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金秋十月,日丽天高。</p><p>国庆七十周年大典之后,我决定回趟老家——人称“江北水城”的聊城看看。对,就是山东聊城。</p><p>说是探访老家,其实,也就是趁着秋高气爽的绝佳天候,找个理由特别充分的出游主题。現在回想起来,应当就算是个“小行山东”吧。</p><p>一般我们的出行,行程大约都安排在十天左右,年纪大了嘛得收放适度,十来天也就差不多兴尽、疲惫该回老窝了。这次出行的路线是:北京→曲阜→聊城→济南→北京。所以这么选,一来是这三个景点在心中各有侧重;再一个就是出行路线上乘车便捷来去顺畅。</p><p>收拾停当,购票出发——</p><p>早8点南站乘坐高铁,3小时后便脚落曲阜。喔,站立在“孔圣”的故土之上,立时那种“高山仰止”之敬,竟不由得从心底油然而生……</p><p><br></p><p>下图为曲阜鼓楼夜景</p> <p>曲阜除了著名的孔府,孔庙,孔林外还有颜庙。</p><p>颜庙又称復圣庙,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为人谦逊好学,因而后人以復圣称之。</p> <p>颜庙规模不是很大,但也修建的中规中矩,看看正殿大柱子的雕刻是不是也很有气势啊!</p> <p>恭敬</p> <p>颜庙内景</p> <p>秋游山东</p><p>天高地爽出城垣,</p><p>离京奔鲁拜大贤。</p><p>山东大葱脆如荠,</p><p>蘸料样样都齁咸。</p><p>煎饼考验老牙口,</p><p>馄饨碗大沒喝完。</p><p>老城曲阜夜如昼,</p><p>古今交融已焕然。</p><p>午至曲阜散而率</p><p>明日谒孔是主弦。</p><p> 2019.10.16</p><p><br></p><p>下图为高配置的煎饼卷大葱</p> <p>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孔庙。</p><p>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p><p>孔庙的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奎文阁、杏坛,牌坊,十三碑亭及其历代碑刻。</p><p>行走在雄伟壮观全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参观者无不肃然起敬,我爱人即兴赋诗一首:</p><p>万仞宫墙启尊诚,</p><p>圣庙桧柏肃森森,</p><p>四坊四门依次列,</p><p>奎文藏阁气势雄,</p><p>后镇帝碑十三座,</p><p>大成门柱八龙腾,</p><p>先圣杏坛曾开讲,</p><p>聆训徒众三千生。</p><p>先师教诲播甘露,</p><p>大成殿宇威九重。</p><p>贤德育化芳百世,</p><p>华夏伟域永清明!</p><p> 2019.10.17</p><p><br></p><p>下图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p> <p>历代帝王建造的牌坊</p> <p>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p> <p>杏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p> <p>十三碑亭位于大成门前东西两侧院内。在碑亭中矗立着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各类御碑53方,充分显示了孔子在封建社会的崇高地位。</p> <p>大成门</p> <p>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中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p><p><br></p> <p>孔圣</p><p>秋高日正飒飒风,</p><p>阙里大成谒儒宗。</p><p>有教无类施仁爱,</p><p>善行德治尚中庸。</p><p>礼义智信知孝悌,</p><p>大道之行是为公。</p><p>万世师表共景仰,</p><p>大圣大德正世风。</p><p>思贤虔笃莫徒拜,</p><p>秉烛晨夕诵书经。</p><p> 2019.10.17</p><p>下图为大成殿内景</p> <p>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其中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柱为浅雕石柱,以云龙为饰。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柱,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p> <p>奎文阁,其名乃取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兴衰的奎星而为奎文。奎文阁为藏书阁。</p> <p>孔府为历代衍圣公的居所。</p><p>孔府故宅井旁的鲁壁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鲍收藏《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的夹墙,人们为了纪念孔鲍保护古代文化的功绩,特地修建了这个鲁壁。</p> <p>孔府花园的古树</p> <p>曲阜的早餐有一种当地称为糁(音:飒)汤的粥品,感觉是鲜香浓郁,热辣不腻,配上油条,烧饼,小笼包,葱花烙饼等一起食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美食。</p><p>据饭店厨师说,制作材料是牛棒骨,大麦仁,胡椒粉,花椒粉,姜粉等三十多种佐料,从前一天下午四点开始熬十几个小时才行。