”祠堂(旧址在向阳小学)。</p> <p>8、1840年,鲤趋埔林氏九世祖林晓开(贡 生)偕姚荣吉向海丰孔庙捐献礼器石鼎一座。 同年,林时开(林晓开胞弟,贡生)偕陈炳向海丰孔庙捐献祭礼器石鼎一座。</p><p><br></p><p>9、1873年,鲤趋埔林氏九世祖林昞开(贡生) 参与编纂《海丰县志》。九世祖林昉开(贡生、 书画家、诗人),因文品兼优,清廉孝顺,获得朝廷赐匾“孝廉方正”称誉。</p><p><br></p><p>10、1913年,鲤趋埔林氏十一世祖林晋亭出任民国广东省审计处处长。1916年,著诗集《香狱吟》。</p><p><br></p><p>11、1925年至1928年,鲤趋埔林铁史、林芳史、 林文史、林通经、林新家、林庆家、林集家、 林仲岳、林仲鹏、林照乘等林氏子弟,参加大革命及土地革命,计牺牲10余人,1944年林仲卫在抗日战争中牺牲。 </p><p><br></p><p>12、1937年至1949年,鲤趋埔张夏莲、林洪、陈挺、林北、林洽、林菁、林涛、林潭宝、林槎、林能等林氏族人参加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坚持到新中国成立。</p> <p> 鲤趋埔林氏家族发展史,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宿影与典型代表。</p><p><br></p><p> 社会稳定时耕读传家,书香门第;当社会动荡或受外族入侵时,舍身为家、为国,甚至牺牲性命!</p> 祖宅遗址怀旧 <p>抚擵祖先当年垒的蚝壳墙择居,感叹过程是何等艰辛!?</p> <p>彭湃启蒙老师~林晋亭旧居</p> <p>辟为红色遗址</p> <p>革命的火种地</p> <p>从高楼大厦的都市踏入破落的(家)旧址,感慨祖辈的无私、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是何等高大!</p> <p>回忆当年情景……</p> <p>曾经的家什,也许装过不少地下党员的生命食物。</p> 谒叙伦堂 <p> 叙伦堂是鲤趋埔林氏笃庆堂下的一个分房祠。为三间三进深,砖木结构。</p> <p>院门</p><p>对联书:鲤趋世泽,鸥背家声</p> <p>院墙</p> <p>首进</p><p>对联书:金乡旧治春风远,琼海余波化泽长</p> <p>首进正厅</p> <p>首进正厅中门上方悬挂:【<b>文魁</b>,嘉庆五年庚申科,广东乡试中式第三十二名举人林云鹤,嘉庆五年海丰县知县謬昆龄赠题】匾</p> <p>家族英烈</p> <p>家族英烈</p> <p>中院,迎祥门</p> <p>中院,集福门</p> <p>中进正面</p><p>对联书:春回梨岭,籍棣蓬洲</p> <p>屏风门上方悬挂:【孝廉方正,甲申科拔贡生林肪开举,清道光四年】匾</p> <p>正厅左墙家族史</p> <p>雨中叙伦堂</p> <p>天井与后进神龛🙏🙏🙏</p><p>燃三枝清香,慰堂上林氏历代宗亲,愿林氏后人再创辉煌!</p> <p>左右墙木匾联书:</p><p><b>我先人创业惟艰,预留好地基,镜水屏山,俾子孙鼎建祠堂,蒸尝百代;</b></p><p><br></p><p><b>尔后嗣诒谋有确,认定正门路,规行矩步,念宗祖世传诗礼,冠冕千秋。</b></p> <p>堂号:叙伦堂</p> <p>神龛两边对联书:</p><p><b>祖有德,宗有功,百世韾香绵俎豆;</b></p><p><b>愾乎闻,懓乎见,一堂色笑廪羹墙。</b></p> <p>🙏🙏🙏</p><p>后人虔拜祖宗神祗,感天恸哭😭😭😭</p> <p>传承书香世第</p> <p>祖辈从书香世家到革命家庭,是时代所逼,不仅付出了金钱,同时也付出生命代价,间接削弱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现适逢祖国强盛,我们林家书香之味不能丢,现买回文房四宝之端砚,期望我林氏子孙秉承祖上书香之习,发奋读书,为祖国再创新功。</p> <p>宝硯全貌</p> <p>落款铭</p> <p>砚证书(出生纸)</p> <p>啜一口咸茶,满满的儿时家乡味</p> <p>为英烈家庭挥毫</p> 不忘初心 <p>祖先的革命故事不能忘,还要大书特书,象火种一样,让她传诵</p> <p>内页(部分)</p> <p>接力</p> <p>革命后人重逢</p> <p>海丰之火彭湃已点燃……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丰碑,激励后人奋发向前!</p> <p> 百年前是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百年后是建设强大的祖国,让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个愿望基本实现。</p><p> 祖辈们、先烈们,您们可以安息。</p> <p> 向人民英雄致敬!三鞠躬!</p> <p>谢谢浏览!</p><p><br></p><p><br></p><p>注:</p><p>1、图片2020年07月30~31日拍于海丰县;</p><p>2、图片拍摄、文字撰写、美篇制作:不羁的种子(趙汝明,微信号:zrm420);</p><p>3、欢迎微信群、朋友圈分享或收藏,转载请与作者联系。</p><p>4、归档【乡村行】系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