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片叶子下生活,题目本已充满诗意。拿到书,我不看作者(陌生的),不看序言(这本书没有)直奔《一片叶子下生活》这篇散文。</span></p> <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如果我们要求不高,一片叶子下安置一生的日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我会让你喜欢上这样的日子,生生世世跟我过下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果不嫌轻,我们还可以像两股风一样过日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也许,吹响一片叶子,摇落一粒草籽,吹醒一只眼睛里的晴朗天空——这些才是我们最想做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果我们死了……不要把我们的死告诉孩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果我们不死……太冷了就到老鼠洞穴蚂蚁洞穴避寒几天或选一个隐蔽处一直睡到春暖草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睁开眼,又一个春天了。你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又一个春天了,我说。</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以上内容是节选这篇散文每段开头一句合成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用“如果”开头的生活总是充满诗意,“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死,我们的冬天,如果要求不高,一片叶子下快乐如两股风;如果融入自然安静地过二人世界,睁开眼全是春天。如此文风立即带我进入一段浪漫的读书之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开始从头阅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文中不多的几个句段,我了解到作者是一位“常常扛一把铁锹,像个无事在野地闲转的人”“少有笑脸,无精打采地行走”甚至寡言少语。但他对事物对亲人都有浓浓的爱,对生活深有体悟,文字写着写着就透出“乡村哲学”,让人咀嚼半天,完全没有植入式的刻板。“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明明写树,隐藏着对先父无尽的思念。《先父》里写道:“你死后我所有的童年之梦全破灭了,只剩下生存”。8岁的孩子,父亲离开的那一年丢失童年,以后全是大人的日子。下雪时的寒冷会让苦难加重,以致作者三十岁就有寒风吹彻,围炉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一生的感受。十四岁,独自赶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火的那个冬夜,让作者懂得了隐藏温暖,生命的冬天来临了,自此再厚的棉衣穿身上也没用了。一根冻坏的骨头隐隐作痛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所有的日子。不显山露水的苦在骨子里,对一朵花笑出声来,这是荒野第一次。将眼光转移到蚂蚁、树、鸟、风、土墙甚至移植感情至狗、猫等事物,生活才有逃脱式的闲适。黄沙梁共同的家园里的事填满作者十七岁以前的记忆,成为他永远的惦念,梦里还常常在故园守瓜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片叶子下生活成为转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得不说,作者娶了金子这样的校花妻子,生活有了仰望,挖天空的诗,飞机配件门市部,这些啼笑皆非的事,都是内心 “爱与幻想”的真实呈现。出诗集写云和梦的日子,心事全在仰望天空上。飞机梦破灭结束了作者诗人生涯,改写散文的生活成就《一个人的村庄》。金子是作者沧桑一生的安慰,开头那段文字亦是梦一样幸福生活的展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完这本书,我查阅百度,只看见作者生平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而没有《一片叶子下生活》,对比得知,许多文章有交集,这本也许是出版社的选编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读这本书会不停想起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个人感觉李娟以观察者写生活居多,刘亮程以融入感知写生活居多。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他俩对待生活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b><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谢谢七月推荐的好书,让我从此认识了刘亮程,做到看天空珍惜眼前两不误,把一片叶子的生活延伸到现实,如果不实现,继续读向往中的《村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7月28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