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博格达

雪韵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今年的环博格达之行注定是曲折的。</span></p><p>从开始定下走的时候,就因为全球性的疫情和人员数量反反复复。</p><p> 最终在大家的坚持下,在博格达封山不知道能不能进去的情况下,在新疆对外来人员实行疫情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在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为了一颗热爱户外的心决定走一次。</p><p> 当终于全国疫情处于稳定,各个省都放开旅游,新疆对外省进去的也不必隔离十四天和做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们定于6月30号出发。</p><p> 就在大家定好机票,静等出发的时候,北京的新增确诊病例的增加,让我们的心又提了起来。</p><p> 还好,新疆对除了北京,武汉,湖北和境外来的人员实行隔离,其他省份不实行核酸检测。经北京的机票火车票也实行免费退票,我们买北京中转的小伙伴果断退票又重新定银川中转的机票。</p><p> 到23号,山航来信息说我们定的下午5点10分飞银川的航班由于疫情取消,我们或者退票或者改到1点15的航班,那就改吧,别无选择。</p><p> 我在网上值机,选座,当时也挺奇怪,怎么蓬莱到银川的航班不能选座,不过也没多想。在临出发的前两天的晚上,航空公司来电说航班取消了。更可恨的是,第二程机票退票需要手续费。</p><p> 退票,重选转上海航班,飞机不起飞我的心里都没有安全感七上八下的。</p><p> 当终于来到机场,办好值机,托运好登山包,心才落了下来。</p><p> 也许上天有意考验我们,也许专门微我们此行制造阻碍。飞机刚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落地,还没停稳,空姐优美的声音播报说,机场防疫工作人员登机检查,检查结束才能离机。</p><p> 开始我还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检查,拍照发给朋友说乌鲁木齐防疫多么严谨,来这里比在家里还安全。下一刻悲催的就是自己了,因为曾经买过北京中转的机票,乌那边大数据显示我们去过北京,因此我们被请下飞机,带到宾馆隔离。无论我们怎么解析自己退票了,工作人员还是严格的按要求让我们提供申请、各种证明材料、做核酸检测。。。。。等他们上报、开会。。。。。折腾完了,我们都出来以后已经是两天后的下午3点以后。队长当机决定联系车五点过来接我们进山。</p><p> 希望所有曲折都是为了我们穿越成功做铺垫,未来几天无人区一定会顺利的!</p><p> 五点二十从乌鲁木齐乘坐两辆中巴车,六点四十五到三个山村,又换乘了一部拉牲口的农用四轮车继续前进,于是乎大神秒变成牲口了😂,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到顶达黑沟进山口。八点半,祭山神,由此拉开了八仙穿越天山的序幕。</p><p> 介绍一下八仙😊:洋洋,追求喜欢,乾德,芳丈,小猴,道,小小冻,雪韵。除了小猴和道,其他六人都是一九年狼塔穿越的队友。</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下出自网络)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说夏特古道胜在名气,</span></p><p> 狼塔之路胜在虐之升级,</p><p> 那么环博格达胜在神圣、胜在震撼!</p><p> 行走于冰川之上,</p><p> 相伴于雪山之边</p><p> 庞大的天山山脉,分布着近20座第一峰“6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7443.8米的天山托木尔峰”,海拔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海拔6627米的“雪莲峰”等等。</p><p> 天山山脉东段北支博格达山的主峰,也是东段最高的山峰,博格达主峰海拔5445米,在高度上平平无奇,然而它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长期以来,在西部各民族的心目中,博格达是最富有神性的山峰,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p><p> 博格达一词出自蒙语,即“神山”、“神居之所”的意思。