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军人的爱埋藏在军营里,凝聚在军装里,军人的情体现在和平里,飞翔在大地上,军人的梦彰显在祖国的繁荣里,浓缩在人民的安定里。在此,我向可敬可爱的军人致敬!</p> <p>潇潇洒洒当过兵,忙忙碌碌数年。花样年华献国防,和谐社会有功劳。在此节日来临之际,我向当过兵,站过岗,扛过枪,洒过血,流过汗的老兵们致敬!</p> <p>汉阴反哺堂老年公寓的长者中,有六位老兵。他们是宋恩祥老人,邱春来老人,刘声海老人,贾兴贵老人,刘宗成老人,黄先德老人。他们曾不同程度的立过功。可以说,没有他们当年的欲血奋斗,没有他们的拼搏杀敌,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如今的和平年代,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伟大的英雄!</p> <p>宋恩祥老人,男,汉族,1930年1月生于山西省河津市,194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十九岁参军入朝作战,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坦克三师排长,通讯参谋,连长,营员团副参谋长,副团长。1976年转业到汉阴县任革委会主任。1991年8月从县政府顾问岗位离休。离休后他坚持"离休不离党",矢志不渝地奉献余热,尽管当时已过八旬的高龄,他仍然坚持上班,带领县老促委的干部,跑遍整个汉阴的山川和大地,搜集編撰了20多万字的老区资料汇编《红色的记忆》,争取老区建设项目资金4400余万元,惠及104个行政村,8点7万老区群众,他曾撰写调查报告20余篇。曾被中共组织部表彰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p> <p>宋老爱好兴趣广泛。喜欢下象棋,打麻将,跳舞等。</p> <p>护理员搀扶宋老在院内漫步。</p> <p>邱春来老人,男,1931年4月,生于汉阴县城关镇太平村。1949年入伍,在四川省梁山自治州,步兵三连。初入伍任通讯员,后来在营部干两年,任班长。当兵九年,其中八年都是剿匪兵。1952年梁山自治州还处于奴隶社会,整天都要参加剿匪。1954年梁山自治州实行土地改革,起初农民暴动,围攻部队一星期,本人所在连的连长,卫生员,文书在那次暴动中牺牲了。</p> <p>邱老于1957年退伍的。</p> <p>刘声海老人,男,汉族,于1934年9月生于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1952年年10月入伍,初入伍于大连担任通讯工作,后来又任工兵技术员,曾荣获技术能手的称号。4年后退伍回来任大队长。</p> <p>刘宗成老人,男,汉族,1938年5月生于汉阴县涧池镇。1959年1月入伍。初入伍在甘肃武威任无线电绘图员,同年3月,拉萨动乱,当炮兵,攻打拉萨,两年零两个月。后来当骑兵,直至西藏平反;1964年调到四川重庆,团部在四川南充,当时他任临时炮兵;后来又去新疆兵团任保卫警13年。转业后在汉阴县漩涡镇供销社管理员,出纳,采购员。</p> <p>贾兴贵老人,男,汉族,1943年4月生于汉阴县城关镇月河三组。1959年1月入伍。起初在甘肃省兰州军区任班长,后来去西藏剿匪。1962年入党,再后来又去四川南充任地质队员。退伍后任汉阴县粮食局职工。</p> <p>黄先德老人,男,汉族。1934年5月生于汉阴县汉阳镇大坝村五组。1954年入伍,于青海省民活县武警兵,军涯生活五年,时任士兵,曾获过个人优秀奖,与团队共同努力,所在团队曾多次授表彰。退伍后一直担任汉阳镇大坝村干部。</p> <p>春华秋实,沧桑巨变。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强毕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特向所有军人致敬!</p> <p>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祝所有军人,老兵们,节日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