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一句话叩响了多少游子的故土情节!</p><p> 6月15日中午,我陪同西安的朋友告别晋城,返回临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招待朋友的最佳方式就是陪同朋友来一场精致的寻根祭祖活动,初步领略临汾厚重的根祖文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朋友来了有好酒</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酒杯杯传真情</p> <p> 吃过午饭,我们随即乘车前往洪洞县,开始了由老同学董爱民精心安排的寻根祭祖活动。车直接开到广胜寺,老同学董爱民早已等候在山门,将车直接开上山,到达上寺。</p> <p> 洪洞广胜寺景区坐落于山西省洪洞县,国家AAAA级景区。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p> <p> 唐大历四年(769年),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奏请重建。宋、金时期,广胜寺被兵火焚毁,随之重建。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今临汾)一带发生大地震,寺庙建筑全部震毁。大德九年(1305年)秋又予重建。此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一带又发生地震,但这两次地震寺宇未遭大的损坏,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虹塔下觅友谊</p> <p> 飞虹塔屹立于山门的正面,全部由砖砌而成,为楼阁式密宗塔,呈八角形共13层,塔身通高47.31米,自下而上逐层递缩,形如椎体。砖砌的塔身装饰着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角柱、斗拱、栏板、宝瓶、花罩、莲瓣、花卉、龙凤、金刚力士、童子、菩萨、仙人等多种构件,造型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夺目。仔细观察,龙凤鳞爪,跃跃欲飞;金刚力士,盔甲鲜明,威风八面;佛陀菩萨,衣袂飘逸,凝重肃穆;和尚憨态可掬,童子活波可爱,动感十足,呼之欲出。整座琉璃塔在阳光的照耀下更为壮丽,赤、橙、黄、绿、青、蓝、紫,胜似道道彩虹,闪闪发光,欲飞似动。因为这一奇妙的景色,人们称为“飞虹塔”。</p> <p> 整座琉璃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道道靓丽彩虹,因为这一奇妙的景色,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飞虹塔”。塔中空,有楼梯可盘旋而上。上大学时,系里组织我们来广胜寺考察,曾经爬过此塔。听讲解员介绍,现在己经不让攀爬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作精美的琉璃塔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栩栩如生的雕像</p><p><br></p> <p> 爱民同学安排了寺里最好的导游为我们讲解。据说几次国家领导人来,都是这个小姑娘给讲解。小姑娘讲解得详实生动,将历史变成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来讲,很受欢迎。</p> <p> 弥陀殿,位于广胜寺上寺,因殿内主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而得名。大殿左边陈列着一排柜子称为“藏经柜”,就是当年存放《赵城金藏》的柜子,这部藏经是由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把所有的经卷汇集在一起,在北宋开宝年间印刷,所以叫《开宝大藏经》。到金皇统元年(1141)又收藏于赵城广胜寺,所以叫《赵城金藏》。这部浩瀚的佛教典籍,汇集了佛教、史料,共计7000余卷,它的字体刚劲、纸质优良、印刷清晰,是罕世孤本,为广胜寺三绝之一。</p><p> 1933年,高僧范成和尚到广胜寺,在藏经柜中发现了这部尘封了几百年的金代大藏经,但此时的《赵城金藏》只剩下5000多卷,尽管如此,依旧引起世界轰动。</p><p> 1942年,广胜寺爱国僧人与八路军共同谱写了一曲保护《赵城金藏》可歌可泣的壮歌,在日本人的重重包围下,将《赵城金藏》护送至解放区。</p><p> 解放后,《赵城金藏》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一起誉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p> <p> 殿内供奉西方三圣佛像,正中为弥陀佛铜像,两侧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彩色塑像。神色凝重,形态端庄,线条柔美,色彩鲜艳。展现了高超的铸造工艺和雕塑艺术。</p> <p> 殿的背后为弥勒佛塑像,大肚能容,笑口常开。</p> <p> 在广胜寺还有一奇,就是有着1300余年历史的唐代左右扭古柏。这两株千年古柏,一东一西,生长在上寺大雄宝殿门前,就像两位护法将军守护着整个大殿。纵观山上众多古柏,树纹都是向左扭,而这两株古柏,树纹却一左一右,甚为奇特。许多专家慕名前来研究,但是至今仍无法破解。</p><p> 传说在唐代初建广胜寺的时候,寺内有两个小僧,性格都挺犟,两人经常意见不合。于是住持就让他们分别在寺院各栽一棵柏树,谁知柏树也随了他们的性格,长成了现在的样子。后人送联曰:东柏左扭迎朝阳,西树右转送暮光。一时传为佳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柏左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树右转</p> <p> 大雄宝殿内,悬有一方“六龙戏双珠匾”,上写“光辉万古”四个大字,上款是“癸巳菊月”,下款是“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写的,所以人们称其为“雍正匾”。