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磔”。</p><p>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p> <p> 意在笔先,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zài bǐ xiān,意思是指写字画画或文章创作,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出自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p> <p> 礼贤下士,汉语成语,拼音是lǐ xián xià shì,意思是指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出自《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p> <p> 诗礼传家,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lǐ chuán jiā,意思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出自《荆钗记·会讲》。</p> <p> 德高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gāo wàng zhòng,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纪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出自《晋书·简文三子传》。</p> <p> 惠风和畅,汉语成语,拼音是huì fēng hé chàng,意思是指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出自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p><p><br></p> <p> 清正廉明,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 zhèng lián míng,意思是为官廉洁公正,不贪污徇私。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p> <p> 宁静致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出自《淮南子:主术训》。</p> <p> 君圣臣贤,是汉语词语,拼音是 jūn shèng chén xián,指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p> <p> 国泰民安,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p> <p> 金声玉振,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 shēng yù zhèn,意思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出自《孟子·万章下》。</p> <p> 志同道合,汉语成语,拼音是zhì tóng dào hé,意思是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p> <p> 汉隶风神,汉语成语,汉隶的风采神态。</p> <p> 芳兰竟体,汉语成语,拼音是fānɡ lán jìnɡ tǐ,意思是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出自《南史·谢览传》。</p> <p> 雅室兰香。居室何必大,风雅就好;花儿不必多,芳香就好。 出自郑板桥的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p> <p> 学无止境,汉语成语,拼音是xué wú zhǐ jìng,意思指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出自清朝刘开《问说》。</p> <p> 学无止境,汉语成语,拼音是xué wú zhǐ jìng,意思指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出自清朝刘开《问说》。</p> <p> 演武修文,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 wǔ xiū wén,意思是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出自《赵氏孤儿》。</p> <p> 孝悌忠信,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o tì zhōng xìn,意思是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出自《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p> <p> 高风亮节,汉语成语,拼音是gāo fēng liàng jié,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p> <p> 博采众长,汉语成语,拼音是bó cǎi zhòng cháng,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出自汉·刘向《说苑·君道》。</p> <p> 饱谙经史,汉语成语,拼音是bǎo ān jīng shǐ,意思是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出自《竹叶舟》。</p> <p> 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p> <p> 延年益寿,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nián yì shòu;意思是增加岁数,延长寿命。出自《高唐赋》。</p> <p> 一诺千金,汉语成语,读音为yī nuò qiān jīn,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p> <p> 教学相长,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o xué xiāng 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礼记·学记》。</p> <p> 礼义廉耻,汉语成语,拼音是lǐ yì lián chǐ,意思是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出自《管子·牧民》。</p> <p> 人杰地灵,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jié dì líng,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地。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p> <p> 墨守成规,汉语成语,读音是mò shǒu chéng guī,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出自《钱退山诗文序》。</p> <p> 鹤发童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 hè fà tóng yán 。释义: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出自唐·田颖《梦游罗浮》。</p> <p> 万寿无疆,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shòu wú jiāng,指万年长寿,没有止境。出自《诗经·小雅·天保》。</p> <p> 万众一心,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zhòng yī xīn ,意思是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出自《后汉书·朱擕传》。</p> <p> :遗音余韵,是汉语成语,拼音是yí yīn yú yùn,解释为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p> <p> 诗情画意,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qíng huà yì,意思是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出自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p> <p> 衣锦还乡,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jǐn huán xiāng。意思是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也说衣锦荣归。出自《旧唐书·姜暮传》。</p> <p> 尊师重道,汉语成语,拼音是zūn shī zhòng dào,意思是尊敬授业的人,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出自 范晔 《后汉书·孔僖传》。