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万炎:重温唐诗《悯农》【文友荟】

天下齐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重温唐诗《悯农》</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柯万炎先生</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重温唐诗《悯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柯万炎</span></p> <p>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皆辛苦。"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谁知道这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呢?</p> <p>  没有当过农民,没有亲身经历过"锄禾日当午"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即使会背诗文,也只是有口无心。</p> <p>  不久前,一位朋友转发的博文,题目叫《北京公务剩宴》,席上摆有正宗"佛跳墙"、还有"虫草花斑鱼"等山珍海味。席终,居然有多桌几乎没有动箸就成了"剩宴",尔后就成"厨余垃圾"。这叫什么?这就是杜甫笔下的“朱门酒肉臭"(但愿这是假新闻)。十分庆幸,到目前为止,我们眼下还没有看见"路有冻死骨"。</p> <p>  古人劝"穷不失志,富不癫狂"。农民出身的人不能忘本,我虽然不是农民出身,但我在农村生活过,在烈日下割过稻,插过秧,锄过草。</p> <p>  水一样流走的日子,记忆被时间流逝得日益斑驳,我却没有忘记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岁月。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乡村教书的十几年,每到暑假,教师都被分配到生产队参加“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老教师许志衡作诗记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逢"双抢"夜无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值炎炎夏日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斗风斗雨斗烈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抢收抢种抢时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稻出水皆新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稻登场有笑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旱连秋耕作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见人依旧说丰年。</p> <p>  那些年,我在江口公社的三范、查村、顺利都参加过"双抢",大多年份回流坡。家乡的农民体谅老师是斯文人,队长经常安排我在晒场上晒稻,在田埂上抛秧。我为了表现自己偶尔下田跟农民学插秧。</p> <p>  午休后,队长哨子一响,喇巴筒一喊“开工啰!……"社员们按分工割稻的,用牛的,插秧的就走出家门,走向田畈。</p><p> 那骄阳似火,田里水温烫脚,腰一弯,汗如雨,其辛苦不言而喻。我们当老师的是偶尔为之,农民是天天如此,说实话,农民真的很苦。</p><p> 当年农民编首顺口溜调侃"生产队长背把锹,大队干部叉叉腰,公社干部挟皮包,县里干部坐面包(车)。"这固然有些夸张,但反映了农民们的无奈,编个顺口溜解解乏。</p> <p>  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土地承包到户,农民有了自主权,加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生产科学技艺,粮食连年丰产丰收。由吃不饱,到吃不了,到卖粮难;由全民种田,到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眼下农村只有少数农民在种田,其中大多数是留守老人还不忘那一亩三分田,还在那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p> <p>  传统的农耕之苦,我有亲身体会。大包干的1980年,我家也分了几分洲地。俗话说"老来无处弃(弃:流坡方言,弃即去),就去种洲地",说的是洲地好兴(兴:流坡方言兴即种)。因为洲地十年九淹,土地肥沃,不用施肥。</p> <p>  农业学大寨时,流坡人将芦柴洲开垦出一片洲地,如果不发大水(长江洪水),那洲地一年可以收两季庄稼,一季是小麦或油菜,一季是芝麻或玉米。</p> <p>  我家分到的一块地位于清溪塔附近小河的对岸。当年请人帮忙翻耕后撒下芝麻种。头伏芝麻、二伏豆,由于洲地肥沃,不过半个月,芝麻苗长,草更长。为了确保丰收,我夫妻俩利用星期天冒着炎热去洲地锄草。