</p><p> 殿内供奉华严三圣佛像,佛祖释迦牟尼居中,文殊、普贤二菩萨分立东西两侧,均为明代木雕贴金造像。东西两边山墙砖砌平台上为十八罗汉铸铁坐像。一边为坐姿威武,形象生动的韦驮塑像。</p> <p> 再往后走是毗卢殿。毗卢殿又名天中天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庑殿式建筑为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四面斜坡,四个曲面的独特建筑,又称为无梁殿。该殿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堪称元代建筑富有成就的典范。</p> <p> 殿内奉毗卢、阿闪、弥陀三佛及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像,沿壁木雕龛阁,内供铁铸佛像35尊。可惜正在维修施工中。</p> <p> 别具一格的大门格栅,制作精良,图案各异。</p> <p> 大殿外墙上有不少石碑。其中这一块唐太宗李世民题写的广胜寺碑为镇殿之宝。</p> <p> 配殿一侧为地藏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阎罗、判官,地藏殿里有部分悬塑,十分精彩,佛龛前柱子上的蟠龙栩栩如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韦驮殿。殿内供奉韦驮将军塑像。</p> <p> 配殿的另一侧为观音殿,殿中供奉的是送子观音塑像。据说很灵,香火旺盛,有求必应。</p><p><br></p> <p> 离开上寺,乘车下山,来到下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彻见底的霍泉。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丈之深。清道光七年《赵城县志》中云:“霍泉源出沁源县诸山,流经岳阳南渗水滩,伏流八十里,至县东南霍山下复出。”渊源流长的霍泉水,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洪洞人,可以说是洪洞人民的生命之水。</p> <p> 霍泉边上一排白色绿顶的廊亭,就是著名的分水亭。三十多年前上大学时曾经去过,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p><p> 历史上洪洞、赵城是两个县,千百年这两县都一直靠霍泉灌溉田地,日常饮用。这股水发源于赵城,但是,要流经洪洞之后,才能再绕回赵城。洪洞和赵城两县的老百姓每年因为灌溉农田使用水的问题进行械斗。</p><p> 有一年两县又为水斗得不可开交,有人出了个主意。到了这一年农历三月十八水神庙庙会时,两县人皆来祭祀水神明应王。在水神庙庙会上有一个传统小吃—炸馓子。架好了柴火,端出了油锅,这时来参加祭祀明应王的朝廷官员发话了,为了解决两县长久以来为水械斗的问题,决定通过油锅里捞铜钱的方式来解决。赵城和洪洞两县各派代表参加,油锅里放十枚钱,代表十股水,谁家捞到几枚钱就能分到几股水。赵城人向来以悍勇著称,赵城派出的小伙子挽起袖子就把手臂伸进了滚热的油锅里,捞出了七枚铜钱,剩下的三枚铜钱自然就归洪洞县了。霍泉水,自然就是三七分了,洪洞三分,赵城七分。说来也奇怪,从分水亭出来的水是十股,但洪洞县的三分和赵城的七分水量上大致相同。两县人为了纪念油锅捞钱的好汉,在分水亭附近还修了一座好汉庙来纪念。可惜没有时间去分水亭参观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华龙</p> <p> 水神庙的入口是一座元代戏台,保存比较完整。</p><p> 元代的临汾属平阳路,是元杂剧的发源地和繁盛之地。遍布临汾城乡的元代戏台、碑记存在着一个元杂剧发展时空序列。上大学期间我们去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考察实践,那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建的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元代戏台,同时还来到广胜寺考察了这座戏台和明应王殿的元杂剧壁画。一晃就是近四十年过去了。 </p><p> 农历三月十八日,是传说中的水神诞辰。 民谚有:“三月十八,麦怀娃娃”。这个时候,麦田管理基本结束,收麦季节快要到来,农民需要购置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品,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农历三月十八的广胜寺庙会。</p><p> 元朝时,庙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元代延佑六年《重修明应王(大郎神)庙碑》记;三月十八日庙会,“城镇村落,贵者以轿蹄,下者以履,携妻子,与老幼而至者,不可胜既……为集数日。……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 </p><p> 每到这个时候,这里人山人海,戏台每天都在上演着戏曲,十里八乡的老乡都赶来了。八十年代中期,我和家人曾一起来赶这里的庙会,这里满山遍野全都是人,热闹非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神庙仪门。</p><p><br></p> <p> 水神庙明应王殿,平时落锁,大门紧闭,我们来了导游才打开门锁。</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供奉的是水神明应王塑像。</p> <p> 殿内四壁绘满了各种内容的元代壁画,这是我国古代唯一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在南壁东侧绘有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元代戏剧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壁画是元泰定元年(1324年)所绘。绘元代戏曲演出情况,如演员化妆、服装、幕布、帐额等,彩绘极精。