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古老的湘江,淌过腥风血雨</p><p> 三奶奶,传说无凭无据</p><p> 人们说起她,那就是传奇</p><p><br></p><p> 三湘回忆,潇水回忆 </p><p> 走近湘江,回忆,追忆</p><p> ……</p><p> ———特别题记</p> <p><br></p><p> ——谨以此文纪念祖国建军九十三周年</p><p><br></p><p> 美丽的湘江河畔,时常蹒跚着或有人搀扶着一位老妇人,她沿着江岸踱步,时而目不转睛的看着潇湘水静静流淌,时而目送它汩汩北上。</p><p><br></p><p> 一年四季,杜鹃花开了,荷花谢了。</p><p><br></p><p> 时间久了,知道的人们都叫她三奶奶,不知道她的大名。</p> <p><br></p><p> 时光倒回八十多年前,三奶奶,一位湘桂交界地大户人家的千金,上有俩哥哥,大哥留洋在外,二哥去了陆军学校,爹娘身边只剩下了老三姑娘。由于她的不羁性格,嫌弃读书受约束,加上她生的长臂大脚时有在外疯癫惹事,整天和护院的家丁们舞枪弄棒,一点没有大户人家千金小姐的样子。下人们都躲着她,她经常和三乡四野的孩子动手比划,即便是同龄的男孩子也不是她的对手,同龄的孩子们更多的是怕她,外边索性不叫她三小姐,直呼她三奶奶了。看她一天到晚都是得意忘形的样子,由于爹娘太溺爱,实在是拿她没有办法,一声叹息,随她去吧。</p><p><br></p><p> 三奶奶名号就这样鹊起了。</p><p>……</p><p> 白色恐怖笼罩下,蒋介石国民党各派系对红军的围剿到了疯狂的地步。</p><p>……</p><p> 那天,三奶奶野跑回来看到镇子旗杆上挂满了人头,其中她的爹娘、族人悉数被白崇禧系桂军砍头示众,告示上写着“通共匪的下场”,三奶奶的家族几近灭门,她躲过了一劫。</p><p>……</p><p> 娉婷女孩,割指血书:报仇雪恨。</p><p>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从此开启了她传奇的人生。</p><p>……</p> <p><br></p><p> 三奶奶占据狮口岭为王,不与任何乡团匪寨为伍,她的队伍大都是有家仇的人组成,凭着她的机智勇猛,仗义疏财,很快聚拢了几百人的队伍,他们沿着桂湘两界杀富济贫,昼伏夜出,火烧桂军知州军火库、劫法场救乡民、她和兄弟们用大刀砍掉不少桂湘官兵脑袋悬于城中门楼,完事会留下告示:欺压百姓的下场,告示署名三奶奶。</p><p>……</p><p><br></p><p> 三奶奶的行径令地方军阀乡府闻风丧胆,夜不能寐,相传盘踞在狮口岭的三奶奶心狠手辣令其他小股土匪们殷勤纳供,俯首称臣,她的队伍越来越大,据说两个连的湘军被三奶奶四天团灭,惊动了国军高层。一时间就连普通村民野夫也被流言惊呆,家里婴幼哭啼一说三奶奶来了,孩子立刻止住哭闹,三奶奶何人?国民党各级悬赏捉拿她的告示贴满三湘大地:三奶奶(女)其人,私通共匪,江洋大盗,此匪刀枪娴熟,飞檐走壁,杀人越货,鱼肉百姓,危害军政……活捉者赏五万大洋,献首级者赏三万大洋。</p><p> </p><p> 悬赏三奶奶的画像把三奶奶画的太丑,以致端庄漂亮的三奶奶在市府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无人问津。</p><p>……</p> <p><br></p><p>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下旬的一天,三奶奶接兵丁速报,率众百人将一伙“匪徒”围堵在山下木屋里,三奶奶发现这些“匪徒”都是些伤胳膊断腿的年轻娃子,穿着打扮不太像山野土匪,几杆破枪连子弹都没有,倒是有几把卷了韧的大刀,“土匪”中一位年龄大点的告诉三奶奶,说他们是红军,遇到湘军遭遇战受伤了,为了不耽误大部队前进,先躲在这养养伤再走。阿贵这一声三奶奶大家都愣了,因为他在全州城见过通缉三奶奶的画像和悬赏令,也听说三奶奶与湘桂两军有家仇,所以如实道出实情。家丁耳语三奶奶说他们不像传说中的红军,干脆交给乡团们换赏钱吧,三奶奶踌躇了良久,一些关于对红军的传言犹在耳边:“红军比土匪还残暴,烧杀淫掠什么都干”。随叫手下把这个叫阿贵的红军拉出去砍了,正好用他的脑袋祭祀爹娘两周年。</p><p>………</p><p> 阿贵为了十几个红军战士第一次单膝跪地:“三奶奶,这些娃子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呢,民国的解放和胜利需要他们,不要相信匪徒对红军战士的诬陷,就用我这颗脑袋证明这些同志们是真正的红军吧!也为了祭奠你的爹娘把我的头挂在你的山门上,用我的命换取这些娃子们的命,红军会感谢你的!”