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初识50版徒步健身队》</p><p>昆明跑圈有一支著名的“50版徒步健身队”。之所以称为50版,大概有两个缘由:一是因为其成员大多是1950年代生人,二是队员的年龄大都是在50岁以上。这其中就有我认识的杨小彪、鲁瑞、崔建国、李明达、张革珍、范家琼等人。召集人66岁的笪远祥老师,既是运动达人,又是书法家,更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热心人士。</p><p>50版健身队很活跃,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前不久,他们刚刚走了丰碑之路,还组织13名平均年龄63.4岁的勇士完成了环滇池106公里徒步的壮举。所有这些都令我钦佩不已。跟他们相比,我自愧不如。这些大哥大姐是我的学习榜样。</p><p>我原本不认识笪老师,是鲁大姐向我作了介绍。7月4日,笑姐组织我们和钟焕娣老师等第二次跑丰碑之路时,笪老师在终点郊野公园驼峰飞行纪念碑等我,并把他的书法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我,使我深受感动。一个多星期前,笪老师又专门邀请我参加50版中央丽城6000米赛跑活动,我欣然答应,并请了天力、谷子等跟我一起去。</p><p><br></p> <p>7月25日上午我坐谷子的车到达了中央丽城。笪老师、莫老师、张革珍、范家琼等人早就到了。笪老师带了几个人正在起点做准备工作。一见面就召呼我们签到领水打卡,搞得还挺正规。显然他们已不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了。不一会,李明达、杨小彪、鲁瑞、天力等人都到了。码头、辉哥两位大神也来了。他俩肯定不能算50版,应该是笪老师请来助阵站台的。</p><p>人到齐后,笪老师简单说了几句打卡注意事项,9:00宣布开跑。</p><p>中央丽城是住宅小区,小区内有一个小花园,我们就围着花园跑。花园很小,一圈才300米,六公里要跑20圈。別看50版的大哥大姐们年龄偏大,可跑起来丝毫不让少年郎,个个生龙活虎,在赛道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我因为腿疼,根本不敢跑。天力和老李师就陪着我慢慢走。当天的天气还不错,开始是阴天没太阳,不是太热。到九点多钟太阳才出来。我们就尽量在树荫下跑。看到身边的50版们个个健步如飞,我深感惭愧,自愧弗如。跑的快的彪哥他们35分钟就跑完了6000米。这还不是他的最好成绩,他的纪录是32分钟。我们三个人慢慢颠,一个小时才走完。</p><p><br></p> <p>全部跑完后,笪老师又搞了一个简朴的颁奖仪式。他把自己的书法作品和一些小文具作为奖品,把我和彪哥、码头、辉哥等请上台讲话,并给跑的快的跑友们颁奖。码头和辉哥还跟大家分享了他们跑步、越野的经验。仪式虽简朴,倒也算是有始有终。看来他们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活动了。</p><p><br></p> <p>颁奖仪式结束后,笪老师、彪哥、鲁大姐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笪老师家吃米线。他的家就是50版的大本营。我们三、四十人涌进去,一下子就把他家挤满了。我找了个位置坐下来。50版的人都很能干,干什么都是自己动手。当天下厨做米线的是仇老师。他的手艺很棒,做的鳝鱼米线很好吃。我们每人吃了一碗米线。彪哥还让我们喝了一小杯酒。吃了米线,喝了酒,聊了一会,我们才告辞回去。</p><p><br></p> <p>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会发现,人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然生理年龄还年轻,但心理年龄却已经老了。有的人,虽然生理年龄已经不年轻,但他们却有一颗年轻的心,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在回去的路上,心有所感,作打油诗一首以记之:</p><p>五零六零精神抖,</p><p>何惧岁月染白头。</p><p>时光如水转瞬逝,</p><p>青春不老写春秋。</p><p>健步如飞赛少年,</p><p>登山攀岩不畏险。</p><p>老当益壮青云志,</p><p>试看当今五零版。</p><p>补记于2020年7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