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7月29日参加了五羊东社区党支部组织的红色之旅活动,对我而言这次活动包含了几个第一:首先,这是我们的组织关系属地化管理转到居住地社区后的第一次党组织活动,也是疫情之后参加的第一次旅游,虽然到广州四十多年了,这还是我第一次来到永庆坊,第一次走进李小龙祖居,随后去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这自然也是第一次。</p> <p>步入永庆坊的牌坊。</p><p><span style="color: rgb(27, 27, 27);">不得不说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7, 27, 27);">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曾是广州市危旧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永庆坊,需修缮维护的建筑面积就达7200平方米。“天晴怕火灾、下雨怕楼塌”,曾是永庆坊的真实写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7, 27, 27);">2006年,恩宁路连片危破房进入政府集中改造决策视野。当时,老城改造倾向大拆大建模式。老城区拆迁要做到经济平衡,要么提高容积率做增量规划,但这就会破坏原有的整体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肌理。要么迁走原居民变居住为商业,但征收拆迁遭到居民反对,不少人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地方,使改造一度陷入僵局。</span></p><p>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世福团队受托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进行重新设计,获得了市民支持。第一次在老城区做减量规划,保留了旧的街区路巷。但此方案又因提出迁走原居民而再度搁浅。</p><p>2013年,恩宁路被定义为历史文化街区,辖区建筑限高,开发商望而却步。当地转变思路,以建设文创小镇为目标,选择建筑风貌保留完整、原居民较少的永庆坊作为改造试点。并通过运营权市场化,当地在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中达到了平衡。</p><p>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p><p>如今,以永庆坊为标志的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在老城微改造的精雕细琢中,汇聚了西关风情、骑楼建筑,使得广州老街永庆坊得以焕发新生,传承文明、延续文化,有了新的活力。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永庆坊!</p><p><br></p><p><br></p> <p>走近李小龙祖居</p> <p>门前的竹子和清泉</p> <p>宅外的练武桩</p> <p>李小龙与父亲李海泉练武的雕塑。</p> <p>李小龙祖居位于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原为李小龙父亲——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李海泉所购置的一座西关大屋。</p><p>它始建于民国时期,一正一偏布局,深三进,占地面积约207平方米。保持了时代特色的砖木结构,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p><p>复原后的“西关大屋”,重现“戏武世胄,粤韵风华”主题。于2019年3月更新为李小龙祖居特展场馆,并于2019年3月23日对外开放。</p> <p>“龙的传人”李小龙,因为他,中国功夫才能被世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再次被世界追逐,李小龙拥有的不仅是功夫之王的称号,其实他最值得我们去认识的,是他那双“有思想的拳头”!</p> <p>再看李小龙父子武艺切磋塑像,栩栩如生。</p> <p>离开李小龙祖居</p> <p>步行前往距此几分钟路程的“粤剧艺术博物馆”</p> <p>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127号,2016年6月8日对外开放。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其中南岸为基本陈列展厅、主题展厅、剧场和园林景区,北岸为粤剧艺术的传承保护等配套区域。2017年荣获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p><p> 粤剧,早期称广东大戏,是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09年,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保护、传承、弘扬粤剧艺术为主旨,通过陈列展览、舞台演出、文化交流、教育服务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粤剧艺术的精髓和魅力。</p><p><br></p> <p>园林景区由岭南园林风格的仿古建筑群组成。</p> <p>广福戏台</p> <p>展厅面积约1900平方米,设置《南国红豆.粤韵佳音》基本陈列,分为“源远流长”、“红豆飘香”、“红船溢彩”、“艺海扬帆”四个部分,通过展板展示、展品陈列、模型复制、场景复原以及多媒体形式集中展现粤剧的发展历程、粤剧的艺术特色、粤剧的组织结构、粤剧在海内外的重要影响力。</p>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1955年,受到新中国的感召,应周总理的邀请,红线女放弃了在香港如日中天的电影事业和</span>香港极为优厚的物质待遇回到广州,自此之后为粤剧艺术奔走终生,终其一生为粤剧艺术。</p> <p>毛主席为红线女亲笔的题词: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p> <p>这许多的“第一次”参观活动,虽然同行者中,认识的人寥寥无几,但也不妨碍参观的兴致。因国内疫情没有结束,我们也是全程戴着口罩,只有在室外照相时才摘下了口罩,同时参观的时间也有限,只有下次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