古代西域的一些游牧民族中就有崇拜名山的习俗,因博格达山高大险峻,所以被这些民族誉为“神山”、“祖峰”,骑者见之下马,行者见之叩首。</p><p> 博格达峰以奇为著,以险为绝,三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三峰之下更是千峰竞秀,万壑流芳,景色迷人。</p><p> 博格达大环线是新疆最优秀的高危徒步线路之一,非常具有挑战性,是长途跋涉的一个经典。</p><p> 博格达大环线也是新疆徒步线路中的新秀,2013年的3月才全线贯通,全程逆时针环绕,两次跨越天山,徒步过程中进入雪线,穿越冰川,感受高海拔天气瞬息突变带来的震撼人心的至深境地。</p><p> 毫无防备的,你就会置身于接近性极好的雪山、冰川之中;时不时的,你就会瞻仰气势恢宏的“神居之所”——博格达峰</p><p>雪山、冰川、雪莲花、冰湖、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博格达大环线,让你了解最全的新疆样貌。(以上文字来自网络,所有图片为本队友原创)</p><p> 计划徒步行程:</p><p>第一天徒步路线:翡翠湖(3398米)——象鼻梁(2636米)——黑沟东大阪(3145米)——阿克苏河谷牧民房补给站——阿克苏河谷营地(3200米)</p><p>第二天徒步路线:阿克苏河谷营地(3043米)——阿克苏冰川(3660米)——老虎口(3829米)——白杨河东沟(3469米)扎营,全程徒步时间9-10小时(阿克苏河谷营地到老虎口上大约6-7小时,老虎口到东沟营地大约3小时)爬升480米,下降340米。</p><p>第三天徒步路线:白杨河东沟(3469米)——转山达阪(3913米)——白杨河西沟三号冰湖营地(3350米),全程8-9小时(白杨河东沟到转山达阪大约4.5小时,转山达阪到白杨河西沟三号冰湖营地大约4.5小时),爬升460米,下降580米营地状况:一般(乱石)</p><p>第四天徒步路线:白杨河西沟三号冰湖营地(3350米)——简单达阪(4136米)——博格达登山大本营(3550米),全程徒步时间10-11小时(白杨河西沟三号冰湖营地到简单达阪大约6小时,简单达阪到博格达登山大本营大约4小时),爬升800米,下降640米营地状况:非大本营区域一般,(乱石)</p><p>第五天徒步路线:博格达登山大本营(3551米)——一号冰湖——碎石达坂——四号羊圈全程徒步3小时,(博格达登山大本营到一号冰湖大约1.5小时,一号冰湖到四号羊圈大约1.5小时)</p><p>第六天徒步路线:4号羊圈(3277米)——黑沟西达阪(4190米)——翡翠湖(3398米)扎营(视行程可以继续向前推进1小时行程),全程徒步时间预计10小时(4号羊圈到黑沟西达阪大约6小时,黑沟西达阪到翡翠湖大约4小时)爬升高度1000米左右。</p><p>第七天徒步线路:翡翠湖—黑沟,来时候的车—返回乌鲁木齐</p><p><br></p> <p>乌鲁木齐出发前一起加油!</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换乘的农用车的车厢上还残留着一层薄薄的牛粪,厢壁上也随处可见牛粪的影子,还有牛粪的味道🤥在博格达环线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博格达峰的冰山,碎石路,简单达坂的不简单,还有就是独特的农用车。</span></p> <p>  一路上都是碎石,山上则是光秃秃的一片。</p> <p>  每次进山必须做的,敬山神——请山神保佑队友们穿越成功。也是对山的敬畏、崇拜。</p> <p>  进山前合影</p><p> 天气阴沉,有雨滴落下。队长说往前推进找个合适的营地扎营。</p><p> 走出不远,前方一条小河,踩着石头就能过河。博格达唯一的优点就是河水浅,过河不用换鞋,我带的溯溪鞋都没派上用场。</p> <p>  走了一个半小时,<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路旁有排废弃的小平房,今晚营地就在小平房边上。</span></p> <p> 七月四号,正式徒步第一天:</p><p> 早六点半拔营。向着蓝天白云、迎着和煦微风,一路是草原风貌,心旷神怡。</p><p>在草地上行走,还是很舒服的。走了有一个小时就到黑沟东达阪下面,坡度平缓,爬上倒不费力气。翻上达阪,便是一个长长的缓下坡,景色宜人。</p><p> 然后一整天都是沿着阿克苏河逆流而上,不断地起起伏伏,而海拔一路攀升。很多是横切的土石小路,路径明显。路上不时遇到骑马和骑摩托车的牧民。</p><p> 虽然没有爬升,但强度很大,也不知道疫情半年没活动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走起来特别累。五点半的时候,前方阳光明媚,我们这里下着冰雹,电闪雷鸣,还好冰雹不太大,一会儿就停了。