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第一楼 卢村

李娜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在皖南的那些古村镇系列 1.</i></b></p> <p><b>  一早起来先绕着我们的住所协里山庄周边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景色很美!早饭后去了计划行程的第一站:卢村。</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卢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辖村,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镇区以北约1千米,卢村山环水绕,风光秀丽。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等宅院。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卢村,距今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当年卢氏始祖为了躲避战乱,路过此地,见这里山川秀丽,土肥泉甘,是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族迁居于此,开启了卢氏一支在黄山群山中的隐世生活。</b></p> <p><b>驷车桥</b></p><p><b> 村口有石桥,名驷车桥,始建于宋。桥的命名,是由于宋代卢村出了一位显赫的人物卢臣忠。古人认为,驷马高车,非显贵者不得乘坐。卢村人以“驷车”命名桥是为了显示卢氏家族的高贵。</b></p> <p><b>  村口的一株古树,像是拖着半个树身就要坠入水中,相互呼应的倒影,衬托出几分静美。</b></p> <p><b>  卢村靠山临水,村西小溪名下门溪,村东小溪称前街溪,至村南汇合而成丰栈河。村东民宅依溪而建,临水一侧多挑出,建有敞廊,别有一番情趣。一级级青石抬阶,一座座小木桥,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b></p> <p><b>木雕楼</b></p><p><b> 卢村的出名,源于现存的7座木雕楼群,这是早年卢帮燮所居之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因卢帮燮实在是太富有又官居四品,所以大家都叫他卢百万、卢老爷,当年卢老爷善于经商,家富百万,赚钱后还花钱捐款做慈善,而且还是个个四品官,一直做到朝政大夫,可以说显赫一时。</b></p><p><b> 有钱又有权的卢老爷,自然也少不了文人雅士的爱好,官邸层级也需得和级别相对应,荣归故里的卢老爷,斥资百万,请了数名工匠,历时20年,在卢村相继建成了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尤其是志诚堂,里面的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取材既热闹喜庆,又朴实优美,简直就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博物馆,成为古徽州地区现存的最为精美繁复的木雕楼群,很多雕刻手法甚至已经失传,只能在卢村看到,这也使得木雕楼更加珍贵。</b></p> <p><b>志诚堂</b></p><p><b> 志诚堂的木雕在这里是最经典的代表,仅木雕一项便由4个工匠用了25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逼真而夸张,体现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以及房屋主人卢帮燮对于传统艺术的极致追求。</b></p><p><b> 志诚堂是卢帮燮和大房、二房合住的地方,也是著名的卢村木雕楼代表作。</b></p><p><b> 志诚堂坐北朝南,前有横道,两边拱门。最南面的围墙兼有照壁的作用,中间墨书“福”字。</b></p> <p><b>  进入庭园,中间是甬道,两旁花圃,围墙上有漏窗。</b></p><p><b> 志诚堂的门楼,体现了徽州三雕中石雕和砖雕的手法。</b></p><p><b> 门罩砖雕,上层方框是四只石雕夔龙图案,中间两只作昂首前跃状,两侧的夔龙则斜身作盘动状。</b></p><p><b> 中间是一幅长轴式吉祥图,自西往东依次雕刻着荷托莲花、鸳鸯戏水、凤鸣牡丹、松鹤延年、喜鹊登场,分别寓意为“连多生子”、“夫妇合”、“宝贵长”、“年寿高”、“喜事多”。门枋图案的中心是人物,共有十八个人物形态。主人公居中,极尽潇洒之态,两侧则是扛罗伞、拿战旗的文武官员。</b></p><p><b> 垂柱旁方框、雀替浮雕。方框里刻战事图,反映的有水战、有山地战、有阵地战,雕刻工艺精细入微,是不可多得的珍品。</b></p> <p><b>漏窗,雕琢草龙祥云图案。</b></p> <p><b>  志诚堂里的木雕气势恢弘、内容繁多。