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钧歙县昌溪钢笔画写生

蓬蒿居士

<p>这一支纤弱的笔尖啊,承载着我对山野的热爱。提着拖着轮椅,在山间石阶曲径中多年游荡,只为勾勒出心中最朴素的黑白家园。</p> <p>歙县,古徽州之州府所在,人文积淀极是深厚。歙县的南乡遍布崇山峻岭,古道崎岖蜿蜒,连绵数十公里。很多村落建于山上,田地稀少,收入微薄,粮米往来全靠肩挑,可知古时歙南民生之维艰。也因此,成就了歙人一心读书搏取功名,年少离家四海经营,遂有徽商。</p> <p>今闻有大山中的布达拉宫——万二村,珠藏深山,即起兴探访。果然一座非同凡响的村庄,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千万个石阶垒成村中数不清的巷道,隐露拐角处时有惊喜佳构。</p> <p>万源人家又幸会李恒、凌勇两位有志开发山村古建的朋友,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更有凌夫人的精湛厨艺,大慰口腹;又画得顺手,乐而忘归了。</p> <p>又闻附近有凤歧村。树荫下写生,雨后蚊蠓极多,为这几幅习作付出的是鲜血的代价。献点血也无妨,只是奇痒难当!</p> <p>县城长庆塔。三十年前曾游,今日再画。</p> <p>七月份的辅导班一结束,便邀东哥再次前往万二村写生。</p> <p>仓山源,又名燕窝山庄。据说此村有清代状元吴承仕,想来也是一个文蕴深的村落。车不能行,须步行上山三里有余。荒草遍布台阶,沿路三歇亭。</p> <p>夏季草木葱茏,撩拨长草走进古村。无人村,寂静,只闻数声鸟啼。深巷中似有聊斋之感。而村口石砌水潭之景,实堪入画!</p> <p>返途经雄村,再作一幅:曹氏宗祠,图左为四世一品坊的侧写。四世一品啊,曹文植、曹振镛父子宰相。村中尚有竹山书院留存。可见徽州文风之鼎盛!</p>