还没到预计的阿克苏河谷营地,队长怕把大家拉废了,耽误明天的行程,就在离预计营地两个小时的地方,找个平坦有水源的地方扎营。6点半扎营,今天徒步十二个小时。早早休息了,好像不习惯太阳老高睡晚觉。</p><p> </p><p> </p> <p>  在山峰间行走的我们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p> <p>  我们仿佛行走在云端,有没有一种将要融化在蓝天里的感觉。</p> <p>  这是路边唯一的一棵大树,往上走不远,就再也看不到哪怕一颗小树了。河道里除了石头,也还是石头。一直到翡翠湖,就只能看到冰川、雪莲花、各色野花,至于树木和灌木,真的是无缘相见。看山是山,光秃秃的山。</p> <p>  第一天道的腿就拉伤,队长在给他治疗。后面的行程道用一条好腿硬是一直走在前面,让我们汗颜。</p> <p>  比起狼塔,营地基本没有牛粪😘</p> <p> 七月五号第三天:阿克苏冰川(3660米),老虎口(3829米),白杨河东沟(3469米),今日爬升480米,下降340米。</p><p> 昨晚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雨滴落在帐篷上啪啦啪啦的,断断续续的睡着醒着,开始的雨滴不大,早晨啪啦声急促了,队长说看天气情况出发。老天照顾,七点来钟雨停了。</p><p> 七点四十五出发。由于休息了一晚上,大家精力旺盛,九点快到预计营地的时候晒装备。然后一直攀登阿克苏冰川,老虎口,老虎口下撤后,简单休息直达白杨河东沟营地。今天徒步11个小时。</p> <p>  </p> <p>  好喜欢这样行走的感觉,不问明天,不念过去,脚下只有路在延伸,身边只有景色在变换,心中只有一个执念:行走!</p> <p>  人生的旅途最精彩的不是到达目的地的瞬间,而是坚持挺进的过程精彩纷呈。。。。。。</p> <p>  翻过了几个碎石破,突然引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包菜地,请原谅我的用词,包菜,这个是我看到雪莲花的第一感觉,真的长得跟包菜差不多呀,叶子较少,叶片较长而已。</p><p> 雪莲花静美娉婷盛开在狰狞的岩石间。在这片生命的禁区里,难以想象娇柔的她如何渡过漫长严寒,从黑暗里破壁钻出,五年漫长的蛰伏和等待,终于这一年这一月这一天,用尽一生的热情,静静开在我走过的路边。。。。</p><p> 真好,我刚刚好来了,我一定也为了今生这份遇见,曾在佛前求了五百年。</p> <p> 颜色淡淡白里透着黄色的雪莲花,花叶象淡色的玉,薄如蝉翼的感觉。中间的花蕊是紫褐色的,它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说它是香味似乎有些勉强,只能算是一种好闻的药味吧。若以花而论它实在算不上娇艳,可是它从几乎寸草不生的石头缝里长出来,在稀薄的空气里,从容不迫地伸展,蓬勃,开花,跟石头的冰冷坚硬质地形成强烈的对比视觉冲击,让人产生惊心动魄的生命感觉。圣洁的生命,在这样高海拔而贫脊的地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生存,而是享受着生命,迎风摇曳。。。。。。</p> <p>  都说美女爱花,帅哥也喜欢花😎</p> <p>  空远的天蓝得妖娆纯粹,游云飘来,瞥一眼蝼蚁般出没在石海里的我们,又闲闲离去。。。。</p> <p>  冰川上已无积雪,冰层表面也在融化。</p> <p>  走在这样路上心情自然欢畅。风景如画,我们更是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p><p>。</p> <p> 我只想默默地走,在广阔的天空下只有我,还有前面的雪山和身后的云。</p> <p>  冰川缓缓上升,边走边拍不是很累,周边美景也分散了注意力,我和喜欢、道一直走在前面,错误地把阿克苏达坂认作了老虎口,直至走到达坂下方才被队长叫回。</p><p> 冰川过后是接近70 度的碎石老虎口:碎石纵横交错,稀疏松滑,石头松动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此路段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爬坡保持间隔,以确保安全。</p><p> 照片拍不出攀爬的艰难和坡度,手脚并用,还要躲避上方不时滚落的碎石。</p> <p>  站在老虎口,回望走过的阿克苏冰川,一回首就算是永别了。</p> <p>  七月六号,徒步第三天:转山达阪(3913米),白杨河西沟三号冰湖营地(3350米),爬升460米,下降580米。</p><p> 七点四十五拔营。开始出发就下着淅沥沥的小雨,越往上攀登变成了雪粒,快到达阪顶变成了大雪。踏着碎石,一路拔高,翻越转山达坂。</p><p> 登上达阪顶,下达阪的方向,最远处的那条冰川就是我们明天将要穿越的简单达坂,看着有点不起眼,可在明天却让我们吃尽了苦头。