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南到川西的旅途(七):后记

俊浩

<p class="ql-block">七天,总行程2784公里,穿越了陕、甘、青、川四省。回到家中,眼前时不时总会浮现出高原的蓝天、白云,以及开满鲜花的草原。扎尕那的日出、莲宝叶则壁立千仞的刚毅和柔情似水、色达的神圣和静谧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西索村的炊烟、毕棚沟的云海以及桃坪羌寨的碉楼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七天的时间不算长,2784公里不算短,我们走过了高山、峡谷,穿越了草原、沼泽,经历了高原的风和高原的雨,也沐浴了明媚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幸运的,美丽的景致需要恰到好处的蓝天或云雾的衬托。出行前,天气是我们最担心的,全国多地持续强降雨,川西和甘南也是少有的长时间阴雨天气,为此我们的行期也不得不推延。可以说,我们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的。而令我们惊奇的是老天对我们的眷顾,每到一处,几乎都配以最佳的天气。太阳穿梭在白云间,忽现忽隐、天忽晴忽暗,景色也随之或浓或淡。我们清晰地记得,扎尕那的行云流水、乱云飞渡,晨曦就象佛光一般穿过厚厚的云层射向藏寨;我们也记得,久治县的清晨,一条玉带般的薄雾缠绕在山间,穿行而过,迎接我们的是那金光灿烂;我们还记得,莲宝叶则的石头山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发出金属般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幸运的,愉快的旅程需要有睦邻友好的保障。甘南和川西北是以藏、羌、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居住区,传说中,这里民风彪悍。然而,我们此行遇见的是纯朴、善良的他们。我们清晰地记得扎尕那的那位十岁藏族男孩,接送我们去餐厅,腼腆却不怯生;我们也记得,那位给我编辫子的藏族老阿妈慈善的面容;我们还记得,久治的那位红衣少年,落落大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是幸运的,完美的旅行的前提是安全和良好的体验。高原反应是我们预计中的,也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携带了制氧机和氧气瓶。整个旅程的平均海拔超过三千米,而且大部份地区在3500-4200米,正因为我们充足的思想准备,此行绝大部分行程感觉良好。然而,此行超出我们预计的是个别道段的毁损严重,遇见了塌方、滚石、滑坡和泥石流。我们清晰地记得出了朗木寺的那十来公里的烂路,崎岖、颠簸,途中遭遇了暴雨和冰雹;我们也记得国道317近百米的路基被洪水冲毁,工人们望着山上的滚石,指挥车辆由悬崖上挖出的便道快速通过时那焦急的眼神;我们还记得小雨中,从卓克基往小金县的路上,我们车在泥泞和乱石中爬行,只走了十七八公里果断地折返的英明决断……</p> <p class="ql-block">归来,卸下了一身烟雨,弹去两袖尘土。拥抱自己,拥抱自然。甘南,就是我找寻已久的心灵所属净土!</p> <p class="ql-block">旅行就是这样,走过一些地方,留下一些故事,沿途看见的那些曼妙的风景,有些稍纵即逝,有些亘古绵长,我用心记录下这每一个瞬间,我想在很久以后依然可以带着微笑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