两侧厢房的莲花门从上到下,眉板、胸板、腰板和裙板,几乎每寸木头都雕满了图案;艺人们运用线刻、凹刻、凸刻、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将宗法礼教、戏曲典故、世俗生活等雕刻在门窗上。人物造型生动,沉雄奔放、呼之欲出,画面构图饱满、雕刻技法缜密繁复,不到一寸厚的木板上雕刻层次竟达四五层之多。</b></p> <p><b>  这里多数的人物雕刻,其脸部在“破四旧”时被破坏了,非常可惜!</b></p> <p><b>思济堂</b></p><p><b> 又叫官厅,是五房居所,也是卢百万的“办公楼”。五房张双凤是一位上得厅堂的女子,所以卢百万常常在这里接待访客,带着五姨太一起进行社交活动。</b></p> <p><b>  厅堂前的长案桌上设置讲究“东瓶西镜”,即东边放一花瓶,西边放一面镜子,中放一时鸣钟,象征:终(钟)生(声)平(瓶)静(镜)。</b></p> <p><b>玻璃厅</b></p><p><b> 玻璃厅又称双茶厅,庭院里有三颗百年的古树,左边是两颗茶树,故称双茶厅。玻璃厅是卢百万最小的妾所住的地方,玻璃厅为中西合并结构,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屋主卢百万在经商时出使了德国,玻璃是从遥远的德国进口来的。</b></p> <p><b>私塾</b></p><p><b> 卢百万共有二十四位儿女,于是自设私塾。私塾同样是精美木雕结构为主,窗框调有冰梅纹,取其梅花香自苦寒来,暗指读书人寒窗苦读。听说通常这冰梅窗对面有另一种雕花纹路——蝙蝠(福)、鹿(禄)、猴(侯)。两窗彼此相距十步,比喻十年寒窗,终有日平步青云,福禄连连。</b></p><p><br></p> <p><b>  有一扇木雕“冰梅窗”,窗下是一间“暗房”,是房主子孙“面壁思过”的地方。</b></p> <p><b>思成堂</b></p><p><b> 思成堂是卢百万三房四房太太住的宅子,因他们都不太受宠,所以房子做得不如其他的栋高大。但思成堂里有三绝:“事事如意”、“竹墩”、“龙泉”,非常具有特色。</b></p> <p><b>事事如意</b></p><p><b> 门罩的上方有一个砖雕镂空的葫芦形通风口,葫芦又称“如意”。</b></p> <p><b>竹墩</b></p><p><b> 取材于整块的“黟县青”,形状看起来像是一捆书或者竹子,所以又叫做竹墩。是清朝嘉庆年间的,工艺精美、巧夺天工,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b></p><p><b> 竹子比喻做人要高风亮节、挺拔向上,书卷暗含“读书破万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意。据说卢百万的子女们就坐在上面读书学习,为的是时刻告诫他们只有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也有节节高升的意思。</b></p> <p><b>龙泉</b></p><p><b> 宅内的地板上有一个用石头盖住的洞口,打开里面是一口泉井,名曰卢村龙泉,深不见底。仅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竹筒取水,水清而甘甜,如遇战乱年景,房门紧闭,依靠家中屯粮,还有这源源活水,即便数月,也不成问题。</b></p><p><b> 据卢家后人介绍说,这口井除了取水用,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打开井盖,活泉的清凉之气,能起到降温的作用。</b></p> <p><b>  思成堂里的木雕并不像卢村木雕楼群的其他宅子那么精美,上百年过去了,这里的木雕上鎏金依然鲜明。</b></p> <p><b>崇德堂</b></p><p><b> 终于见到一座有名字的豪宅--崇德堂,外观为两柱一间三楼牌坊式门罩,也就是俗称的“商”字门。由于没开放,网上查到的资料也非常有限,说崇德堂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了。</b></p> <p><b>崇德堂前面有一块鹅卵石铺成的地坪。</b></p> <p><b>述理堂</b></p><p><b> 又名“雉翠园”,建于清朝早期,是一栋典型的四合屋,三楼结构形式的徽派古民居。“述理堂”就是阐述为人之理、处事之理的意思,述理堂由南园、过院和正院组成。</b></p> <p><b>  卢村“依山建屋,傍水结村”显示出了它的选址巧妙,村落利用流动的溪水和丰富的山林资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得整个村落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卢村的居民傍水而居,枕山面河,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那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天然而自足。这种自由的状态正是无数人向往的田园生活。</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2016年11月4日拍摄于安徽黟县卢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