</p><p> 下山也是碎石路,看着危险,只要控制好刹车既省力又快速。</p><p> 到4号冰湖的时候,天好了一会儿,冰山露出了真面目,我不禁被眼前的几条冰川所震撼,对于之前从没见过冰川的我来说,这个算是非常壮观了。正当我们都觉得天晴了,雾气又上来,雨也跟着来了。</p><p> 3点到营地,冒雨扎营。迷迷糊糊中,感觉帐篷里亮了,拉开帐门外面雨过天晴。</p><p> 队长、喜欢他们在离我们不远处的冰川脚下3号冰湖边上扎营,让我们过去。收账和另外两个帐篷汇合。</p><p> 这时的天变幻莫测, 一会儿蓝天白云,一会儿大雾弥漫,趁着天气晴朗,大家就开心地拍照。欣赏着神圣美丽的博格达一号峰。晚上我们就在博格达一号峰下面扎营。</p> <p>  这几天走在这片土地,给我强烈的震撼,在这颠簸不堪的乱石中,完全忘记了路途的艰辛与疲乏。</p> <p>  只有经历坎坷与跋涉,方能达高,方能见远,方能大视野、大境界。</p><p><br></p> <p>  一生的兄弟姐妹。</p> <p>  日照金山,最高的就是博格达一号峰。</p> <p>  夜渐,水流变缓变小了,寂静的夜繁星满天,更显山的冷峻。</p> <p>  七月七号,徒步第四天,简单达阪(4136米),博格达登山大本营(3550米),不知名营地,爬升800米,下降640米。</p><p> 简单达阪不简单。</p><p> 早晨6点45拔营,晚上8点40到不知名营地,徒步14个小时。</p><p> 阳光明媚,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我们人品满满的。</p><p> 刚开始就是爬升,登上碎石坡沿着西沟冰川向远方的简单达坂进发,期间过了一条冰河,水边的石头很湿滑。过了碎石坡就是冰川,快接近达阪是雪坡。</p><p> 还差一个小时到登顶,就看到身后的天空乌云密布,队长说马上变天了。刚到顶,就飘起了雪花,像昨天一样,下到达阪底雪变成了雨。</p><p> 翻过简单达阪,下面是一段缓雪坡,然后是漫长的冰达阪。</p><p> 我们在小雨中,行走在冰川上,时不时还要注意冰裂缝。冰裂缝,深不见底,还好,距离不宽。但也危险,稍微不注意,就会崴着脚。冰川上的冰层已经开始融化,虽然上面还覆盖一层薄薄的雪,但踩在上面,就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随即在脚印处渗出水来。沿途随处可见冰沟、冰河。</p><p> 终于到登山大本营,哪里知道大本营也不适合扎营,队长征求大家意见,大家也都有下撤的意思,所以继续往前推进。</p><p> 不知不觉跨过最宽阔的溪流,绕过最大的湖泊,翻越了碎石达坂。。。。。。</p><p> 晚上的临时营地不理想,风很大,有的队员说往前推进,队长说凑合一晚上,别分开了。</p> <p>  今天的行程是环博线路最美的一段,也是五峰连穿的精华,左侧五坐山峰一路相随,你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细细欣赏。</p> <p>  前面那个最低处、看起来不起眼的缓坡就是简单达坂,实际上陡峭,雪厚、湿滑,一脚下去有时候雪深及大腿,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却又充满了乐趣。</p><p> 我们登上了简单达坂,不禁感叹,简单达坂不简单呐!</p> <p> 大家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遇到大石头就坐下来休息一会,遇到好的角度就拍个照做留念。这样慢慢地走着,倒也不觉很累。</p> <p>  慢慢眼前的景色变得越来越美丽,感觉世界很大,生命本就应该不断求索,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去行走,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亲自经历。</p> <p>  徒步,是对身体、毅力的考验。人,在大自然中是何等的渺小。</p> <p>  这一天不是在冰川上行走,就是在去冰川的路上。</p> <p>  翻上简单达坂,便是一个大下坡,坡度较缓,雪深难行,这时候,“八仙下简单达各显神通”😀坐登山包滑下去的,屁滑的,鱼游的,僵尸步的。。。。哈哈哈,一路笑声漫天。</p> <p>  博格达环线上的“小珠峰”,由于下雨,冰川被浓雾笼罩,我,小猴,道,一直在后面,也没好好欣赏,还好,有这么一张随手拍的照片。也许每次徒步都要留些遗憾,留些念想吧。</p> <p>  登山大本营去往一号冰湖的路上有一片雪莲花,有上千朵。</p><p> 7月是天山雪莲花盛开的季节,远处的雪峰正是它们的背景。行走在这样的风景之中,再累也值得。</p> <p>  最大的冰湖—一号冰湖。</p> <p>  七月八号,徒步第五天。