横额题“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近人考证元代戏曲演出情况,多以此画为重要参考资料。它是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史和舞台艺术的罕见资料,被人们誉为广胜寺一绝。1998年,该画与另一幅壁画《打球》被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祈雨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奕棋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打球图</p> <p> 下午3点半,我们离开广胜寺,乘车前往大槐树景区。</p> <p>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位于洪洞县城,从广胜寺出发,大概就20分钟的车程。大槐树祭祖园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临汾的旅游主打的品牌就是"根祖文化",提出的宣传口号就是"所有旅游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大槐树就是临汾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打的品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正门</span></p><p> 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象征大槐树儿女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孜孜不倦地艰辛劳作和奋斗拼搏。诠释的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是大槐树儿女的魂。</p> <p> 进入正门就是"根字影壁"。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道尽了凝结于归乡游子胸怀间那种复杂的故园家国之感。</p> <p> 爱民同学安排了大槐树景区根祖部副部长专门为我们讲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问我祖先在何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西洪洞大槐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先故居叫什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槐树下老鹳窝。</p><p> 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传遍神州大地,传唱几百年。</p><p> 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p><p>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迁徙长达50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影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影壁后是碑记《古大槐树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献殿</span></p><p> 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祭祖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层重檐,廊围四边,是仿明代全木结构建筑,十字歇山屋顶与仿明戏台连为一体,其高度,跨度乃三晋之首,其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朝堂决议</span></p><p> 元末明初,中原地区饱经战乱,水、旱、蝗、疫连年发生,使得该地区人丁稀少,赤地千里。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采纳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送讷等人的建议,做出了从人口众多的山西向中原地区移民的战略决策。于是一场经历数朝,长达50年的移民壮举从洪武初年开始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大槐树下</span></p><p> 这组雕塑所反映了当时在大槐树下移民的情景。因山西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人丁兴旺。而地处晋南的洪洞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于是朝廷便把移民局设在洪洞县城驿道旁的广济寺。雕塑为移民官员办理迁民手续的情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讲不完的故事</span></p><p> 这组雕塑反映了移民到达迁入地后安居乐业的情景:当年迁来的青年已是白发苍苍,子孙绕膝。迁来时在庭院中种下的槐树早已长大,暮年的他在槐树下讲述着移民的往事,儿孙们也津津有味地听着这讲不完的故事:大槐树是老家的神树,每逢节令,老家人会在老槐树上挂“心愿结”,敬香祈祷祈求平安如意......到现在种槐树以及在槐树上悬挂吉祥挂件的纪念祈福习俗,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一些地方仍广为流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押解上路</span></p><p> 讲到押解上路,这里有个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个解手的故事。