</p> <p> 春和景明,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n hé jǐng míng,意思是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普照。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p> <p> 厚德载物,汉语成语,拼音是hòu dé zài wù,意思是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自《周易·坤》。</p> <p> 难易相成,汉语成语,拼音是nán yì xiāng chéng,意思是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p> <p> 政通人和,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g tōng rén hé,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出自《岳阳楼记》。</p> <p> 历尽沧桑, 汉语成语,拼音是lì jìn cāng sāng,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出自《游剑江南》。</p> <p>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ng shàn ruò shuǐ,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p> <p> 举止自若,汉语成语,拼音是jǔ zhǐ zì ruò,意思是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p> <p> 宁静致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íng jìng zhì yuǎn,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出自《淮南子:主术训》。</p> <p> 龙马精神,汉语成语,拼音是lóng mǎ jīng shén,意思是比喻人旺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样子。出自《中国成语大词典》。</p> <p> 和气致祥,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qì zhì xiáng,意思是和睦融洽,可致吉祥。出自《汉书·刘向传》。</p> <p>【解释】:清高超逸的情致。</p><p>【出自】:《宣和画谱·胡擢》:“尝谓其弟曰:‘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其高情逸兴如此。”</p> <p> 诗酒征逐,汉语成语,拼音是shī jiǔ zhēng zhú,意思是互相邀约,饮酒作诗。出自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p> <p> 仁者乐山”中的“乐”读作【yào】,是“爱好”的意思。</p><p> 此句出自于《论语·雍也》,原句为:</p><p>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p><p> 译文:</p><p> 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p><p><br></p> <p> 满面春风,汉语成语,拼音是mǎn miàn chūn fēng,意思是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出自《沁园春》。</p> <p> 官清法正,汉语成语,拼音是guān qīng fǎ zhèng,意思是做官的清廉,执法才能公正。出自元·李行道《灰阑记》。</p> <p> 辞旧迎新多为新年贺词,其词义多为告别旧的一年,那些不好的都将会过去,去迎接新的一年,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在还可以理解为摆脱旧的事物,接纳新的事物。</p> <p> 光风霁月,汉语成语,拼音是guāng fēng jì yuè。意思是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出自《豫章集·濂溪诗序》。</p> <p> 人寿年丰,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shòu nián fēng,意思是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出自《文选·潘岳》。</p> <p> 酒虎诗龙,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hǔ shī lóng,意思是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出自《东山酒楼次柳汀韵》。</p> <p> 福如东海,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rú dōng hǎi,意思是福气像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出自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p> <p> 登峰造极,汉语成语,拼音是dēng fēng zào jí ,意思是登上顶峰,指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出自《世说新语·文学》。</p> <p> 时来运转,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lái yùn zhuǎn,意思是本来处境不利,时机来了,命运也有转机,情境有了很大变化。出自《三国志·魏志·刘廙传》。</p> <p> 金石良言,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shíliángyán,意思是像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出自《西厢记》。</p> <p> 点石成金,汉语成语,读音是diǎn shí chéng jīn,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出自《列仙传》。</p> <p> 杏林春满,汉语成语,拼音是xìng lín chūn mǎn,意思是杏林春意盎然,用来赞扬医术高明。</p> <p> 中国书法是高级艺术</p><p> 写字是技术,书法是艺术</p><p> 当我们在写中国汉字的时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我们只是写字,把汉字写</p><p>清楚,写得规范,让人认识就行了,在这个层面上写字是一种技术;另一种是写</p><p>书法,在把字写清楚、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写得美,让人能够欣赏,到了这一层次</p><p>汉字的书写就成了“书法”——中国书法艺术。</p><p> 中国人历来都重视写字,很多读书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好的书写表现了书写</p><p>者的修养,还表示了对观看者的尊重。所以,写好字,从实用的起点上说也是很</p><p>重要的事情,书法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人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p><p> 写好字,把字写清楚、端正,只是最低限度的实用要求;中国的汉字还可以</p><p>写得很美,让它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展现多姿多彩</p><p>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书法。书法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p><p> 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产生于中国,它书写的是汉字。因为汉字最</p><p>初是中国先民描绘记事的创造,所以它天生就有美的素质。唐代艺术史家张怀瓘</p><p>这样给“书法”下定义:“书者,如也,舒也,著也,记也。著名万物,记往知来, 名言诸无,宰制群有,何幽不贯,何往不经,实可谓事简而应博。”(《书断》)。“书”就是“如”,书如其人;“舒”是抒其性情与怀抱;“著”是“著名万物”,为万事万物定义著名;“记”是把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情况、未来的设想都记载下来。</p><p> 书法的功能是非常广博而又无微不至的,这里面重点谈到了书法的实用性的书写功能,它可以用书面的形式记述、表现乃至管理宏观与微观的万事万物。所以,</p><p>书写要准确、清楚,让人能认识。书法是要把书写变成艺术,汉代书法家蔡邕说:</p><p>“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p><p>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