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建设 山西白求恩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进行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染病科第一例人工肝</span></p> <p>患者56岁男性,主因“发现乙肝病毒感染16年,间断肝功能异常1年余,腹胀4天”于7月24日入我科。</p><p><br></p><p>入院查体患者神清,精神差,肝病面容,面色晦暗,巩膜及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掌明显,腹部膨隆,中上腹壁可见散在出血点,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p><p><br></p><p>遂急查肝功能、凝血、HBV-DNA等化验,结果如下。腹部CT提示肝硬化,肝周、腹腔及盆腔大量积液。</p> <p>患者慢性肝功能衰竭诊断明确,王艳主任认真分析患者病情,随即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p><p>1.发病重,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出入量,改善肝脏营养;</p><p>2.给予肝细胞膜保护剂、解毒保肝药物及利胆药物;同时调节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p><p>3.积极抗病毒治疗;同时补充白蛋白、新鲜血浆;</p><p>4.腹水引流,缓解患者腹胀,维持电解质平衡。</p><p>复查患者肝功能、凝血结果如下:</p> <p>经上述治疗后,可见患者转氨酶下降明显,但是凝血功能和胆红素未见显著改善。提示患者肝衰竭严重,如不积极进行人工肝治疗,将会有生命危险。</p><p><br></p><p>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王艳主任果断做出进行单重血浆置换治疗的决定,并耐心向患者家属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p><p><br></p><p>经过联系介入科股静脉置管、联系输血科紧急配血浆2000ml、联系风湿免疫科协调血液净化机,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患者于7月31日顺利进行了单重血浆置换治疗。</p> <p>整个治疗过程从17时05分至18时20分,共持续了1个多小时,王艳主任亲自守在病人身边,时刻观察着仪器管路是否有异常,机器是否有警报,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不适。</p> <p>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过程中无任何不适。</p><p><br></p><p>治疗结束后复查患者肝功能转氨酶及胆红素明显下降,总胆红素由190.5umol/L下降至126.5umol/L,白蛋白上升至30.6g/L。</p> <p>患者凝血功能也明显改善,凝血酶原时间由最初的33.9s降至了21.7s,INR由入院时的3改善到了2.43,凝血酶原活动度由24%上升到了40%,APTT由最初的55.8s改善到了44.4s。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p> <p>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这次的单重血浆置换治疗,除了有王艳主任的多年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果断的决定,也离不开介入科、输血科和风湿免疫科等兄弟科室的帮助和支持。</p> <p>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单重血浆置换治疗是人工肝支持系统中的一种,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p> <p>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前、早、中期,晚期肝衰竭患者也可进行治疗,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等待肝源、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以及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经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者。</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诊时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一、周三下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