官兵押送移民行走途中,被押解人员需要大小便,只能向押解士兵告急,士兵便说:“行,我给你解开手。”各路押解大队都是这样,时间长了,便用“解手”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把“大便”演变为“解大手”,把“小便”演变为“解小手”,沿用至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槐树景区的解手场</p> <p> 还有两个和手相关的词汇也是出之移民的故事。一是“背手”,有许多人说,背手也是大槐树后裔的典型特征,因为在大槐树下移民时,为防止百姓逃跑人们都是被反绑着手走路的,行走多日也就成了习惯。你看前面的老者,一手拄着棍,一只手背在身后。至今大槐树后裔们还有这种习惯,如今背起手来走路,倒也觉得挺舒服。</p><p> 另一个是“连手”,在洪洞当地和很多地方还把朋友称为“连手”,是因为移民外迁时手都被串在一条绳子上,是手连着手的,经过长途跋涉,同甘共苦,等到了目的地也成了患难见真情的朋友,一般用这个词来来表示极其亲热的朋友,只有对很好的朋友才会用到。陕西王在演饰"连手"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移民浮雕图</span></p><p> 三组浮雕以大槐树为背景,自左至右为:移民国策、移民惜别、移民迁徙。中间有文字隔开,以文释画,文画互彰。具体讲述了大槐树移民的起因、槐乡人们别离乡土、迁徙途中的情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移民国策</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移民惜别</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移民遣徙</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洪洞大槐树古训</span></p><p><br></p> <p> 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先生为大槐树题词,董寿平先生祖籍就是洪洞人。石碑前面题词:五百年前是一家。</p> <p> 石碑后面题词: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寿平先生题写的家字。</p> <p> 我大学同学董爱民先生,洪洞县人,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洪洞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洪洞县十三届政协委员,洪洞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先后在《山西文学》《山西作家》《都市》《燕赵文学》《草原文学》《娘子关》《读者文摘》《诗歌报》《晋南作家》等杂志发表作品一百余篇,二度获市作协优秀奖、市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有长篇小说《大槐树移民记事》、《魔子努娃》和散文集《东边井》等。编著有《新闻写作漫谈》、《燃烧的青春》、《热土晨歌》,主编了《洪洞人文大辞典》、《洪洞文化系列丛书》五册、《老家》杂志等。</p><p> 爱民同学担任洪洞县文化旅游局局长任内,为大槐树、广胜寺的景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洪洞县的寻根祭祖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天他精心安排,亲自陪同我们,使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寻根祭祖活动,再次感谢爱民同学!</p> <p> 这是董爱民先生历时三年完成的纪实文学作品《走近董寿平》,2019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挖掘故乡历史文化、展现故乡历史文化名人风采的纪实力作。该作品内容详实大气,而且凸现了个性。全书共28万余字,由39个独立成篇而又相互关联的篇章组成,记录了董寿平从1904年在洪洞出生,到2004年根据董寿平遗像完成的雕塑“叶落归根”洪洞中心广场期间的众多历史钩沉和人物事迹,生动展现了董寿平先生一生的风采,书中穿插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图文并茂,兼具史料性与文学性,是一部难得的佳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牌坊</span></p><p> 这座牌坊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它的正额与背额分别镌刻着“誉延嘉树”、“荫庇群生”。“誉延嘉树”说的是随着大槐树后裔的辗转迁移,大槐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荫庇群生”说的是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庇护着移民后裔,庇护着大槐树下的芸芸众生,辛亥革命时期槐乡大地就因大槐树而免去了一场大的浩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过牌坊,走进古大槐树处。</p> <p> 70年代初,我曾来过这里。后来虽然参加过清明节寻根祭祖大典,但因人多没能前往。几次去洪洞县都有再次前往的动议,终因其他原因而一直未能再次造访,这次终于成行,也算圆了一个许久的愿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碑亭(古大槐树处)</span></p><p> 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据说遗址的修建者之一刘子林一个好友非常穷,当时没有钱捐资修碑亭,只能用刷子写字,也没有留下姓名,虽然没有捐资,但是字写的非常好,就被采用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大槐树处旧照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大槐树的东南有一处烈士亭</p> <p> 第一代大槐树枯萎以后,在大槐树的东边又同根孳生出第二代大槐树,历经400多年光阴流转,到解放后才逐渐干枯。