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碾坊

狂沙

<p> ★施将维 </p><p><br></p><p> "哐啷!哐啷!"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从故乡高岩村碾坊里,石碾子在碾米槽里碾压谷子时发出的声音,象一个处在迟暮岁月的老人,向子孙发出沉重的呼唤,这声音似乎也包含着某种特殊的含义。</p><p> 我的故乡花垣县补抽乡高岩村是个颇具盛名的古老苗寨,它座落在大小龙洞河交汇处的一个山坡上。高出河面80米,大龙洞河和小龙洞河环村而过,村寨形成一个神龟形状的半岛,海拔212米,是花垣县最低的地方。大龙洞河与小龙洞河是吉首市峒河的源头,村寨东面和南面分别与吉首市矮寨镇的夯腊村和凤凰县的米良乡叭仁村交界,故有"一脚踏三县"之美称。</p><p> 高岩寨风光旖旎,山青水秀,大小龙洞两岸河谷群山绵延,谷壑深幽,峰峦叠嶂,形态各异。河水清澈明净,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大小龙洞河波光潋滟、流水潺潺。河两岸水车咿咿呀呀,好象轻哼着一曲曲优美的苗歌调子,给人以无限美丽的遐想。</p><p> 我童年时候,村寨还没有电,村民们照明是用桐油灯或煤油灯。稻谷加工都是用石碾,俗称"碾米"。这个时期碾坊是村民们赖以生活的重要加工场所。</p><p> 碾坊是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它承载着古老而又厚重的历史,它的兴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我童年中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力和机械的逐步走向现代化,大队修建了农村小水电,办起了打米机,碾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已完成了它古老的使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现在回想起碾坊兴盛的那段岁月,就象一部精彩的历史大剧,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令我终生难忘。</p><p> 高岩寨的碾坊就建在村脚东北面小龙洞河边的一块小空地上,高出河面大约5米,周边是寨子的一片稻田。从寨子下到碾坊要下一道呈Z字形的用石头铺成的山坡,中间坡面较陡,村民们挑抬东西特别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会跌倒,滚下陡坡造成生命危险。但山里人不怕这些,根本不当一回事。山里人为生活条件所迫,已养成时刻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准备,从小就形成了习惯。</p><p> 高岩村的碾坊据说解放前是一家农户所建,产权为私人拥有,碾好米后,主人要用手称或器皿按一担稻谷收几斤米作为代加工的报酬。解放后,搞集体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入了社,变成大队公管公用,农户碾米后就不收加工报酬了。</p><p> 碾坊修建工序也不复杂,首先要选好能够避开汛期大洪水的最佳场所。家乡的碾坊就建在一个叫"得哈"的稻田边,在空地上修好两间近60多平方的木房子,房子四周墙面用竹子编好,然后糊上牛粪和泥巴,开两个门,一个正门是挑稻谷进屋,一个侧门是让人下到河堤放水闸滚动碾子碾谷子。 建碾坊必须做好几道工序,一是选址建房。二是在房子下面沿河面砌好一条引水堤埧。引水堤埧用河卵石按一定的形状堆砌而成,尽量保证牢固,以避洪水冲跨。引水埧一般是倾斜的,缓缓向河面延伸,最后拦住整个河面,再在堤埧的缝隙处填上细沙,也可用稻草围好,以卵石和细沙压盖增大蓄水量,把河面较大流量的水通过拦河引水堤埧引向碾房。三是在碾坊下面用坚硬的石块筑成2米多高的四面空间,正面开一个大的出水口门,侧面上方1.5米处开一个进水口门。进水下方修建一个大的转动圆盘,这转动圆盘一般是用防水腐功能较强的枫香树木料做成。圆盘转圈中间用双层叶片固定,圆盘最中间处插一根大木头柱子,直通碾房上面。通向碾房上面的木头顶端凿孔连上一根大横木,再用一块坚硬厚实的木料凿孔连牢大横木,把凿孔的大石圆盘连接在小横木与大横木的中间,在连接石圆盘的木料上涂上桐油,防止圆盘转动时木料受到磨擦过早损毁。建造工序完成后,便可以碾谷子加工成大米了。