糁汤做好后不能断火,总得保持半开锅状态,吃时打个散鸡蛋,用热热的糁汤一浇,上面再撒上牛肉和香菜,就是一碗标准的鸡蛋牛肉糁汤。</p><p>注:“糁”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鲁西北方言中却读做“Sà”。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径山东,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也叫它“啥”汤。</p> <p>转战聊城</p><p>山东聊城是我的老家,如果不是八十多年前爷爷带着我父亲离乡谋生并最终落脚在北京,我们或许将依然在这一方土地上生息繁衍… 如今,身后的村庄早已变成了居民小区,但我还是有点庆幸当初爷爷和父亲的选择。</p> <p>故土</p><p>别过曲阜孔圣门,</p><p>取道东阿去聊城。</p><p>心心念念寻乡故,</p><p>村庄名呼李太屯。</p><p>今朝已然非昔比,</p><p>田土变幻高屋林。</p><p>小区新建有规制,</p><p>人出车入有门禁。</p><p>务农乡党成业主,</p><p>相逢俱是开心人。</p><p>得尝往日探乡愿,</p><p>遂留小影也精神。</p> <p>光岳楼坐落在聊城古城中心,是江北水城——聊城的地标性建筑。</p><p>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等并称于中国十大名楼。光岳楼的建筑风格巍峨雄浑、气势磅礴,并且是全木结构——全楼上下没有一颗铁钉!更让人惊奇的是,六百多年间,光岳楼虽经数次地震,却未遭任何损坏,也没有经历大的火灾,堪称奇迹!这种奇迹的创造,除了聊城人民的精心呵护外,也得益于它巧夺天工的建筑构造。</p><p>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度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p><p>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山东聊城处于黄河和大运河交界处,水资源丰富,故而又称江北水城,市内著名旅游景点东昌湖常年水深2~3米,河水清澈见底。人们乘坐游艇,既可饱览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交织、湖河相连”的独特风貌,又可上岸观赏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等璀璨多姿的名胜古迹。</p> <p>离开聊城我们来到了济南。</p><p>济南素以泉水而著称,有“济南泉水甲天下”的赞誉,正如诗中所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p><p>济南泉水最有名的当属趵突泉。</p><p>趵突泉又名槛泉,位列济南72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p><p>”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是趵突泉当年的真实写照。</p><p>可惜的是,这种情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p><p>正如我爱人诗中所言:</p><p>今之趵突</p><p>古如潭水涌狮头,</p><p>今似小火熬稠粥,</p><p>无怪游人疑康帝,</p><p>缘何提笔放湍流!</p><p> 2019.11.24</p> <p>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大笔一挥,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留下《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p> <p>游趵突泉</p><p>己亥之秋赴济南,</p><p>兴味盎然访名泉。</p><p>泉称趵突三峰涌,</p><p>如椽巨笔现观澜。</p><p>康乾两帝双御碑,</p><p>激湍二字刻石端。</p><p>岸北三殿泺源堂,</p><p>雪松诗句作楹联。</p><p>易安旧居绿竹绕,</p><p>鸢飞鱼跃各自安。</p><p>乾隆游此意兴发,</p><p>御赐天下第一泉。</p><p>处处渠流处处绿,</p><p>移步换景难述全。</p><p>人水互融两相悦,</p><p>泉城美誉非虚传。</p><p>听景看景都是乐,</p><p>心旷神怡满载还。</p><p> 2019.10.21</p> <p>泺源堂、娥姜祠、观澜亭、来鹤桥、望鹤亭、蓬山旧迹坊等名胜古迹,均是明清以来的建筑。</p> <p>趵突泉北岸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通称三大殿。最南"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有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頫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传神,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更为之添彩。</p> <p>漱玉泉是趵突泉群中水位最高的一个泉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坐落在漱玉泉边。