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烛光夜灵谷

此间静界

又是一年萤火季。灵谷寺的萤火虫,你,去看过了吗?<div>用南京人的话来问就是:“你,还去看过?”</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寻 踪</b></h3> 去年,也是无意间,才知道竟有如此奇特的民间活动。这还得感谢我一从外地来游玩的初中同学。她无意间跟我说起在灵谷寺傍晚看萤火虫的经历。然后,带着些好奇,我开始慢慢打听起这事的究竟来。 终于,在一年前的一个周五的晚上,于我生日前夜,得偿所愿。和室友约好一起,下了班,搭公车一路晃到灵谷景区。 正犹豫具体的萤火虫观看地点时,看到有背着专业相机和三脚架的,有三两成群的说笑着,都往一个方向去,就半信半疑的跟着往景区里走。 彼时,天还亮着,并没有看到什么萤火虫,我们打算往山上走走,顺便参观一些沿路的景点。 偶尔听到路过的三两学生对话,就知道,她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头一次来,也在找寻萤火虫的具体观看点。只等天黑后,去找人多和萤火虫多的地方。 看了几处景点后,我明白了一个事实:除了纪念济公和尚的志公塔,给这里添了些文化色彩,这儿其实就是个大型的烈士阵亡纪念公墓所在地,纪念碑和纪念塔随处可见。 加上满山的松树柏树,随着夜晚的降临,整个景区越发透露出几分肃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梦 幻</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夜幕终于降临,林间的平地,开始变得热闹起来。<br></h3> 皎洁的月光,仿佛是这山林阔地的一展大照明灯,加上景区的黄色路灯,整片林间都被照亮了。 我们也在不知何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人群和萤火虫的密集之处了。人们相互招呼着,碰撞着,避让着,把这儿变成了一个欢快的夜游集会之所。 几乎人人手里都举着手机或相机,对着草地、树间和半空中的萤火虫,拍着照,录着像; 专注着,忙碌着。 一不小心,在狭窄的小径及拥挤之处行走,总不免挡住别人的镜头。时不时会听到拍照人善意的提醒过路人,“小心哦,不要把你也照进去哦。” 我知道,在这样的光线下,用普通的技术和设备,并不能拍出什么让人惊艳的照片来。索性还是不要白费劲了,只管感受一番就好。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家去做吧。业余的人本来就只适合在一旁观赏和评判。 我和同伴走散了。我开始追随着一些萤火虫,在林间和小径上,在人群中穿梭漫游着。 这萤火虫,在草地上,在半空中,在树梢间,发出的光,像一个个小灯泡,又像一个个悬在空中的小灯笼。 它们忽上忽下,翩然而至,又倏忽即逝;明灭之间,恍若仙境。 有时我停下来,默默环顾眼前和远处草地上宛如繁星点点的萤火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样的如梦如幻,还有身边那些好奇与天真的人们,让此情此景很有一种喜悦祥和的气息。我不禁沉迷在这种愉悦中。站在林间空地的草丛中,出着神,心底漾起一丝微笑。</div></h3> 后来,我忽然想到。也许,这些萤火虫就是安息在这里的无数烈士的亡灵。所有来这里看萤火的人,一年一期,带着和平时期的喜悦来缅怀追忆他们。而他们则通过磷火,闪现一瞬的精彩,回到人间,与后人共享这胜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留 光</b></h3> 那边麻石台阶的小路尽头,围了一堆人。把整个通往前方的去路都给封住了。我决定前去看个究竟。有人善意的提醒说,那边过不去的。我还是忍不住靠近去探看一番。 原来这群人,在看一些专业摄影人士摆阵。他们早早就选好了角度,要拍前方不远处一个砖石小拱门。 拱门下方,供着一盏红色蜡烛,桔色的小火苗在轻轻的晚风中,静谧无声地摇曳着、舞蹈着。背景是一个祠堂一样的建筑和树林。 离开人群,顺着林间小溪的石板路,往人少的地方去,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拱桥。 桥边,有一个偏瘦而健朗的老者,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静静地等待着萤火虫,捕捉镜头。 我在桥边站了一会,准备过桥去看看。他开口了,说先不要过去,他要拍那边的景。于是,我立在溪边树下,看这老人耐心地拍照。 这时,来了一个大男孩,在我们附近,手中抱着一个空瓶子,时立时扑,认真地捕捉着萤火虫。 老人大概忍了一会,终于又开口了,一口南京话,悠悠地说“哎,人家都是来拍萤火虫的。他倒好,是来捉萤火虫的。真-要-命!”语气中带着软软的埋怨。 我听后,不觉一笑。觉得这场景,挺有趣。 天色已渐晚,我带着满足,离开这片林子,去找我的室友。 我们珊珊离开,带走无声的荧光和烛火。 最近,同事问我还去不去看萤火虫?我说有一次美好的记忆就够了。她们还是要去的,因为去年,她们一行好几人,才刚到一会,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泊大雨给狼狈赶回。 缺的这一笔,今年肯定是要补上的。相比之下,我们可算兴尽而归,幸运得很。只是,去年要写的文章,除了只命了个名,内容却整整拖了一年。这一笔,我也该及时补上,才算心安。 文:此间静界<br>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