碾米的操作也很简单,先把一担谷子(150斤左右)沿着圆形的石槽均匀倒好,然后从碾房侧门走下几级石坎,双手把水闸门向上拉出后,一股大洪流便“轰”的一声顺着闸门口冲击而下,撞在碾房下面的大木转盘的叶片上,转盘叶片受到水力推动快速运转,通过转盘中间大木柱的旋转带动碾房上面的横木,然后快速推动碾盘沿石槽里的谷子成圆周运动方向反复碾压。要碾成颗粒饱满的大米,关健是要碾米人用扁担跟着碾盘在石槽上把谷子翻搅好,随时保持均匀状态,防止大米被碾碎成米糠,从而影响出米率。大概经过1个半小时左右的碾压,如看到谷子变成细康,洁白的米粒包在糠中,说明米已碾好了,就可以关上水闸门,碾盘即停止远转。于是便把碾好的米撮出来,用风车把米和糠分开,这样,碾米加工的工序就完成了,碾出来的米晶莹剔透,洁白光亮,煮出的饭香味扑鼻,口感柔软绵长,不用菜肴都可以吃上两大碗。</p><p> 碾坊碾出的米虽然好吃,但大人们总是感到一种无奈。因为去碾米要挑一百多斤谷子下坡去碾坊,碾好米回来又要挑上坡回家。加之碾一槽米要将近1个半小时,人多时要排队轮班。全村就这么一个碾坊,有时还要有临村的和吉首夯腊村的村民。很多时候早晨挑谷子去碾米,要等到半夜三更才轮到班。人多时还要等到天亮。我有很多次跟父亲去碾米,到碾坊后看到里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一箩箩、一筐筐、一篓篓的谷子,碾米人就坐在压在箩筐两边的扁担上,或坐在从家里带来的草凳上,有些顺带坐在墙角的石头上,都在抽烟闲谈,消磨时光。那些没有地方坐的则走向河边沙滩,有的在沙滩卵石上坐着,有的则下到水里,沿拦河堤埧下的岩缝里摸鱼;有的还带着鱼网来网鱼,没多久各自收获满满,既打发等待碾米的时间,又改善家里的生活。但不论你做什么,都要记做你碾米的前班是谁,如轮到你而错过了,就要排到后面了,要想重新插队别人是不会同意的,除非遇到个别好讲话的人除外。</p><p> 最无助和令人心焦的就是下下半夜了,碾坊里漆黑一片,大家都在熬夜坐等,各自看不见对方,周围田野里的虫儿巳停止打鸣,空旷的野外万籁俱寂。只有个别抽烟人划着火柴,这时才看到一个个满是焦燥的脸,有的在鼔着双眼等待,有的在闭目打盹。火柴熄灭的瞬间,四周马上陷入一片黑暗,只静静听碾盘"哐啷,哐啷"的响声。</p><p> 经过漫长的等待,父亲终于碾好米,我感到一阵莫名的高兴,急忙打着电筒让父亲用风车车好米,又打着电筒跟在父亲后面上坡回家。夜深人静爬上幽静的陡坡,因为担子很重,父亲鼓着劲”嗯”的一声,把扁担艰难地从右肩换到左肩。此时,我不知父亲是怎么想的,但我内心却感到暗暗高兴,因为天亮后可以煮上大米饭吃了。跟着父亲守了一天一夜碾米,虽然熬了夜,但我感到很爽朗,心里好像灌满蜜糖一样甜丝丝的。</p><p> 后来大队办了小水电,村里亮起了电灯,又办起了村加工厂,用打米机打米一担谷子只要10多分钟,既省时又省力,真正感到机械化的重要性。而后不久,我村的老碾坊巳没人去打米了,它孤零零地呆着,无人问津。后来几经岁月的变迁,拦河堤埧被洪水冲毁了,房子也破旧坍蹋,老碾坊彻底从村民的视线里消失,只有一根漆黑破旧的横木连着石碾盘静静地守在石槽里,它们似乎感到很无奈,我仿佛看到它们内心的不平,在倾诉、在叹息……。 </p><p> </p><p> 2020年7月30日 </p> <p>美丽的高岩河风光</p> <p>高岩寨全景</p> <p>美丽的高岩河风光</p> <p>高岩村坡道</p> <p>高岩寨风光</p> <p>老碾坊</p> <p>老碾房</p> <p>老碾坊</p> <p>老碾坊巳被无情的岁月掩没,成为历史的记忆。</p> <p>高岩村全景</p> <p>高岩寨原始次森林</p> <p>高岩寨原始次森林</p> <p>高岩寨原始次森林</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作者简介</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施将维,笔名狂沙,字伯佶,自号林农。苗族,花垣县补抽乡高岩村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湖南省对联文化传承人"、湖南省先进楹联工作者"、“湖南省书香之家"、“湘西州诗词工作特殊贡献奖"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理事、湘西州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花垣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