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角的设置以寓教于乐,打破传统为教学形式,它对于幼儿而言不仅只是游戏,更多的是在游戏中吸收、掌握知识,将日常教学贯穿其中,才是区角的真正目的与意义。</p><p> </p> <p>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丰富的操作材料,对区间游戏更加感兴趣,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地按计划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着力打造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主题区角材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来看看教师们自己制作的教具</b></p><p><br></p> <p>名称:《桌面投篮机》</p><p>作者:陈丽</p><p>材料:废旧纸箱、雪糕棒、乒乓球、一次性纸杯</p><p>玩法:把做好的小球放入瓶盖,用手轻轻一按放开投出去。</p> <p>名称:《点数大饼》</p><p>作者:高璐</p><p>材料:彩纸,硬纸板</p><p>玩法:点数圆点个数,找到对应的数字,将分割的“大饼”镶嵌在里面。</p> <p>名称:《动力循环小水车》</p><p>材料:塑料瓶、吸管、水 </p><p>目的:让幼儿直观的感受气压的作用力,理解水车的原理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p> <p>名称:《手忙脚乱》</p><p>作者:黄凯</p><p>材料:纸箱、kt版 、手脚印、海洋球。</p><p>玩法: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手印脚印做游戏,到达后在投掷海洋球在纸箱里。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幼儿的敏捷性和动作的协调性。</p> <p>名称:《立体飞行棋》</p><p>作者:周洁</p><p>玩法:两个小朋友选择代表自己的小动物棋子,然后开始掷骰子,摇到数字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赢了。</p><p>巩固数字1-6及他们对应的量。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和合作力。</p> <p>名称:快乐保龄球</p><p>制作者: 王亚萍 周洁</p><p>玩法:小朋友手拿驱逐棍,对准球门将海洋球驱逐进去。目的是训练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肌肉发展。</p><p><br></p> <p>名称:逻辑排序</p><p>作者:潘海蛟</p><p>玩法: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根据纵轴图形,横轴颜色,寻找相对应的图形颜色进行配对活动,配对成功后,寻找每组图画的规律特征,大胆的表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加强幼儿对颜色和图形的认知,锻炼思维推理能力,培养专注力。</p> <p>名称:《动物排队》</p><p>作者:赵婷 </p><p>玩法:利用“ABAB、AABB”的模式进行学习如何排序,感受排序的规律美。</p> <p>科学区:《自制饮水机》</p><p>制作者:李娜</p><p>材料:废旧纸箱,矿泉水瓶,吸管。</p><p>玩法:瓶盖拧紧时,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气体压强,水不能流出。瓶盖拧开时,瓶内外气体压强相等,水就可以流出来了。</p> <p>名称:《找朋友》</p><p>作者:陈静</p><p>玩法: 根据给出的号码牌,找出每个数字对应的颜色,给小丑贴上彩色的头发,锻炼孩子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和耐心观察事物的能力。</p> <p>名称:《你扔我跳》</p><p>作者:张佳琳</p><p>玩法:一位幼儿投掷图形筛子,另一位幼儿找到相应的图形跨步跳跃到相应的图形上。</p><p>首先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跳跃平衡能力,其次在两个孩子一扔一投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配合能力和协作精神。</p> <p>名称:《影子配对》</p><p>作者:张佳琳</p><p>玩法: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影子卡片寻找相对应的图形进行配对活动,配对成功后,寻找每组图画的规律特征,大胆的表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让幼儿在观察与寻找图画和影子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耐心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p><p><br></p> <p>名称:《小球过山车》</p><p>作者:赵婷 </p><p>目的: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和手眼协调能力,在游戏中感受斜坡的高度及坡度的光滑度与物体下滑速度的关系。</p> <p>名称:《快乐桌球》</p><p>制作人:赵燕</p><p>目的:锻炼幼儿快速反应能力及手臂敏捷度,并且初步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p> <p>名称:《纸板运球》</p><p>制作者:王亚萍</p><p>玩法:将一端放入三个玻璃(根据力的作用点),将另一端的长曹中放入若干玻璃球。通过力带动转轴达到运输效果。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力、平衡,轴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p> <p> 教师所选择的每个材料都是考虑到安全性,耐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每个教具都是大家用心思考,细心制作的。</p> <p>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源于操作”。幼儿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兴趣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欲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具是如何操作的</b></p> <p> 《自制饮水机》和《动力循环小水车》这两个教具将科学教育寓于科学游戏之中,情节性、趣味性更浓,能引发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习惯,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p> <p> 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器械,为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增添了很多的乐趣,《打地鼠》游戏,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同时更多的为孩子带来了欢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简单的一个袋鼠跳袋子玩出了不一样的乐趣</p> <p> 教师们深刻的发掘了多种材料的不同用法,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发展思维和智力,发展幼儿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的感官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幼儿提供分享经验的机会,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p> <p> 丰富的区角游戏活动材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也丰富了认知、提升了技能,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习了交往与合作。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以后,幼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