</p><p> 1974年,二代大槐树被飓风刮倒,洪洞县政府拨专款整修,将大槐树重新树立起来,1999年采取了防腐措施,作为迁民的见证。</p><p> </p> <p> 在第二代大槐树北边又同根孳生出第三代大槐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已亭亭如盖矣。大槐树生生不息,以其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根祖文化,凝结着每一个炎黄子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石经幢</span></p><p> 石经幢是祭祖园中最古老的文物,也是现存明代迁民的唯一历史见证。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由广济寺大法师惠琏于金承安五年(1201年)所建,比移民还要早200多年,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艺术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的珍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千年槐根</span></p><p> 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广济寺</span></p><p> 洪洞县从唐宋时就建有驿站,驿站旁有一座古刹,叫广济寺。广济寺建于唐朝,到明朝时已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寺院。寺旁有一株古槐,相传是汉朝所植。明初规模浩大的移民,就是从这里集合出发,走向神州大地。</p> <p> 《大槐树移民情景剧》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全天分时段为广大游客免费上演大型实景演出。可惜我们错过了上演时间,只好从优酷网站下载下来,以飨大家。</p> <p><br></p><p> 这是一代大槐树的仿制品。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p><p> 明初,民众就是从这株古槐下集合,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这株汉槐见证了每一个人离开家乡时的不舍,同时也为人们守护着背不走的故乡。</p><p> 后来,这株汉槐连同广济寺都被汾水冲毁,并在明朝末年就干枯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槐树下是我家</p> <p> 2011年清明节,亲民党主席携夫人参加了第二十一届祭祖节,并亲手栽下一棵槐树。如今槐树已经枝繁叶茂了。</p> <p>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祝文,成为后世祭祖祝文的范文。</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祭祖园有限公司领导会见了我们。</p> <p> 祭祖堂广场,中间为祭祖堂,左手为溯源阁,右手为望乡阁。</p><p> 祭祖堂是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祭祖堂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国情槐</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魁星楼</span></p><p> 民俗村最南面那个塔式造型的建筑就是魁星楼。据《汉书》记载:魁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主宰文运。魁星楼是古代村庄里供奉魁星的圣地,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以祈求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所谓“魁星点状元”,就是如此。魁星楼的旁边还设有北斗七星,而北斗前四星称为“璇玑”,也叫魁,又因为四颗星排列如“斗”字,也称“斗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园内荷花已飘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槐木化石</span></p><p> 槐木化石是从洪洞西山煤矿挖出来的,据专家考证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上面的许多地方已经炭化,这就形象地说明洪洞早在亿年前就有了槐树的身影,所以被称为“槐乡大地”是当之无愧、名不虚传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祭祖园</p> <p> 有一个流传以久的说法,凡是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脚的小趾的指甲是复形的,上面有一片大指甲,还有一片小指甲。“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如果你的小趾指甲不是复形的,那你一定不是大槐树移民后裔。“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脱下鞋子,“验明正身”吧。在导游的引导下,大家都脱了鞋子"验明正身",哈哈!我们都是大槐树移民后裔,我们的祖先都是从这里走出。</p><p> 抚古思今,已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了,但我们思念先辈,寻找根祖的拳拳之心是永远不会改变。再见了,洪洞!再见了,难忘的寻根祭祖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