</p><p><br></p><p> 阿贵又向他的战友告别:“同志们记住一定渡过湘江!跟着毛主席走,为了苏维埃,为了新中国!”</p><p><br></p><p> 寂静的狮口岭屏住了呼吸。</p><p><br></p><p> 三奶奶突然举刀跪拜,爹娘啊!家仇难报,恕女儿不孝!</p><p><br></p><p> 江湖上又起了传说:江洋大盗串通共匪助红军两肋插刀,一代侠女献媚新宠恨兄弟吃醋争锋……,三奶奶在一次列队训话中一枪爆头了两个家兵,众兄弟们一个个噤若寒蝉,磕头饶命从此不敢。</p> <p><br></p><p> 十二月一日凌晨,三奶奶带着百八十个精壮兵丁搀扶着这些尚未痊愈的红军战士走向江边。三奶奶轻车熟路,这是她的地盘,她带着红军战士选择了水势平缓的渡口准备过江。</p><p> 此时,桂军的飞机、枪炮声震耳欲聋,子弹在耳旁呼啸着划过。</p><p><br></p><p> 阿贵交待三奶奶红军大部队需要多的过江木船,希望三奶奶动员更多的乡民和苗族兄弟们支持红军大部队过江。</p><p><br></p><p> 三奶奶只能目送阿贵上了船,三奶奶深情的望着阿贵,两双无言的眼睛在凝望,十几天的对峙早已融化了两颗铁石心肠,三奶奶平生第一次感到男人的力量和温暖,阿贵眼中的三奶奶竟是一个如此妩媚的女人!</p><p>……</p><p>……</p><p> 是男人,我在湘江等你!</p><p> 是女人,我生死都等你!</p><p>……</p><p><br></p><p> 几条小船颠簸着,在如同白昼的江面上时隐时现,枪炮声淹没了一切,冲天的水柱在湘江腾起,三奶奶目睹到一条小船飞上了天,溅落的碎片落到江面消失在汹涌的江水里,她的弟兄们看到三奶奶眼睛里水与火的迸发,兄弟们给我杀啊!</p><p><br></p><p> 黎明就这样扑面而来。</p><p><br></p><p>……</p> <p><br></p><p> 阿贵与数万名红军战士把血洒在了湘江两岸,殷红的热血染红了湘江。</p><p><br></p><p>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湘江战役最惨烈的一幕载入史册。</p><p><br></p><p> 从此“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江岸百姓们热血缅怀红军的壮举,传颂着九曲回肠的悲壮谚语。</p><p>……</p><p><br></p><p> 三奶奶终身未嫁,解放后,政府给了她很高的荣誉,建国十周年她作为女性的杰出代表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毛主席亲自和这位湘妹子握手,感谢她为湖南的解放做出的贡献,称颂三奶奶是湘江侠女,巾帼豪杰。</p><p>……</p><p> 三奶奶七十年代离休后,她只要求能在湘江河畔居住生活,在湘江岸边等着她的阿贵魂魄归来,死后也把骨灰洒在千里湘江,实现她和阿贵共同的诺言:我在湘江等你,同枕湘水,生死相依!</p><p>……</p> <p><br></p><p> 二零一九年春天,一百零三岁的三奶奶走了。人们遵从三奶奶遗嘱,她的骨灰静静洒落在千里湘江,江水两岸无数人们向这位传奇女杰致敬诀别。</p><p><br></p><p> 三奶奶,一路走好!</p><p> 三奶奶,湘江有你!</p><p><br></p><p> 湘江水惊涛拍岸,汹涌呜咽着告别这位湘江忠实的守护者。</p><p><br></p><p> 三奶奶传奇的故事会伴着江水奔流不息,潇湘夜雨依旧讲述着她和红军战士阿贵痛苦的相遇;血战湘江见证了他们无声的承诺,肝肠寸断的别离……</p><p><br></p><p> 江湖失去了三奶奶,她的侠骨、她的柔情、她的妩媚、她的芬芳洒在了潇湘大地,传说传奇,九曲回肠,回肠荡气。</p><p><br></p><p>……</p><p><br></p><p> 都说江水向东去</p><p> 为什么湘江北漂移</p><p> 为了苏维埃,新中国</p><p> 爱恨情仇讲忠义,潇湘女</p><p><br></p><p> 湘江水啊流千里</p><p> 为什么万古流芳去</p><p> 不为儿女情,血染江</p><p> 红旗漫卷大地时,在一起</p><p> ……</p> <p><br></p><p> 后记:图片均来自网络,文字史实无需考证,旨在纪念和缅怀那些为我们铸就幸福江山的英烈们,由于篇幅所限,此文只是(原文)节选,在此鸣谢挚友武君先生倾情指导,笔者枯亦临枫敬上。</p><p><br></p><p> 二零二零年八月一日 草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