</p> <p>李清照故居内景</p> <p>公园西邻的万竹园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由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始建于元朝,是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曲廊环绕,院院相通,楼、堂、亭参差错落,园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p> <p>济南趵突泉公园不仅有清澈见底的涓涓泉水,文化气息浓郁的楼阁亭台,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景儿也同样給游人带来美的感受。</p><p>下面几张照片均拍摄于趵突泉公园</p> <p>依照惯例我们在公园门口合影留念</p> <p>大明湖超然楼</p><p>号称江北第一楼的超然楼,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是一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名楼,始建于元代。据《历城县志》记载,元代学士李泂在泉城济南的大明湖畔建超然楼。此后,明清两代许多名家在此留下诗作。但原楼久已不存。</p><p>2007年,大明湖扩建工程开工后,寻其旧址,得以重建。现在的超然楼高51.7米,面积达5673平方米,共有7层,站在楼上可俯视整个大明湖的风景。</p><p>近水亭台草木欣,朱楼百尺回波濆”是明代诗人杨衍嗣对超然楼的真实写照。重建后的超然楼更是增添了些许神韵,楼内汇集了"泉城揽胜"济南八景等木雕作品和"万马奔腾""龙吐九鲤"等根雕作品,精湛的艺术工艺让游客们惊叹不已。</p> <p>超然楼内珍藏的木雕艺术品~泉城揽盛</p> <p>超然楼内珍藏的根雕艺术品~龙吐九鲤</p> <p>超然楼内应用声光电技术复原的老济南场景</p> <p>《老残游记陶艺馆》位于大明湖超然楼二楼,占地面积388平方米, 陶艺馆共有陶俑700余个,其中灵魂人物老残骑在毛驴上,高约一米。 更多的人物高度为20厘米左右。 陶艺作品采用了彩陶工艺,表现了卖杂粮,卖火烧,卖镜子,回娘家,看大戏,乘船游湖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陶俑的共同特点是嬉笑怒骂表情皆很生动而夸张,展现了老济南的当年的市井风情 。 </p><p>下面九张照片均为陶艺馆作品。 </p><p> 陶艺馆作品之一</p><p>老残乃是一位“走方郎中”,骑着毛驴各处行医。</p> <p>陶艺馆作品之二</p><p>两位笑容可掬的乡亲迎面而来</p> <p>陶艺馆作品之三</p><p>看看当年趵突泉是何等的气势,泉水能冲出水面二三十厘米高,日夜不停汩汩而涌,而现在呢,只能在水面隐隐看出水的波纹。</p><p>据济南的出租车司机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济南大搞城市建设,不小心挖断了泉脉,致使趵突泉再也没有了往日风光。</p><p><br></p> <p>陶艺馆作品之四</p><p>四面荷花,乘船游湖。</p> <p>陶艺馆作品之五</p><p>如醉如痴看大戏</p> <p>陶艺馆作品之六</p><p>卖杂粮的汉子大张着嘴,歇尽全力吆喝着。</p> <p>陶艺馆作品之七</p><p>卖镜子的摊位前,大妞美哒哒的欣赏镜子里的自己</p> <p>陶艺馆作品之八</p><p>高高兴兴回娘家</p> <p>陶艺馆作品之九</p><p>左边这位刚刚买了烧饼的老汉,手举着烧饼箥罗,边走边闻,说不定是烧饼扑鼻的香味儿,让他正在咽口水呢。</p> <p>大明湖内景之一,</p><p>大明湖畔处处柳</p> <p>亲们,注意看看下图牌坊上的四个大字,猛一看像不像“两个喜鹊”,哈😄实际上应该从右往左读“鹊华烟雨”。</p><p>鹊华烟雨指的是站在大明湖南面的鹊华桥上向北眺望,近处碧波粼粼,远处鹊华二山如一对霓裳仙女遥相对应,周围村舍寥寂,炊烟袅袅,田野阡陌纵横,尤其是金秋时节,景色更加迷人,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将这美景画成一幅《鹊华秋色图》,如今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p> <p>大明湖内景之一</p> <p>大明湖畔老舍纪念馆</p> <p>大明湖畔铁公祠</p> <p>大明湖畔栩栩如生的雕塑</p> <p>与老同学相聚在大明湖公园</p> <p> 逛泉城古街</p><p>昨居水城今泉城,</p><p>河水浩瀚泉水明。</p><p>曲水亭北流杯池,</p><p>辘轳把子接芙蓉。</p><p>香糯味厚把子肉,</p><p>脆烤全猪当街称。</p><p>涌泉胡同猜土语,</p><p>濯缨谨拜沧浪清。</p><p>商铺多似锣鼓巷,</p><p>糖人糖匠画艺精。</p><p>古街古巷留文化,</p><p>点滴承传示后人。</p><p>本当悠悠细品味,</p><p>无奈此行稍匆匆!</p><p> 2019.10.20</p> <p>济南老街的十字路口</p> <p>胡同中深藏的濯缨泉水</p> <p>胡同文化</p> <p>济南特色食品把子肉</p> <p>老街店铺内的画糖人</p> <p>老街中心位置的辘轳</p> <p>特色美食烤全猪架子</p> <p>逛逛济南老街</p> <p>秋高气爽,</p><p>山东十天转瞬过;</p><p>荡气回肠,</p><p>胜地尽览不觉疲!</p><p>随着我们所乘坐的济南至北京的动车开行,这次的山东之旅就要结束了。</p><p>孔圣故土渐渐远了,水城家乡渐渐远了,“一城山色半城湖”渐渐远了,还有那知名不知名的地方吃食也渐渐远了…十天, 只十天,走过的、看到的、听见的、接触的——所有美好事物和时光,真是让人亲不夠、舍不得、忘不掉……</p><p>至今,每每想起仍然会令我心有所动…但,那并非是叹惋或留恋,是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