无名营地—四号羊圈(3277米)——碎石达阪——黑沟西达阪(4190米)——翡翠湖(3398米)扎营(视行程可以继续向前推进1小时行程),全程徒步时间预计10小时(4号羊圈到黑沟西达阪大约6小时,黑沟西达阪到翡翠湖大约4小时)爬升高度1000米左右。</p><p> 昨晚营地一晚上的大风,早5点队长说6点拔营,大家也不用洗漱吃饭,往前推进找个背风的地方做饭。</p><p> 吃饭就在黑沟达阪下面,昨晚预计的营地——四号羊圈。今天注定是劳累的一天。晚上10点才到营地。</p><p> 从看见黑沟达坂到接近他,我们在碎石路上苦苦挣扎了5个半小时,绝对是望山跑死马。细碎的流石总是毫不客气地卸掉你脚上的气力,让你一步三倒滑,跐溜一下回到起步前。临近几十米的垭口时坡度加陡,黑沟达坂就在咫尺,我还远在他的天涯。这个看着不见一点陡峭的垭口,消耗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对灵魂意志的一次考验。</p><p> 从黑沟西达坂到黑沟冰川,是一个长下坡,坡上尽是小碎石,走在上面感觉比较松软,但是滑动严重,走一步就要向下滑一个脚步。由于山比较陡,身体脚步必须是来回之字型行走。下到坡底就是壮观黑沟冰塔林,我们没有走冰塔,而是沿着右侧顺冰河走横切路,路面特别陡峭,全是大小不一的碎石,有些滑,每走一步都必须踩稳,如果一不小心掉下去,很大机率就会被大山收纳为已有</p><p> 过冰塔林不远就是翡翠湖,我以为到营地了,可是队长说营地在顺着河走在前面不远的拐角处。</p><p> 河谷是之字形,明明看到前面不远就是拐弯,走到跟前转过去才发现还要继续往前,又明明看到前面是山,结果走的近前是一个九十度的拐弯。。。。不记得转了几个弯,天也快黑了,终于看到队长的身影。营地就在河对岸不远处,那里有信号,对面能看到村里的灯光。。。。一听马上就到营地了,立马精力充沛,踩着石头过河,基本一路小跑到营地。</p> <p>  终于“爬”到垭口,回望走过的“路”,最艰难的事只要坚持终会成功。</p> <p>  眼前的风景,何尝不是梦里萦绕在心头的诗意和远方</p> <p>  歇一歇脚吧,好好欣赏难得的大自然美景,这可是穿高跟鞋永远也看不到的。</p> <p>  天、冰河、山融为一体。</p> <p>  七月九号,徒步第六天。六点半拔营,今天是最后一天,将在草地上徒步到终点,没有爬升,大家心情比较轻松,走的也比较快。八点半到回到徒步起点(终点),等到约定的时间接我们的车还没到,队长回去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一直等到十一点,车终于在大家望眼欲穿的盼望中来了。</p><p> 还是来时那辆车,还是来时那条路,一路颠簸到面包车来换乘。司机说来晚了原因是从来没有一支队伍是上午出山,何况我们进山才五天,他不相信我们会走完全程出山。我们是第一个用时这么短的队伍。</p> <p>  早晨,阳光明媚,似乎这里每一个人,每一棵草,每一朵花,身上都发着金色的光。</p> <p>  对于户外之行,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初衷,为纯粹的风景、为浪漫的爱情、为瞬间的感动,哪怕就是一时说走就走的冲动,都不可否认户外之行给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变化。户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亲近自然,而是能在自然中领悟到人性的可爱和纯粹。</p><p> 徒步环博格达,这条线路的风景不是绝美,更多是高海拔的苍凉荒芜。全程重装,每天长时间长距离的徒步,当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她的雄奇和崇高时,浮躁的内心也变得和蓝天白云一样纯粹而干净,空寂的荒原让你不再觉得什么世态炎凉,行走的足迹不仅留在冰川河谷,也留在心灵的深处,曾经的举步维艰,回味时只剩喜悦,如此之美好,感觉人也一下子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或许这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吧。。。。。。</p><p> 徒步的日子总是瞬间而过,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疲了,累了,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一直深留在内心的是曾经在一起走过的朋友之间的生死情谊,这种情怀是平淡生活中感受不到的。以后也许不会再一起走这样的线路,但走过一次就是一生。</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