</p> <p>  时值三伏天,骄阳似火。我俩一趁早,二趁饱,带上午餐(米饭加咸菜)和饮料(山里红叶煎制的茶水),头顶草帽,扛起锄头。锄头一端挂着饭盒、水壶和阳伞,阳伞准备中午吃饭遮阳用。从家到洲地先步行五华里,经菜籽圩、上小湖、过芭茅山,到清溪塔附近过河。</p> <p> 河边有一只水泥船(是本生产队专用过河的),船浆不知藏在哪里了,一时找不到船浆,我俩决定就用锄头划。我虽然生长在水边,因从小母親不让玩水,不会划船,两人费了好大劲才把船弄到对岸。</p> <p>  锚定小船,上岸一看,那密不透风的芦苇中间一眼望不到边的芝麻地,只有我家那三邻("邻":流坡方言邻即垄或畦),只见杂草和芦苇,不见芝麻。原来芝麻苗都藏在草丛中,苗长、草更长。</p><p> 闲话不提,老人说"锄头底下出黄金",我俩赶紧一人一邻,见草就挖,也挖掉一些芝麻苗,考虑到不能太密。就这样努力地三下五除二,希望早一点锄完。哪知天太热,四周芦苇密不透风,锄一下汗一淋。满脸汗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带来的山里红叶水也快喝完了,肚子也饿了,想起了吃午饭,才知道早上带的阳伞不见了(在路上什么地方丢了),后来只好顶着烈日吃完米饭和咸菜,咽干剩下的饮料(再渴,我俩也不敢喝河水)。</p><p> 忍着渴,接着再锄,晌午时分,一人一邻终于锄到头(约有200米长)。口干舌燥,胸闷头晕,似有轻度中暑,望着那剩下的一邻,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好打道回家。</p><p> 撑开水泥船,船舱里的积水烫得不能下脚,我俩分工,一人在船头,一人到船尾。我涉过滚烫的水,走到船尾,用锄头将船掉头,尔后两人奋力划水,锄头毕尽不抵船浆,加上头晕,两人用力不均,船在河中间直打转,我沉着冷静,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用力稳住,将船头拨正,对准河岸,两人再齐心协力,朝着对岸划去,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平安将船划到岸。事后暗自庆幸没有将小船弄翻。</p> <p>  回家途中,太阳依旧白花花,,仅我夫妻俩行走在这芭茅山的野鸡小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早上带来的那把阳伞居然还挂在一棵小树丫上。那把阳伞在当时是属上等的好伞,乌黑的丝绸面料,结实美观的伞柄,我是花13:00元人民币买的,当时月工资只有三十几元。这大半天,这样的好伞居然没人捡走,只是因为"茅山鸟飞绝,柴径人踪灭,脸脥结盐霜,可见天多热"。</p> <p>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下半年,我们生产队家家户户芝麻大丰收,可我家收获比应收的少了三分之一,因为还有一邻因天热没有锄草,那一邻地芝麻全被杂草和芦苇吞没了。就这三分之二的收获也是史无前例的,具体收了多少斤不记得了,只记得年底做了好多黑芝麻糖,兑了几斤芝麻油,还炒了几次芝麻粉。这就是辛苦流汗的成果,该记入家庭史册。</p> <p>  劳有所得,你为这片土地付出了汗水它必定给你丰厚的回报。农民正是被这样的魅力所吸引,才乐意年复一年辛苦地付出。</p><p> 我正因为有"锄禾日当午"的亲身经历,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才舍不得轻易浪费一粒米。年轻人可能认为老人矫情,倒掉点剩饭何足挂齿,传统思想认为浪费食物是罪过。毛主席老人家也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豪华剩宴"就是犯罪!</p><p> 我们还是要经常想到农民的辛劳,现在流传一种奇怪的"创新理论",说"出大力,流大汗,是真正的懒惰和愚蠢"、“农民的贡献几乎为零"、“天天锄地不能开创新天地",这理论我实在难以苟同。</p><p> 不可否认,现在脑力劳动者确实很了不起,高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改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直到目前,脑力劳动还不能完全替代体力劳动。我国还有很多靠体力劳动生活的工人和农民,他们还在天天出大力,流大汗。我坐在奔驰的列车上,看列车两旁仍有许多老农在烈日下锄禾。我们要摒弃歪理邪说,不仅要熟读,还要真正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千古经典唐诗的真谛。</p><p><br></p><p> 2020年7月16日于北京阳光丽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背景音乐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筝箫独奏•稻花香里说丰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编辑制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海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8.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